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茶乡 飘落诗意的地方(外四首)
黄崇远
我迎着晨曦而来
在九溪归一的怀抱里
与一片茶叶
悄然相遇
指尖轻触茶盏
一枚绿叶
沉浮于时光的河流
千年诗行
在茶香中苏醒
从远古走来的斗篷山
披着翠绿 云朵低垂
像一行行未完成的诗句
等待采茶人
用指尖的舞蹈
谱写新的篇章
风掠过绿博园
带来远方的呢喃
每一片茶叶
都是一座沉默的图书馆
收藏着阳光和雨露
还有茶农手掌温度
剑江河畔的老茶馆里
木质的长登
承载着岁月的重量
茶汤在杯中荡漾
映照出彼此的面容
此时我们不作匆匆过客
洋溢着滚烫的语言
诉说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漫步在牵牵念念的百子桥上
让我"黔"往一次
便是终生"南”忘的地方
你是诗与茶的故乡
每一口茶
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
每一行诗
都是一次灵魂的飞翔
《推开心灵的窗》
推开心灵的窗
这扇窗外
别具风情
总会精彩无限
呈现的是一个起伏跌宕的世界
食人间烟火
访万水千山
尝酸甜苦辣
享良辰时光
推开心灵的窗
走近一个四季轮回的在水一方
让我们告别烦和忧伤
去倾听春天布谷鸟的叫声
去感受夏天旖旎的绿光
去体味秋天风清云淡的澄澈
去寻找冬天雪花纷飞的粉妆
推开心灵的窗
张开双臂释放心情
你会看到窗前依旧花开花谢
天空兀自云卷云舒
向往光明和追求自由不会停歇
去呼吸小草的芳芳
仿佛闻到了生命里缕缕绝美奇葩的迷人芳香
推开心灵的窗
给眼里一片清朗的蓝天白云
因为爱所以执着
因为沧桑所以坚强
守望的成了海市蜃楼
憧憬的成了一帘幽梦
点点锈蚀的记忆不愿承载的泪水
那是随风飘荡泛着枯黄的断章
推开心灵的窗
伫立咫尺天涯的窗口
红尘中期盼一个回眸
只等你一个赏心悦目的画面
无尽的思念
在季节的河床上布满蔓延的哀怨
在流年的睫毛上品味地老天荒
《端午的河流》
苇叶在晨曦里醒来
裹着整个江南的柔软
母亲的手腕一转
就把月光
包成了会发光的粽子
龙舟切开水面时
鼓点把云朵碎成柳絮
年轻的桡子们
把汗水写成
一首会流动的离骚
艾草在门框上低垂
像一首未写完的诗
雄黄酒在瓷碗里
摇晃着
两千年的孤独
解开丝线时
热气里站着我的童年
咬开粽角的刹那
尝到了
汨罗江的月光
《家是停泊的港湾》
总在暮色最浓时亮起
像被晚潮推上岸的贝壳
轻轻含着一粒光
玄关处拖鞋的排列
是潮汐留下的韵脚
第四只歪歪斜斜的
像句未写完的诗
厨房飘来鸡蛋炒西红柿的香气
砧板承受着温柔的暴力
油花在锅中跳起欢快的圆舞曲
而窗玻璃渐渐模糊
旧沙发凸陷的孤度
恰好包容所有疲惫的曲线
遥控器在缝隙里
继续着昨夜的频道
阳台上晾哂的衬衫
在风里慢慢伸展手臂
衣袖触碰衣袖
恍如我们欲言又止的瞬间
深夜加班的台灯
把影子钉在色彩斑斓的墙上
而保温杯里的茶
始终维系着合适的体温
不必寻找更完美的比喻
当晨光再次爬上被角
你会发现所有磨损的边角
却长出了柔软的绒毛
《礼赞中华银杏王》
就爱这样简约而粗犷地活着
无非多一点风吹日晒
无非多一点浅饮淡喝
无非多一点披霜踏露
就愿这样甘受寂寞地活着
无论立足之地
只是天台山的一角
虽有几分贫瘠
你都满怀一腔如霞的色彩
悄然的去把明天的惊艳开拓
无论杂草遮阳
甘露不多
你依然无忧无虑的生长
朝气蓬勃的倾吐春色
开花的季节就开花
结实的日子就献果
就这样壮志凌云
生命顽强
与松柏相依
芳菲一家
登千仞高处
向天竟发
看云遮雾绕
冬去春来
怯懦者形容你是一种难以接受的选择
无畏者则赞美你是一种难以接近的崇高姿势
沐浴四千七百年的风雨
不曾见你意志萎缩
历经四十七个世纪的坎坷
不曾见你士气低落
走近你
就如太阳永不褪色
你也永不褪色
作者简介:黄崇远,男,苗族,笔名江坡,边边上,林中雪,弱水三千,贵州黔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作协会员,长顺县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以新闻、小小说、散文、诗歌等为主,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