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见寺(散文)
尹华
晨曦微露,暖阳初升,我与一帮老同学一起出游效外,踏春游玩。一路上享受惬意悠然的小时光,也感受到春风十里柔情的快乐,大家有说有笑。在路经一座寺院时,我们被众多信徒来寺院里朝拜所感受到惊㤉,在同学们的建议下,大家不妨进入寺院观看和体验,就这样我们怀着敬畏之心进入寺院。在僧人的指点下,大家一起上香礼佛,我们俨然变成一位虔诚教徒。我们大家上香礼拜佛后,刚体息片刻时候,寺院里的斋菜香味四溢,扑鼻而来。我们借着有这个机会,捐上绵薄善款,第一次在寺院里吃上一顿丰盛斋菜。从此以后,我与佛结上善缘,每当逢初一十五,我都坚持去寺院里上香拜佛,我觉得这样做是对佛的信仰和一种表达方式,使自己平时浮躁的心灵难得安静下来。在平时没事可做的时候,偶尔跑去寺院里做一些义工,如打扫卫生,种一些花花草草,我觉得生活挺充实和精神上充盈。
明见寺是家乡最大佛教寺院,占地面积大约有一千多亩,周围有百草丛生,树木丰盛,寺院内环境幽静,是出家人理想修行之地。如果驱车或者坐车过来明见寺,大约10公里左右,寺院门口百米远地方,矗立着一块大石头,用人工雕刻着三个行体字:"明见寺”。用红色涂料,观看整个寺院,清静的明见寺显得庄严肃穆,大佛殿外有香炉和香,信徒可以随意取用,以香礼佛。殿内则不允许明火燃香,大佛殿内入口在侧门,进殿时不可穿鞋。殿内中供奉着一尊毗卢遮那佛,于结智拳印,结跏跌坐于莲台上,佛像高约五米。殿内,庄严厚实的咖啡色佛龛中,供养一尊慈眉善目的木制观音佛,神态自在安祥,还有一尊木刻佛:达摩祖师佛像,他是大乘佛教禅宗的始祖。达摩祖师主要宣扬二八四行禅法,对于中华佛教文化起了很大影响力。在六祖坛经里曾记载过达摩祖师与梁武帝一段有趣的对话:"梁武帝问道:我一生建造寺庙、度人出家、布施三宝、营办斋饭,有什么的功德?”达摩大师说:"实际上没有功德。功德要在自心本性中开显,而不是依靠布施供养等福德求取。因此福德与功德不同,梁武帝不明白有关功德的真实义理。如果是真实修行功德的人,内心不会轻视任何众生,而会恒续不断地普遍礼敬一切众生。如果内心总是轻慢他人,那就是其我执不断,正是自己没有功;没有证得自心本性而处于虚妄分别之中,正是自己没有德,因为内心的我执我慢没有断除,就会恒续不断地轻慢一切众生。现在修行的人最大通病是:注重外修,而不内修。
在本地众多寺院当中,明见寺是我见过最多的信徒来朝拜地方。一年360天香火旺盛,佛声朗朗,生活在人间烟火的我,顿觉得在这片净土上,内心安静,豁达、通透。为什么现在的人,芸芸众生,他们越来越多信仰佛教呢?因为他们生活在物欲横流当今社会,他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和实现,面对生活压力大,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如因家庭学业,工作、情感、等等问题不尽人意而感到不安。因此,求佛是他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和精神上的寄托,以及在心灵上慰籍。
作者简介:
尹华,男,笔名般若,广东雷州人。1977年7月高中毕业,同年10月上山下乡农村,于1984年回城参加工作,1988年8月在广东省党校雷州函授大专班毕业,供职于湛江海运集团公司流沙港务管理局,现已退休。现是中国作家文学联盟会员签约作家,中国诗歌学会注册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