学会与往事干杯
特约作者:饶晓辉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航行者,乘风破浪,不断前行。我们的船上载满了记忆,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也有挫败。这些记忆,如同船舷两侧的浪花,时而温柔地轻抚,时而猛烈地拍打,最终都将汇入时间的海洋,成为过往。在这样的旅程中,学会与往事干杯,与过往的事说再见,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
往事,是时间的馈赠,也是心灵的负累。它们记录了我们的成长轨迹,见证了我们的喜怒哀乐。有些往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而有些,则如同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虽然短暂却留下深刻的印记。然而,无论这些记忆如何珍贵或沉重,我们都必须明白,生活是一场单程旅行,我们无法回头,也无法停留在过去。
学会与往事干杯,并不意味着遗忘,而是选择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式来面对过去。它教会我们放下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释怀那些曾经让我们心痛或遗憾的瞬间。这并非逃避,而是一种自我救赎,一种对自我成长的尊重。当我们学会与过往的事说再见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心灵减负,为未来的旅程腾出更多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自我反思。往事是一面镜子,它能映照出我们的优点与不足。通过反思,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提炼经验,让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同时,反思也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它帮助我们抚平内心的创伤,重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当然,与往事干杯并非一蹴而就。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而勾起对过去的回忆,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仿佛就在眼前。但请记住,每一次的回忆都是一次与过去的对话,每一次的对话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让我们难以释怀的往事,已经变得不再那么沉重;那些曾经让我们痛不欲生的瞬间,也已经变得模糊而遥远。
最终,当我们能够坦然地面对过去,微笑着与往事干杯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其实比想象中更加美好。因为,每一次的告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每一次的放下都是为了更轻松的前行。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勇气,继续航行在人生的海洋中,迎接每一个新的日出和日落。
与往事干杯,不仅是对过去的告别,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学会放下、释怀、前行,用一颗更加宽广和包容的心,去拥抱每一个未知的明天。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