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昙云庵
1
盐亭县城负戴山海拔653米,林木茂密,郁郁青青,双臂环抱着古老的弥江两岸。千百年来,负戴山流传着隋初壮士张峻夫为民除害、斩杀吃人巨蟒、造福地方的传奇。昙云庵位于负戴山山嘴前,古时因有左紫微、右飞龙二溪交汇于庵前,七彩昙云升腾缭绕,故名。从唐代开始,昙云庵即为盐亭县城官方驿站,它坐落在嶙峋的山岩上,前殿的地基下砌着斜而长的石梯,苔藓爬满,青石斑驳,孤单的鸟儿落在石级间啄食,一抹斜阳覆在黄叶与枯枝间,竟如温和的脚音,轻轻落下的第一步与中间略微迟疑的第二步混合响起,沉寂的飞檐揉着色彩斑斓的壁画,刹那生动起来……昙云庵建筑分前、中、后三大殿,历代皆有维修,前殿规模宏阔,重檐高挑,红墙碧瓦,突现城西标志性建筑外貌。中殿重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后殿重建于嘉庆十三年(1808)。清末民国期间,陕西会馆设于庵内,中殿前壁平房梁上尚存"丁亥桐月中浣"字迹。后殿所依荒草丛生的山岩,筑有唐代盐亭籍宰相严震与节度使严砺归葬墓。这一看,我们这座大有来历的昙云庵是值得骄傲的。
2
李白,天下人都知道,这位唐朝顶级的大诗人,用他的文学成就遮蔽了以往、现在乃至未来的天空。鼓动人们在原野和山川吟诵着李白的诗歌苦苦而又快乐地前行,以至于他的崇拜者如魏万跋涉千山万水找到他时只知兴奋地大叫,不知疲惫,手舞足蹈……
那一刻,李白的目光散发着温润的气息。这一位出生在江油青莲的文化巨人,也是在一个煦和的季节踩着厚实的树叶堆,登上陡峭的台阶,推开朱门,飘然而进。昙云庵在平凡的日子迎接气宇轩昂的李白到来。李白是贵重的,他不会去丑陋的地方厮混,他来盐亭是专门拜师学艺的。那两年,出生于盐亭两河乡下白虎村的赵蕤名气响亮,他不肯混入朝廷为官,醉心于呼吸山野草莽间的清香气味,为自己终身写出一部教化历代君王的奇书而笔耕不止。赵蕤尚有几奇,呼唤彩色错落的雀鸟飞来栖息肩头,并在清风吹动而来的瞬间,舞着寒光闪闪的剑,飞快刺入岩前垂挂的茅草丛中……当晚,师徒二人就住宿于青瓦遮盖下的昙云庵。李白与赵蕤一见如故,亲密无间,两人朝夕相处,弹琴于飞龙泉侧,舞剑于昙云庵后山仰天窝。明曹学铨撰《蜀中名胜记》和盐亭旧志皆记载,昙云庵两溪交汇入云溪处,有一水潭名濯笔溪,为李白从赵蕤习书洗笔砚处。李白向赵蕤学习年余,深受师父影响,依依惜别,去游成都。后来李白出蜀居淮南有《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诗曰:"……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赵蕤的思念之情和崇敬之意。在安徽,李白结识了另一位盐亭学人、孝廉王文灿。后来,李白在淮南庐江与游宦的王文灿邂逅,王文灿西归省亲,李白写《送王孝廉觐省》诗,末句写道:"相思无尽夜,东泣似长川。"同样表达了思故乡、思赵蕤以至痛切啼泣之情。
3
世事洞明,白云苍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初春,因避成都兵乱于762年冬入居梓州(今三台)的大诗人杜甫也跟从严二别驾,骑访盐亭。他寓居昙云庵,倘徉云溪畔。杜甫的身影映在渡船嘴时,东边山头已是朗朗红日照耀。他牵着一匹瘦削的老马,步履踉跄地进入盐亭城外了。大诗人杜甫是河南巩县人,半生潦倒,很是不堪,要不是在成都当官的严武伸手解囊扶助,杜甫也许还在草房子里裹紧千疮百孔的破絮大放悲声呢。严大人的善心施舍,不仅让杜老夫子喘过气来,甚至让他面对澄澈空明的初春吟哦出"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活泼而又生动的优美诗句。杜甫常在梓州、盐亭、阆中、射洪以及成都之间来回奔走,他心中是念着盐亭的。在这里,他受到唐德宗宰相严震的热忱款待,面对严震的恩德,杜甫热泪涟涟,放歌一曲,大赞"严家俱德星"。至此,盐亭史书上第一名诗,訇然回响高山庙下的宝台观,以至于千年背后,我依旧能听到它激越的回声。杜甫不仅沿着猫儿嘴、老城墙、云溪和春郭亭漫步,其间还穿过满街乡间俚语的赶场人群,走到东门外的老树下,注视一条木船载着粗鄙而麻木的农民往来,出售农作物后,背些布匹、盐巴、锄头回到乡下去。杜甫心软,他看不得命运比他更为蹒跚的乡人和寂寥的身影在面前晃动,他动情地写下心声"凄凉忆当年"。暮色已重,这位一生都在无助中前行的诗人,目光茫然地爬上昙云庵倾圮的石级,困难地吁了一口气,在驿卒带着不屑的眼神里,仄进阴暗的小木屋,脱掉褴褛的外袍,躺在"吱嘎作响"的床上,迷糊中睡去。
某种意义上,我是嫉妒这座叫昙云庵的老院子的,你作为驿铺,接待过朝发夕至的官人富贾,那算不了啥。你荣幸地迎来李白、杜甫两颗中国诗坛的巨星在此驻足,将"风从松下过,露是今夜白"的文人情操与"云溪花淡淡,春郭云泠泠"的飘逸情思向天下人传颂。昙云庵就这样庇护过李白豪气干云的啸声,也温暖过杜甫日渐苍老的心灵。
4
昙云庵的幸福还不止这些,某一天,微风迎接北宋文豪苏东坡踏进山门入住:苏轼,号东坡,是和弟弟苏辙来盐亭走亲的,苏辙的女儿嫁给了盐亭籍大画家文同的儿子,亲家几年走动一下,也合乎情理。熙宁元年(1068),朝廷里王安石准备变法,神宗皇帝踌躇满志,一场变革即将来临。远在巴山蜀水之地丁忧的文同,对这一切茫然不知,他在永泰高院村寂静的时光里写下冷清的诗:“无人来谷口,苔藓入松门。”进入萧瑟的秋季,文同将家门口前边的岩下,营造出一间书房兼画室的墨君堂,秋夜月色朦胧,文同见屋外竹影遍布粉墙,微风吹拂,影子摇曳,文同提笔写下“山影覆秋静,月色澄夜虚……”,将竹子虚心,凌云,正直之品格抒发到诗篇之中。这年十二月,文同生命里最重要的知已进入永泰,眉山苏东坡兄弟二人在为父亲苏洵丁忧期满,取道成都至阆州(今阆中)返回京城,阆州是苏东坡伯父苏涣长期为官之处,施仁政,善廉明,多有口碑。苏东坡兄弟取道阆州后,又顺道拜访永泰文同老家墨君堂。那几天,文同高兴里陪苏东坡兄弟转山转水看景色,骑马上路看几十里地外的盐亭县城风光。一路诗词唱和,鸟声也清脆飘远。当夜,文同在昙云庵的堂屋摆几样菜蔬,酌一壶老酒,置放在木桌上,一杯又一杯,喝得月影西斜,一筷又一筷,吃得泪眼婆娑。这杯酒,让友情更加珍贵,让聪明更加灵气,让背影不再孤单,让笑声不再寒冷。那一夜,文同的竹林与苏东坡的旷达是相通的,那一夜,澄澈透明的月光在三位文化巨匠的心里荡漾。
5
今天,我还想去瞻仰昙云庵,过弥江河流,观丘陵山地,听竹篁风动。刹那间,盐亭山水又笑意盈盈了。我沉思,昙云庵的墙壁,留下了李白,杜甫,苏东坡,文同宝贵的墨迹了吗?驿卒谦恭捧砚时,这些名人在阴暗的墙上狂草了吗?李白的草书仍然是潇洒如风,杜甫的楷书依旧是规矩有度,苏东坡的行书当然是眼前一亮,文同的字也非常耐看,温润如玉。那些夜晚,祖国的文化光芒,照亮了苦风凄雨的时光,从昙云庵走出去的大师,缓缓走下台阶,向着风雨兼程的远方,执着的前行。
(2024年8月27日原创于绵阳市富临外滩花园,2025年6月24日雨中改定于绵阳富临外滩花园。)
涪江与安昌江的另一面
绵阳泗王庙记
此刻,绵阳城区暴雨如注,此刻,涪江上空乌云密布,此刻,庚子年阳历八月下旬,此刻,滨江广场风声正紧,堤外洪水泛滥不息……
我以为这是秋季创作文学作品的好时光,它让我的心慢下来,在暴风骤雨的裹挟里,感受苍茫远古时代生长于今天绵阳北川一片崇山峻岭里的大禹持治水的勃勃英姿;体味农夫陈胜、吴广困顿于安徽荒草萋萋之间延误工期将被砍头时大雨狂怒的焦灼心情;思索唐玄宗李隆基面对胡儿急躁马蹄慌乱出行至剑门蜀道时夜雨昏暗的狼狈场景;回忆晚清北京慈禧太婆密令杀掉"戊戌六君子"时菜市口黑云沉重的时分……这一切都与水流水势水象有关,与"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有关,与咆哮天地之间的滚滚黄河有关,与气吞山河的浩浩长江有关,当然,水与我们绵阳的母亲河涪江更有联系,如果汹涌澎湃的长江直奔天外,那么涪江便是它的一脉不容忽略的支流;如果天光云色的涪江奋力追寻巴山蜀水的嘉陵江、沱江,那么它万年涌动的子孙梓江、弥江、潼江、白龙河、安昌江、芙蓉溪便在绵州大地绘出河流的年轮,河流的根系,河流的图谱,河流的模样。
说远了,让我再一次信步踏入绵阳铁牛广场的"泗王庙",与一位叫杨泗将军的治水英雄对视,触摸它与天同寿的心跳,倾听它走过丘陵的声响,注视它率队劈山的身躯,仰慕它化作白云的尾声……铁牛广场位于绵阳靠近东方日出的那条曾经放荡不羁的涪江水畔,这是自涪县以来跳动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它宽阔而水波粼粼的江面以北的龟山之顶,耸立着唐代建筑的"中国四大名楼之首"的越王楼,倡导筑楼的越王李贞断然不曾想到,一个念头爆红整个世纪,并贯穿在洋洋大观的中国建楼史册里,真是奇妙啊。我约略知道,自隋唐以降,绵州城区由于"大江纵而驿路横"而交通发达,沿江流可直达重庆、上海,"舟车辐凑,商贾云集",一时成为川西北重要商贸城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催生了文化市井之繁荣,从灿烂的唐代、理学的宋代、宽松的明代,祖国各地文人墨客听闻蜀地绵州之万千气象,愉悦地千里赴绵或流寓、或羁居、或求学,让通往绵州的驿站客流不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唐朝开明大度孕育的韬略家赵蕤、"初唐四杰"之三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地方官严武、边塞诗人岑参,宋代文豪苏轼、文坛领袖欧阳修、画家文同、参知政事苏易简、大诗人陆游,元朝三大书家之一的邓文原以及明清的高官和文士如高简、杨慎、果亲王、李调元等皆在绵州留下珍贵的文化遗迹,他们的歌吟长啸汇入水天一色的上空,而成为亘古不变的啸天的绝唱。今天我们再凝望越王楼的红墙碧瓦闪耀在天空之际,静影沉璧的渔歌回荡在江风之间,此乐何极,莫不喜洋洋矣。铁牛广场的前身充满辛酸的贫穷履历,在绵州定居涪江一侧的东河坝以来,这个叫铁牛街的坝子便群居着下九流的职业工作者:晒网的渔人,造船的工人,打铁的匠人,拦漂木的工人……下苦力的三教九流多了去了,配套的杂七杂八的行业应运而生,支张油污桌子理发的,开爿破烂小屋卖酒的,蜷在墙角晒布壳的,摆几把竹椅开茶馆的,俨然形成晚清民初铁牛街芸芸众生苟活影像图。
这一切全因不确定的洪水席卷戛然而止。绵州城就是一部洪水文化的历史,不管徜徉简陋的街巷,或是回味无处不在的信仰,只需展开绵阳城建史,泗王庙便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翻开发黄的《绵阳城乡建设志》,对泗王庙有这样一段记载:"泗王庙,位于市区金山寺巷内,兴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正殿和乐楼。乐楼为全省现存最早的清代乐楼,戏剧界视为"川北第一楼",飞檐翘角依旧,为二层歇山顶建筑。"我研究过清代之绵州,真是滔天洪水多发的时代,随手拈来几个例水,清康熙三十一年(1766),狂怒的大水将绵州城冲毁三分之二,涪江改道将绵州城由涪江东岸变为涪江西岸,冲毁的城池触目惊心。乾隆三十五年(1770),涪江洪水再次暴涨毁城,两岸土著居民哀鸿遍野,返使清政府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迁徙州治于稍为平展的罗江达32年之久。直至嘉庆五年(1800)曾经的故旧河道已淤塞填平,知州刘印全迫于防御白莲教进逼绵州,再沿涪江新的河道西岸重新筑城,城垣建至北河渡口命名迎恩街(后来世称铁牛街),修复河堤240丈。天长地久,州牧毛震寿再次扩建河堤,他漫步用坚硬石头、泥土、草浆混合后蜿蜒南去的河堤,下决心制造铁牛一座和灰牛二座,牢固地安放在水患成灾的江边,引百姓在此燃香祈求"斩妖龙、镇江水",保百姓平安。毛震寿在洪水消退时节转念一想,修座泗王庙,让大名鼎鼎的杨泗将军来震慑嚣张跋扈的漫天洪流。这下该让起源于湖南民间的道教水神杨泗出场了,在今天包据河南、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甚至两广等地,无论是在日光散淡的道观还是在梵音飘逸的佛寺,都能在善男信女虔诚注视的杨泗将军形象里获得新的发现,杨将军身着铠甲,头戴金盔,右手执一把闪闪钺斧,端的是少年神将,而萧疏俊朗。那么,这位杨将军究竟是何许人也?由于绵州历史上相关文献罕有记载,他的身份总是沉没在烟云之中,说他是南宋时代农民起义军领袖杨幺有之,说他是因治水有功而被封为将军的明朝人有之,更有甚者说杨泗将军是斩杀孽龙的勇士也有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杨泗将军是被人们神化了的人。几百年来,绵州人民将这位泗王将军与镇水紧紧拴在一起,潜意识里崇敬他,自然把"将军"升级为"王",即当今祭祀在庙寺中间英姿勃发的"泗王"。我爱在晨曦来临之时步入泗王庙,也爱在暮色苍茫之际立于大殿前,它静静的座落在铁牛广场靠西中间地位,庙寺巍然而又谦逊,在泗王庙正殿前,古香古色的建筑映入眼帘,殿前的匾额泼墨书写"福靖三江",一如泗王指挥千军万马大战洪流的精气神,正殿供奉着文韬武略的"泗王"塑像,两旁的楹联是"疏九河定九州设九牧作九鼎六府思四海;历三代施三德平三苗承三皇五帝协和万邦。正殿两边的墙壁绘制斑斓的壁画,每一幅画面都讲述了一个故事,依次列有"禹生石纽""禹定九州""禹铸九鼎""涂山会诸侯""大禹治水""安居乐业"等壁画,向来者展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决心,在耗尽心血与体力后,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为什么绘大禹在"泗王庙"呢?盖因绵州是大禹的故乡,它的精神早已化作祥云,覆盖在被洪水袭击下倔强站立起来的绵州人民梦想里与现实中,与朗朗红日一道行进,与清风明月一道分享,这是多么好啊。
我在如山的书籍里寻找到漫漶的一页,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镇江王爷的生日,在这里,雄才大略的大禹,不懈开凿的杨泗与广为膜拜的王爷深然一体,彼此不分了。也是这天,散居在绵州东河坝的船家与船工要同办"王爷会",粉墨登场里演戏娱神,从卑微的收入里取出响亮的银子宴请各界宾客,在酒杯的碰击声里在锣鼓喧天的戏曲里,一众主宾祈求杨泗将军护佑穿行风浪的船货平安抵达。我就这样地在肃然的"泗王庙"里走走停停,有香草绽放在殿前花圃里,密密地围成璀璨夺目的一大片,与生生世世的香火一起,庄严地守护一棵叫泗王的文化大树,一道奔腾不止的文化河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
(2020年9月3日原创于绵阳市富临外滩花园)
滚滚涪江东逝水
2020年8月17日,我枕着一夜涛声入睡。自庚子年8月15日开始爆发的这场一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已经整整大吼大叫痛快淋漓地倾泻了三天三夜。说是百年不遇并非言过其实,自我记事开始,老家盐亭未达到如此大的暴雨量,在第二故乡绵阳工作三十多年,什么样的电闪雷鸣见过了,没见过今年初秋的闪电,在乌云盖顶的涪江上空凌厉地一撕,像把大地之心给挖走了。那雷声不叫雷声,是宇宙间万千铁蹄奔驰,是银河系亿万石球滚动,"轰隆隆",把地上万物生灵碾压过去了!
2018年7月11日也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从我居住的富临外滩大楼之下的滨江广场外侧河床奔腾而过,我以为那是最大,与今天8.15洪灾相比,显然我看问题的视角发生偏差。连续三天三夜的浑浊洪水从我视线以内的涪江汹涌澎湃到三江闸坝,乃至在强力泄洪后奔涌到嘉陵江和更神往的长江……在我站在宽阔的滨江广场上面是,内心一阵悸动,这暴躁的洪水离我太近了,近得一步之遥,它就狂怒在我的脚下,又喧嚣在宽宽的江对面,它排山倒海的污泥浊浪里翻卷着从上游平武雪宝鼎江油关和万千小河流裹挟而来的硕大的牛,惶惑的猪,无助的羊,它们已然死掉,胀着气鼓鼓的滚圆的肚皮在浪头上翻腾,滔滔的洪水之间冲刷着从植被丰富的群山间倒伏下来的苍老的树干,团团顽强的青藤与枝蔓,间或一晃而过的房屋模子,院坝门前歇脚的木凳和床头笨拙的茶几……这场前无记载的洪水太肆无忌惮了,它将沿途一切可能冲断的物体毁灭,靠江畔修筑的农家小院,平坦处成片的乡镇市井,山凹处连绵的蓬勃的庄稼,活水汩汩处养殖的鱼群,一切的一切俱在雷电的恫吓里烟消云散,一切的一俱在风暴的恐嚇里无影无踪,高高的浪头从我身旁威严地滚动过去了,我却与它对峙,源于脚下修筑的这道坚固的防洪河堤,它的大名叫绵阳滨江广场,兼具防洪、休闲于一体,极为称职地保护了绵阳城区东河坝这一带的市民与建筑,保卫了每一条街道每一盏灯光,白天有欢笑的人们上班,黑夜有甜蜜的鼾声飘出,真好!绵阳涪江段自古洪浪滔天,自古也是英雄辈出,那呼啸的洪流奔来,能工巧匠就打造一座石雕铁牛镇水,却是屡镇屡患,席卷远古到民国的绵阳城市,百姓苦痛,民不聊生。进入新中国的蓝天白云下面,政府群策群力建好绵阳河堤,它是一条长臂,挽起崭新而美好的时代,在巍峨河堤背后,花的国土次第展开,云的天空璀璨开放。洪水还在狂怒地肆虐,我的眼前出现幻境:嫘祖在茅屋织绢,大禹在扬锸治理洪水,李白在登山高唱《将进酒》,欧阳修在涪城注视《七贤图》,文同在山野描绘竹林,邓文原在绵州笔走龙蛇……这些绵阳荣耀的老祖宗,自然是趟过湍急的河流,也跋涉过奔涌的江涛,既然荡胸可生层云,也可放舟一日千里,困难被先人踩到脚下,那头顶将升起朗朗的光明正大的红日与满天云霞。
绵阳是一座有文脉的城市,是一座有气度的城市,是一座温文尔雅的城市,亦是一座正气昂扬的城市。我在滨江广场漫想着,心里轻松起来,觉得滚滚涪江就是一川细流,花开声音,温婉绵软,阳气十足。
(2020年8月17日于绵阳市滨江广场)
话说绵阳安昌江
为绵阳第二母亲河安昌江写几句话,要说史上流经绵州河流寿命最长久?非涪江安昌江莫属,甚至包括芙蓉溪。涪江发源于平武那边雪宝顶,是源头,它雪山皑皑,常年不化,待初春融雪又分两条瀑流飞泻而下,一条化作天下绝色九寨沟的五彩池,一条灌溉平武到江油到绵阳的两岸,这是涪江。另一条安昌江发源大名鼎鼎的龙门山脉,从治水英雄大禹故里北川、诗仙李白故里江油翻腾不息,直过著名作家沙汀故里安州,气场才减弱了许多。待流经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城区时,已失掉气息,缓缓流淌,哺育着绵阳境内无数生生不息的子民。
安昌江浇灌着四川富庶的绵阳坝子,在方圆几十公里绵阳市井的土地上,生长着粮食,鲜花,大树,也生长着两弹一星,风洞与科技城!绵阳人民充沛着春夏秋冬的力量!绵州儿女用双手,围拢辽远而厚实的山川河流,也用清澈的眼睛,注视着光辉的太阳与光荣的事业。作为生命之水,安昌江从绵阳高新区蜿蜒曲折地流过石桥铺、洞天公园和御营坝时,在三江半岛汇合,浩浩汤汤的奔向气势恢宏的涪江,胸怀宽广的嘉陵江,然后注入无垠的长江,直奔浩瀚的大海!
值得一说的是御营坝,许多人曾请问我,岳老师,何谓御营坝?我呢,忙着饮一杯美酒,轻轻一笑:“御与皇帝有关,营与军队有关,坝与河床冲刷有关。”我拈了一片喜爱的凉拌耳叶嚼着,沉思一瞬:“历史上有两个皇帝到过绵阳,那时不叫绵阳,叫涪县、涪城或绵州,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经过涪城,与表兄刘璋欢宴富乐山百天,刘备所带军队旌旗摇摇,军阵庄严,富乐山驻扎不下,改设营地夜宿御营坝,这是其一。唐朝坐龙位最长的唐玄宗李隆基因逃亡安史之乱奔四川成都,途经商贸繁盛的绵州,不想疲于奔命,命休息几日。玄宗皇帝先在御营坝安顿,夜夜思念爱妃、四川都江堰美女杨贵妃,涕泪交加,不能自持。”朋友们一听,如痴如醉,嚷起来:“岳老师,绵阳历史这般丰富多彩,来敬您一杯。”我接杯,一饮而尽。所以,绵阳安昌江和御营坝,流着皇胄的血液,迎着龙子的身影,大有来头,不可自傲亦不可自卑!绵阳,藏龙卧虎,异彩纷呈。
(2024年8月31日黄昏,原创于绵阳市涪城区铁牛广场)
洞天福地碧水寺
我家住在绵阳市风水宝地的滨江广场。
斜着看过去,目光穿过涪江便见一幢高耸的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越王楼。楼阁下有通向九院的公路,路边一堵长草的危岩,依附建筑碧水寺,寺下去便是碧波荡漾的涪江。碧水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水阁院,又称作滴水寺。宋代时,一部分僧众信士依碧水岩扩建寺庙,易名碧水寺。在古朴典雅的门庭上,悬挂着冯其庸先生书写的“碧水寺”匾额,雄厚庄重。碧水寺的特点就是寺中有寺,园中有园。寺庙主体建筑飞檐翘角,凸显了碧水寺的庄重和禅意,也称洞天福地。碧水寺内竖有唐代石刻观音立像、摩崖佛教造十八龛、石刻金刚经三十二品等珍贵文物,摩崖造像每龛皆为圆拱形,龛楣刻有缨珞、垂幔华盖,造像为深浮雕。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喜欢到碧水寺坐一坐,从我家顺滨江广场走到越王楼,不过二十分钟,越王楼成为绵阳网红打卡地,堪称完美。下楼到碧水寺,不过几分钟,我爱下到寺内临江的茶坊,点一盏绵阳素毛峰,靠在躺椅,手捏茶盖,轻吹轻拂,茶叶上下沉浮,一缕山野之香飘入鼻翼,有丘陵月夜之光华吸入肺腑,通泰之至。茶坊石栏外是滚滚涪江,日照蓝天,夜映星斗,春风暗渡,秋霜弥散……仰望石壁,青苔斑驳陆离,几枝野花斜刺挑出。一只彩鸟立于大树间,清脆鸣叫,应了古人所言,人生难得半日闲。我不仅来呆坐,也不单单是与世隔绝,我来寻这点遗漏的古趣,来找失落的风声。曾几何时,嫘祖在此与黄帝濯缨,大禹扛锸从涪江渡过,李白也醉醺醺的登岩长啸,杜甫牵马吟唱“孤城西北起高楼”,欧阳修持荻于江边习字,文同吹江风一展才情,邓文原在江畔疾书章草,苏易简立渡口赴朝堂做客,沙汀停立芦苇荡酝酿《淘金记》……那么多的唐诗宋词元曲,从涪江漂过去了;那么多的明清小说应和着湍急的涛声。孙桐生称为蜀中红学第一人,他来自书香门第的马家巷。蒙文通在船头眺望落日,他思考经学的要义。这条涪江,承载太多的学问与乡愁;这座碧水寺,传承着印度山麓传来的梵音。
且慢,我还去寻找一个人,衣袂飘逸的唐才子王勃,他落难从长安流浪到绵州(今绵阳),路上吃尽苦头。他万万想不到在这里受到官绅的热情款待,他哽咽,他以为绵州乡民比家乡河津的人诚恳许多,比花天酒地的长安干净许多,他答应写文章,感恩一路上受尽白眼后在绵州吃上好酒好饭的时光,报答川北山水人家宿老的笑容与真诚。在这里他写下《秋夜于绵州群官席别薛升华序》和《北亭群公宴序》的佳作。人算不如天算,时光流转,没有人会掐算出,王勃从绵州出发后,到达南昌写下名垂青史的《滕王阁序》,更料不到他怀着愧疚心情远渡大海看望父亲时,因风浪而溺死。交趾在今天的越南,王父因受王勃案牵连而贬谪海洋之岸,这里的海水,为何不对王勃手下留情?
王勃总归是远行天国了,他在绵州留下的诗文,他在南昌的星光爆发,已成历史教科书上厚重的烫金的一页,不曾褪色,永不褪色!
(2024年9月1日下午,写于炎热中的绵阳市东河坝,2025年6月24日改定于绵阳富临外滩花园。)
作家简介:岳定海 公元1955年农历4月18日生,汉族,中国四川省盐亭县云溪镇中北街人,祖世原籍盐亭县古来乡(今嫘祖镇)石水缸村(岳家湾),另外一脉分布射洪市凤来乡张家沟,系作家、书画家、文化学者、旅行家、收藏家,无党派人士。1958年进入盐亭县城北街幼儿园启蒙,1960年入盐亭县城城关小学(现云溪小学)读书,1965年毕业,1966年遇上狂热的“WG”,1967年入盐亭中学读初中,1969年毕业,1970年做临时工,1971年上山下乡到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两河区章邦公社6大队5生产队(现盐亭县云溪镇东永村,世称“苏家山”)当知青,近七年。后招收回县城当工厂学徒,累计工作于盐亭县塑料厂、丝棉针织厂、二轻局,从学徒工起步,历任办公室主任和民选厂长。1987年考进绵阳市广播电台任主任记者,期间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编采专业和四川省委党校经管专业本科毕业,定居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黄帝元妃嫘祖故里、药圣岐伯故里、治水英雄大禹故里、诗仙李白故里、文豪欧阳修故里、墨竹大师文同故里绵阳。
作家岳定海任中国散文诗学会原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新诗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集邮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省嫘祖文学院院长),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顾问,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散文创作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文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副主席,四川省老作家书画院院士,上海《三江知音》杂志社顾问,四川《格调》杂志编委,四川《散文高地》编委,四川《船波文艺》编委,四川省级《嫘祖文艺》编委,电影《樱子》文学顾问,四川赵蕤文化产业园顾问,中国知青协会四川省绵阳市分会顾问,绵阳市政协委员,绵阳市人民政府政风督察员,绵阳市嫘祖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绵阳市岳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绵阳市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绵阳市《嫘祖》文艺主编,绵阳市丝雨嫘祖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绵阳散文选》主编,绵阳市三江文化研究院顾问,绵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绵阳市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绵阳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顾问,绵阳市盐亭商会顾问,绵阳市广播电视学会副秘书长,盐亭县文同文化研究会顾问,盐亭县岐伯研究开发会荣誉会长,盐亭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盐亭《云溪》文学杂志社顾问,中知协绵阳盐亭分会顾问。
作家岳定海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数十年来,在国家级和省级出版社(包括“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天地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成都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三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个人文学著作30部,代表作系《我的文学史》《天空之镜》《岳定海文学课》《大地隐秘史》《世界空空荡荡》《日暮乡关何处是》《蜀境》《岳定海散文卷》《劳动之歌》《弥江传》《大鸟隐于晚霞》《小史记》《人民》《知青岳定海》《秋风萧瑟》《庚子暮春文稿》《大盆地》《岳定海思想录》《灵魂在高处》《生命激情》《富临外滩花园》《苏家山:知青岁月实录》《故园》《孤独者的梦想》《笔记》《人类的困惑》《老盐亭》《云》《白云下面是家乡》《嫘祖故里大揭秘》《虚拟虫洞》等达五百万字,涵盖小说、散文、诗歌多种文学体裁,相继正式出版发行,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作家岳定海先后在《收获》“无界漫游计划”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诗刊》《外国文学》《新诗刊》《诗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新诗刊》《江南》《诗选刊》《文学报》《世界名人会》《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中国纺织报》《工人日报》《中国作家网》《旅游散文》《中国文学网》《中外诗人》《名家文学》《中国现代散文精选》《海外文摘》《散文选萃》《中国文学论坛》《大国诗典》《中国当代诗词选》《格调》杂志《大中华文学》《学习强国》《中国知青专刊》《词吟神州》《巴蜀散文年选》《中国知青文学》《四川文学》《中国乡土文学》《天津文学》《鸭绿江》《散文选刊》《河南文学》《青海湖》《西南文学》《重庆散文》《西南作家》《中国西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四川日报》《成都商报》《星星》诗刊《滇池文艺》《中国川剧网》《曲苑》《华西都市报》《绿风》诗社《天山文学》《辽海散文》《群众文化研究》《川鲁散文精选》《四川散文》《河北燕山文库》《山东文学》《当代散文》《四川经济日报》《首都文学》《当代四川散文大观》《海峡文学》美国洛杉矶《世华文艺》加拿大《枫叶文学》《老挝文艺》《西北文学》《成都日报》《拉萨河》《川鲁现代散文经典》《江西日报》《成都商报》《胶东散文年选》《今日头条》《陕西工人报》《中国当代诗词选》《川黔散文选》《大中华文学》《首都文化网》《新三届公号》《燕京文艺》《网易新闻》《搜狐新闻》《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桂林晚报》《山花》《环境保护导报》《搜狐网》《腾讯网》《网易网》《上海油岭知音》《湘楚文学》《新浪网》《西南当代作家》《知乎》《晚霞杂志》《联合日报》《四川作家》《天下文摘精选》《四川史志天地》《乡土文学》《西南文艺》《劳动时报》《芳草》《作家文汇》《蜀本》《经营管理者》《星火文苑》《天府影视》《贵州散文》《湖南新传媒》《西南文学报》《方志四川》《晚霞报》《国防时报》《沙河风》《菏泽日报》《鲁北文学》《西部文坛》《封面新闻》《胶东散文年选》《西南信息报》《四川文化报》《贵州省青年文学》《四川招生考试报》《剑南文学》《德阳文学》《嫘祖文艺》《四川文化报》《西南经济日报》《西康文学》《四川省情网》《德阳散文》《四川人文》《西部散文》《德阳散文文萃》《四川工人日报》《山东工人报》《廊坊日报》《散文笔会》《大洼文学》《烟火与星光》《绵阳散文选》《文摘旬刊》《绵阳新闻网》《世界华人作家》《读者报》《金秋文学》《四川农民日报》《红岩少年报》《海棠文艺》《泸州作家》《绵阳科技报》《南充文学》《西昌都市报》《巴山文艺》《三苏文学》《个旧文艺》《牡丹晚报》《绵阳日报》《南充日报》《绵阳晚报》《吾乡》《东方新文学》《西康文学》《四川民生资讯》《德阳日报》《三星堆文学》《乐山三江潮》《新媒体文学》《360图书馆》《蜀道文化》《星星文化平台》《乐山峨眉河》《达州晚报》《潮头文学》《中岩》《沫若文学》《星火文苑》《宜宾日报》《阆中日报》《澧水之水》《嫘祖故里》《太白文艺》《散文笔会》《花溪文学》《绵阳文学作品精选》《伊犁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彭州文学》《崇州文学》《天府诗选》《沱江文艺》《甲鼎文化》《悦读圈》《广元日报》《乐山日报》《伊犁晚报》《嫘祖文艺》《绵阳广播电视报》《西蜀周刊》《伊犁文选》《升钟湖》《几江文艺》《贡嘎山》《杜鹃花》《桂湖文艺》《泸州作家》《西蜀茶馆》《遂宁日报》《西湖雅集》《五凤溪》《厚道文化传媒》《蜀籁》《五块石》《绵阳政协文史丛书》《子昂诗报》《武东山》《云溪文学》《盐亭百年新诗选》《蒲公英》《光海文学》《嫘祖风》《写乎》《井研文学》《盐亭百年文学作品选》《文同诗刊》《盐亭文史丛书》《盐亭在线网》《嫘祖文化》等几百家国内外重要文学报刊正式发表各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达三百万言。
作家岳定海执行主编《绵阳散文选》,《绵阳大观》等文学选集,荣获“鲁迅文学杯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奖冠军”,“中国实力诗人”,“中国通俗文艺奖”,“四川散文奖”,“全国首届《格调》杂志美文奖”,“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奖”,“盛世南充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优秀奖”,“金税杯全国文学征文赛优秀奖”,“大美南部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四川五一文学艺术奖”,“全国长江文学奖入围奖”,“四川文促会优秀作家创作奖”,“四川通俗文艺杯”征文一等奖,“绵阳市五个一工程奖”等六十余个奖项。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年选》《散文家年鉴》《当代散文文本》《中国新诗协会第四届全国实力诗人卷》《四川散文23家》《四川文学作品精选》《四川散文大观》《巴蜀散文精选》《川鲁散文选》《川冀散文选本》《川黔散文选》《中华诗文创作教材》《汉语》《辉煌与梦想》《蜀本》《胶东散文年选》《湘楚文学丛书》《绵阳文学年选》《文学绵阳》《蜀本》《盐亭百年文学丛书》等选本。
作家岳定海还喜爱书法绘画创作,已创作近千幅气象万千、色彩斑斓、图象奇异、用笔老道的书画作品,已被美国,加拿大,日本,泰国和国内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海内外藏家精心收藏,代表作是《泄露天机》《天歌》《物象异类图》《生生不息》《巴山蜀水牧歌图》《魅影》《木叶动秋声》《作家肖像系列》《莲叶何田田》等,发表和展出于《四川日报》《晚霞报》《国防时报》《西陵嫘祖》《绵阳文艺》《蒲公英》《四川文人诗书画展》《四川首届乡村振兴诗书画展》等报刊美术版面、精美画册和成都市、绵阳市诗书画院及上百家酒肆、茶坊、咖啡馆、会议室和展览厅。
岳定海词条入编《中国当代一线诗人名录》《中国作家辞典》《中国作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