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赞歌
文/韩寒
在城市的脉络与乡村的阡陌间,有这样一群人,如屹立不倒的坐标,以身姿为笔,以忠诚为墨,书写着无声却震耳欲聋的安全诗篇——他们是交警,是秩序的捍卫者,是生命的守护神。
晨曦初露,城市尚在惺忪睡眼中,交警们已披上制服,扣紧责任的纽扣。他们站在路口中央,宛如一座沉稳的灯塔,指挥棒在空中划出优雅而有力的弧线,似灵动的音符,奏响通勤交响乐的序曲。车辆如流水般穿梭,在他们精准的调度下,有条不紊地汇入各自的轨道,喇叭声、发动机轰鸣声交织,却丝毫不乱方寸。那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的轮廓,映照着行人匆匆的脚步,为这座城市注入第一缕活力与安宁。无论是酷暑难耐,烈日将柏油路烤得发软,他们的身影被汗水浸透,制服紧贴后背,宛如从水中捞出;还是寒冬腊月,凛冽寒风似刀刃割面,呼出的白气在睫毛上结霜,他们始终挺拔如松,手势标准有力,眼神坚定专注,用耐热耐寒的身躯,撑起城市交通的晴空。
交通事故现场,就是他们的战场。警笛呼啸,划破长空,他们第一时间奔赴,脚步匆忙而沉稳。面对惨烈的碰撞、扭曲的金属与伤者的呻吟,他们迅速分工:有人疏导围观人群,筑起一道人墙,既保障现场不被破坏,又为救援清出通道;有人俯身查看伤者情况,轻声安慰,动作轻柔却不失专业,那关切的眼神,恰似春日暖阳,驱散伤者心头的恐惧阴霾;还有人仔细勘测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刹车痕迹、碎片位置,相机定格证据,笔记本记录细节,仿若侦探抽丝剥茧,只为还原事故真相,给受害者一个公正交代。他们在鲜血与混乱中忙碌,却有条不紊,用行动诠释担当,让法律在伤痛之地彰显威严,为逝者鸣冤,助生者维权。
校园周边,交警们化身守护天使。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如潮水涌出校门,他们立刻站成防护壁垒,阻挡过往车辆,牵起稚嫩小手,护送奔向回家路途。微笑绽放脸上,温暖话语相伴:“慢点走,看车。”简单叮嘱,饱含深情。遇上调皮孩童追逐打闹,他们弯腰劝导,耐心十足,直至小脸露羞愧、步伐变乖巧。雨天,撑开大伞庇护孩童头顶,自己半边身子淋湿浑然不觉;雪天,清理路面积雪,铺就安全通道,脚印深深浅浅,爱意沉沉甸甸。他们是孩子们心中的超级英雄,制服上的徽章闪耀,照亮成长之路,护佑纯真岁月。
高速公路上,他们是孤独的巡逻者。驾驶警车穿梭车流,目光锐利如鹰隼,不放过任何异常。疲劳驾驶隐患,他们敏锐察觉,鸣笛示警、灯光闪烁,及时拦下迷糊驾驶员,敲响安全警钟;故障抛锚车辆旁,他们迅速设置警示标志,协助司机换胎修车,油污染黑手指,全然不顾;遇到拥堵路段,化身指挥中枢,协调各方资源,引导车辆分流,对讲机里声音沙哑,仍不停沟通调度。日夜交替,星辰为伴,他们在漫长公路上往返,用寂寞守望万家团圆,凭坚守确保旅途畅安。
交警之责,四季无休;交警之爱,润物无声。他们是城市街头最动人的风景线,是交通安全旋律里的最强音。无需颂歌夸赞,不必奖牌加身,只因那身藏蓝制服、头顶白色警帽,便是百姓心安的符号,社会安稳的基石。岁月川流不息,他们会一直伫立,以热血和汗水,续写守护篇章,让每一次出行都满载平安,每一条道路都通往希望。

作者简介: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