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万里长征60首之30两河口会议
(中华通韵)作者:薛志鹏
两河独镇南还北,关帝高堂不问仙。
论道三更拂雪鬓,征尘万丈笑投簪。
【注】
①本作,是笔者应周总理秘书、国宝
人物、书画艺术家古今明先生托付所创《三长精神诗词300首》暨《长江精神诗词100首》《长征精神诗词100首》《长城精神诗词100首》之一。
②将《七绝·万里长征联韵60首》合而为一,即为正文120韵、240句、1680字,无一重韵,一韵到底的《七言排律·万里长征120韵240句》,是笔者自研“可分可合”式系列五首历史最长排律之一。
③本系作品,以长征起始、进程时间线
为宏观线索,由江西瑞金、于都集结出发为始;以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为主线;以红二、六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及红二五军长征路线为辅线;直至吴起、会宁会师,长征结束。此举,旨在学习和铭记红军万里长征光辉历史,传承与弘扬红军排除万难、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
④两河口会议:1935年6月26日,红军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两河口镇关帝庙召开的重要会议,是长征途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之一。两河口,因沃日河与小金川河交汇得名;关帝:指会议召开地关帝庙。投簪:《后汉书・周磐传》之“投簪弃绂”,原意为弃官归隐,此处喻指红军弃安稳、战万难,勇奋进的精神。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胜利会师,却面临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抉择。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力主向川康南下,而毛公及多数成员主张北上川陕甘建立根据地,与陕北红军的会合,为统一思想,6月26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确立“北上抗日、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⑤2024年6月至2024年11月,书于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