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平凡中探寻伟大
—《铁人长歌,井队故事会》读后感:
在阅读《铁人长歌,井队故事会》这本书时,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穿越时空,深入到那艰苦卓绝却又充满热血的钻井队生活之中。这本书不仅是民俗学者崔大民在钻井队十年生活的生动记录,更是他深耕文学领域,开垦石油故事写作实践的成果。在女儿的眼里,大民是她的“铁人父亲”。在钻井工人的眼里,大民是“铁孩子”。通读这103篇有长有短,有叙述有白描,有人物有事件的文章,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大民心灵深处的纯美,仿佛身入其境的体验了井队生活。小故事大道理,小事件大主题,是大民写作基调,展现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把握主题的高度,可谓立意高远,思维旷达。不能说是篇篇珠玑,但是大多数是读的进去,看的出来的。他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是灵动的鲜活的。
书中“铁人井队来历之谜”这一部分,让我对“铁人”精神的起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铁人王进喜,这位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以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象征。而崔大民所在的井队,也传承着这种精神,他们以“铁人”为榜样,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之中。大民自觉以铁人格言“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来激励自己和身边的同事。这句格言,不仅仅是对石油开采过程的生动比喻,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启示。在工作中,只有承受压力,才能挖掘出生命的能量,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井队工人们前行的道路,也让我在阅读中深受鼓舞。
“起钻与下钻”的施工过程,是钻井工作最为艰苦的部分。在书中,大民详细地描述了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工人们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忍受着身体的极限,完成一项项艰巨的任务。每一次起钻和下钻,都是一场与自然的搏斗,与困难的较量。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确保了每一次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些描述,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钻井工作的艰辛,也让我对这些默默奉献的工人们充满了敬意。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国家的石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书中还记录了钻井队参加抗洪的感人故事。在洪水面前,井队的工人们没有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保护了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石油工人不仅仅是石油开采的专家,更是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英雄。他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的。
《扎根井队力搏油田》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崔大民对井队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油田,与工人们同甘共苦,共同奋斗。在这篇文章中,大民详细地描述了井队的生活和工作,让我们感受到了井队的活力和凝聚力。他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井队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石油工人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迹。
《战胜自己》这篇文章,让我对“铁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工作中,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犹豫。大民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在困难面前挺直腰杆,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石油工人,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我们都应该学会战胜自己,勇敢地迈出那一步。
《钻井记录》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井队工人们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的精神。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刷新钻井记录,为国家的石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记录,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堆砌,更是工人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铁人”精神的内涵,让我们看到了石油工人的风采。
《钻工新衣》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井队工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单调的井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身临其境,体验了井队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些小故事虽然平凡,但却蕴含着大道理;这些小事件虽然普通,但却展现了大主题。崔大民以他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将这些故事和事件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他的思想,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石油工人的伟大,也让我看到了崔大民心灵深处的纯美。他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石油工人的风采和“铁人”精神的内涵。这本书,不仅是对石油工人的赞歌,更是对“铁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这本书为榜样,学习石油工人的精神,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铁人长歌,井队故事会》这本书,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铁人”精神的光芒。它让我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让我感受到了石油工人的风采。这本书,将永远激励着我,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