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月河 诵读:谢东升
我本是山西昔阳人,当年初来到河南,在陕州、洛阳一带游弋,十三岁来到南阳,和这块原本陌生的地方结了缘。
我喜欢这里的生活。

这个城市很小。我到南阳时,这里只有三万余人的规模,三里地的老城区,只有解放路那么一条主街。从地区行署出城,外面就是一大片的菜地,菜农们在这里种菜给城里人吃用。现代的城市居民早就不能养鸡了,我结婚后因为吃蛋还要凭票,每月和老伴只有一斤蛋票, 因此老伴养了六七只鸡,居所其实和一个农家大院无甚分别的:我的邻居们几乎家家喂鸡。

这就有买鸡饲料的任务:弄一个大编织袋,到饲料厂装那么一袋,弄到自行车上搭起来,拐拐跳跳骑回家一放,其余之事我不管,老婆去忙吧。但鸡菜就麻烦了,市面上没有卖鸡菜的,得自己去找。沿城马路上,有连运输带倒卖菜的人力板车老板站在车边,打着赤膊——声声热辣辣的吆喝:“卖菜啦!”行人们就围上去,挑菜买菜。在这里,人们有的穿单衫,有的打赤膊,有挑菜刷叶子的,有的争价钱——人声嘈杂,还夹着小孩子的哭声,与汗臭味儿混在一处,煞是热闹,这就是南阳的菜市。有跑群帮的,也有跑单帮的。还有大街小巷奇怪的景观:卖水车拉着水——纯净的白河水是比井水更受欢迎的玩意儿,一桶“二分”卖给茶馆,也卖给平常人家。我捡剩菜叶,就挤在这些人中间,看到卖菜车就不言声趁人多挤过去,扑在地上捡拾人们买菜抛弃的青菜叶子,倒也不遭老板和他人的嫌弃。只是有一次我蹲在车下捡叶子,手划拉着,突然碰到另一个人的手,起初以为是同道,这是常有的事——也不在意。过了一会儿,那人起身来,笑吟吟对我讲:“二月河老师,捡菜喂鸡呀?这是我替你捡的,应该是够用的了,您带回去吧。”

这使我很意外,也很狼狈,因为在公众的眼里,我其实是个很辉煌的模样。
过年过节市里年节聚会,常在主席台上对着众人说几句祝福拜年的话,没有想到会在这种场合,这样的环境中和一个尊敬我的人遇合交会!我顿时怔住了,也不知道咕噜了句什么,匆匆就去了。
城太小,人太少,这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不过,我也就不再为鸡捡菜了。
我毕竟是个小知识分子脾性,太爱面子了。因为平常市民、老头儿孩子几乎都认识我,不要弄得和自己的公众形象差距太大。不单买菜这些事,就是买饲料,自己进食堂吃饭,也是要注意一点的。

因为环境不宽,城市小,愈发可以清晰照见南阳市民聪慧、善良、简朴、 互助的这些似乎混在空气中、洋溢在血液和筋骨里的品性。城市中的人们似乎都认识又似乎都不认识,挤在一处过日子。人和人之间好像都有某种亲情和熟知,不由得人产生一种格外的温馨和贴心。有时早上上班,会遇到完全陌生的妇女带儿子去上学,突然对面遇上,那妇女会把儿子拉过来,蹲在地上给儿子低语介绍:“这是你二月河爷爷,会写书,写好多本书了,你得努力向人家学。将来要是你也有这本事,妈和全家都会高兴。”那孩子睁得圆圆的眼离我不到一尺,瞪着眼跟妈妈回说:“二月河爷爷的头好大!”

有时我买菜,在卖菜车边拣了许久,正准备请他上秤,卖菜的人会突然来一句:“老师,不用称了,这是我自家种的,你带回去吃吧——嗯,这菜没上农药!”有一次我到淯阳桥南头买菜,返回路上觉得手腕子有点酸,就把菜放到路旁卖肉的案子上休息,不料刚放下,周边卖菜的卖肉的炸油条小铺老板,还有修理自行车的师傅,六七个做生意的小老板都站了起来:“二月河老师,我的自行车就在这里,你把菜放上去带回家吧。”

这使我感到,生活在这里好如就在自己家,亲情不呼自到,随时而且随地,因此我在玉雕节和中药节“双节”的会上当着数万人发言说:“南阳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我就死在南阳不走了!”
这也不是一时的激情之语,而是由衷的肺腑之言。我还真是稍做研究了的。
日本有个城市也叫“南阳”,日本人对他这个城市的评价是“最适合人居的地方”,他就这么解释,我们大陆没有这么解释,我看是因为我们有太多可以如是解释的地方。
这里的纬度、海拔,所占的水平线和世界上很多名城暗相契合。这里的物产,它与海洋的距离,降水量和气候非常适合人们居住。这里的交通方便,是北方中原地带与南方楚文化交会的地方。这座城市还拥有张衡、张仲景、 诸葛亮等诸多世界级大师。

南阳是不是也有缺点呢?南阳的缺点却都是暂时的,可以经过努力得到改变的,南阳所拥有的优势却是先天就具有的,不可更替改逆的。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我谈了自己这些感受。他们问的问题是南阳人为什么这样善良,我回答“南阳人聪明,懂得善来善去”,这样的交流会给南阳带来无限的温馨生机。
我生活在南阳已近六十年,这里的山水,这里的城市建设、经济建设,都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前进,我在本文中所描述的南阳已和今天百万民众聚居的城市有了彻底的不同。
愿我们今天的人更珍视它!


作者:二月河,1945年11月3日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月河1967年高中毕业,1968年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宣传干事、连副指导员,1978年转业,任南阳市卧龙区宣传部科长、区文联主席,1995年当选为南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六届代表大会代表。其的创作的清代“帝王系列”历史小说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984年起着手撰写《康熙大帝》,历时4年完成全书4卷共160余万字,该书于1989年获河南省优秀图书奖,1993年获河南省第一届优秀文艺成果奖。1990年至1992年,他又创作了《雍正皇帝》3卷共140余万字,1995年,《雍正皇帝》获湖北省优秀图书奖,1996年获河南省第二届优秀文艺成果奖。1994年至1996年,他又以惊人的速度向读者推出了“帝王系列”第三部《乾隆皇帝》前三卷,共计130余万字。2000年3月二月河荣获“美国中国书刊、音像制品展览会---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奖”。现在,他的创作计划转向晚清,重点描绘同治中兴四名臣: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他创作的其他小说还有:《爝火五羊城》、《胡雪岩》等。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专家,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编辑和图片设计: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四年阅读已逾两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