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文艳芳,女,索溪峪街道办事处职工,武陵源区作协成员,爱好写作,曾在新浪、红网及市级报纸发表过文章。
蚂蚁,大家都不陌生,虽有六足却非昆虫,因失去双翅被称为“无翅之蝇”。初观其貌,实难将这米粒般大小的生灵与“壮举”相联系。它那纤细的腰肢,仿若轻轻一捻便会折断;两根细长的触须,如发丝般柔弱。缓缓前行,似一位蹒跚学步的孩童,又似一位龙钟老态的老者。此等弱质,何以承载“壮举”之重?但亲眼见识过之后,我不得不对它们“刮目相看”。
同事好心送了我一瓶蜂蜜,大部分人都知道蜂蜜既美容颜又润肠通便,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尤其实用,我想这么好的东西就放在办公室每天喝一杯,挺方便的。
此后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烧一壶开水放凉至50℃左右,再拿出我心爱的蜂蜜,舀出二大勺慢慢搅匀,当蜂蜜水入口经喉流至肠胃,那一股温热、香甜的滋味真的应验了那一句俗话“喝了蜜”一样的幸福和舒畅。
还没开心几天,那天早上搞卫生,我发现办公桌上有蚂蚁,根本没在意是咋回事。可接连几天,每天早上都会见到蚂蚁,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打扫完就忘了,完全没有想起来是蜂蜜惹的祸。
周二我实在没忍住和对桌同事闲聊办公室有蚂蚁,她说她也看到了,并提醒我是不是蜂蜜的原因。啊,我恍然大悟,原来蜂蜜才是罪魁祸首呀!
开始了蚂蚁“消灭战”。蜂蜜瓶放在桌子下面的柜子里,打开柜门,我俯首凝视,不禁为之动容,此等渺小之蚁,竟能成就如此非凡之举!蚂蚁们浩浩荡荡从蜂蜜瓶口而下,沿着桌子边、墙角边,绕着垃圾篓再经过铁皮柜直到办公室门口,来来去去有序搬运,朝门外爬行的蚂蚁头顶上有一点点黄色的沫沫,应该是干了的蜂蜜,这恐怕是它们此行之目的,也不知最终要运去哪里。队伍庞大,“战线”很长。因为办公桌和扫脚砖均是深色,所以不蹲下细看根本不会发现它们的“壮举”。念及此,我对这弱小生命顿生敬意,不得不佩服它们的毅力和团结。目睹忙绿的身影虽不忍伤害,但没办法,谁叫它们动了我的奶酪?
把装蜂蜜的瓶子拿到宽敞的地板上,做好战争的准备。快速拧开外盖,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蚁士”,感受到危险来临的蚂蚁们开始四方逃窜,我扬起手掌不知该先打哪里,一通乱拍。尽管我的手掌比它们的身体大很多倍,拍死它们也用不了多大的力量,可我终归还是战术不佳寡不敌众,几秒钟的时间,瓶盖上的它们都“不翼而飞”了,而瓶子四周留下的,来不及逃走被我消灭的蚂蚁其实并不多。
受到攻击后开始逃跑的蚂蚁们,互相传递着“危险”的信号,原本很规整的队伍,瞬息变得慌乱,我看到沿墙角边的“千军万蚂”朝四面八方跑开,地板上一下子全是黑点点。手掌太大蚂蚁太小,犹如“架起大炮打蚊子”根本不得行,我改变战术用手指掐,逮到一只就捻死一只。蚂蚁们竟然十分精通战术,跟我玩“诈死”,看着不动,当我一靠近就“拔腿而逃”,我被它们玩转于手掌之间。半个小时过去也没消灭几只,后来实在战不过,只好拿起扫帚把它们统统装进了垃圾箱,粗暴处之。
我暗自思忖,蚂蚁小小的身躯怎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它们是通过何种方式找到蜂蜜?又那么快聚集在一起?是信仰亦是生活所迫?为何自身微弱之力,却在能生命之途留下一段壮美的轨迹。
忽然忆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说。一穴虽微,却能致千里长堤崩塌;一蚁虽小,亦可聚万众之力,啃噬巨树。此非个体之威,实乃群体之坚也。再观其行,也觉不凡。它们不紧不慢,沿着既定路线前行,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纵遇阻碍,亦不退缩,而是灵活绕行,继续攀登。此等韧性,此等毅力,岂是“柔弱”二字所能概括?且看其劳,更觉可贵。它勤勉不辍,默默耕耘,无怨无悔。或搬运食物,或照料幼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它们团结协作,共同抵御外敌,守护家园。此等精神,此等风貌,岂是“卑微”一词所能形容?
望着这群普通蚂蚁,我思绪万千。它们虽无惊人之貌,却具非凡之能;虽处卑微之位,却怀高远之志;虽失飞翔之翼,却展拼搏之姿。它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强者——不在外表之强大,而在内心之坚韧与不屈。
“蚁”之如此,我们更应努力!国之强大在于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