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第一口鲜
文|李蕾
鲜者,鱼羊也,诚然,鱼肉和羊肉都是新鲜味美的食物,但,若与蔬菜瓜果相比,则少了一丝爽脆清新的口感,是而,又有“取其春时草木蕃育而鲜明”的说法。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转眼间,已是草木萌发的时节了。看,田间地头,各种野菜悄悄冒出了一片片绿油油的生机。何为春天的第一口鲜?答案非荠菜莫属。

荠菜,是春天最常见的野菜,也是最早感知春意的野菜,它于冬季孕育,早春萌芽,仲春繁茂,暮春衰老。立春之后,即便春寒料峭,倔强的荠菜也会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在枯草中,在山坡上,在麦田里,呈现出一抹鲜嫩的鹅黄,向世人诉说着春天的消息。于是,万物复苏,整个春季都被生长的惊喜笼罩着。一场春雨过后,麦苗返青,田间幼小的荠菜喝饱了水,迅速成长,竟变得跟小孩巴掌一般大了。这时,蜗居了一冬的人们,也开始挎上篮子,走出家门,奔向田野。
于是乎,麦田中,山坡上,沟渠旁,随处可见采挖春荠的人,寂静的山野顿时热闹起来。春天挖野菜,实在是一件其乐无穷的事:走出高楼大厦,放下繁重的工作,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呼吸着清鲜的空气,在田野里悠然徜徉,看天上云卷云舒……目之所及,一片新绿,微风送来泥土的芬芳,眼中,心上,都被这些清新的事物覆盖,在城市里疲惫的身心,此时得到了最好的治愈。
夕阳西下,人们踏着轻松的步子,挎着一篮子翠绿的鲜荠,兴奋归来。心灵手巧的主妇们,忙着摘洗干净,剁碎,并辅以鸡蛋、木耳,做成馅儿,然后和面擀皮,包成荠菜饺子,咬一口,鲜美多汁,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大人孩子都抢着吃。荠菜是野菜,又是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利肝和中,明目益胃。因此,民间又有“春荠如丹,百菜不鲜”的说法。
循着那细叶花碎的身影一路追溯,我蓦然发现,这小小的荠菜,也曾寄托着古人真挚的情感。在《诗经》的河畔,既有窈窕淑女悠然采摘着参差荇菜,也有妇人悲声吟唱: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原来先民们早已知道荠菜的甘甜味美了。“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陆游品尝着鲜香味美的荠菜,喜不自胜,早将心心念念的蕨薇抛到九霄云外了,其对荠菜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在苏式的坎坷之旅中,陪伴他的不仅有诗歌,还有那渺小却顽强的荠菜,让他在大起大落的生涯中,体会到了人间至味是清欢……又是一年芳草绿,而今春野里的点点嫩芽,又承载着多少人对童年和乡土的眷恋呢?
千百年来,荠菜生长在田间陇畔,世人皆任其自生自灭,从无人为它浇水施肥,但它依旧倔强地生长着,一年又一年。荠菜不是高雅的隐士,它更像朴实无华的农民,毫不起眼,默默无闻,却点缀了无数人的春天。
我们与春天不期而遇,处在其间的一切事物,都染上了新鲜的气息。在这个充满鲜味的季节,我们赶紧走出家门,与家人一起去野外踏青,采挖大自然的馈赠,品尝这独属春天的第一口鲜吧!
【作家名片】

李蕾,济南作协会员,山东青年报刊传媒中心《齐鲁少年》报“同题作文”栏目特邀点评教师,章丘区优秀教师。文章散见于《语言文字报》《语文报》《中国教师》《学习强国》《都市头条》《齐鲁壹点》《诗意人生》等媒介。多篇文章在省市征文中获奖。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