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丝路明珠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汉武帝御赐之名,赋予这片土地雄浑的气魄。张掖,宛如一颗镶嵌在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璀璨明珠,历经千年岁月洗礼,将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与厚重深邃的人文底蕴融为一体,以独特魅力,引得无数人为之倾心。
张掖的自然风光,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闻名遐迩的七彩丹霞,恰似大地打翻的调色盘。层层叠叠的彩色丘陵,在阳光映照下,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色彩交织碰撞,如绚丽绸缎铺展于天地之间。那起伏的线条,时而柔美流畅,时而刚劲有力,似波涛翻滚,如万马奔腾。随着时间流转、光线变幻,这里的景色也随之更迭。日出时分,霞光与丹霞相互交融,整个山丘似被点燃,炽热而迷人的光彩倾泻而出;日落之际,余晖为丹霞披上金色纱幔,静谧壮美之景,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慷慨。
除了七彩丹霞,张掖的平山湖大峡谷同样震撼人心,它被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科罗拉多大峡谷”,峡谷两岸壁立千仞,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深入其中,仿佛置身巨大迷宫,脚下是历经亿万年岁月侵蚀的沟壑与岩层,抬头仰望,一线天光洒落,更显峡谷深邃苍凉,风在峡谷间呼啸穿梭,似在诉说古老的故事,让人既感受到自然的磅礴伟力,也体会到人类在天地间的渺小与坚韧。
张掖的魅力,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这里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见证无数商旅驼队往来、不同文明碰撞融合。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大佛寺,堪称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化瑰宝,寺内安放着亚洲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佛像身长34.5米,神态安详、庄严肃穆。佛像精湛工艺,不仅展现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承载着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敬畏。漫步寺中,悠悠佛音萦绕耳畔,精美的壁画、古朴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触摸那段辉煌历史。
马蹄寺石窟群,同样诉说着张掖的古老沧桑。它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这些石窟始建于北凉时期,历经多个朝代修缮扩建,融合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艺术风格。石窟内佛像、壁画色彩鲜艳、造型生动,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和历史的珍贵资料。沿着陡峭石阶攀登至石窟高处,俯瞰四周山水,历史的厚重感与自然的壮美交织,令人心潮澎湃。
张掖的美食,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烟火气息。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小饭,米粒般大小的面丁,搭配鲜嫩牛肉、爽滑粉皮与翠绿葱花,浓郁醇厚的汤汁裹挟着丰富口感,既是张掖人最爱的早餐,也能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受到家的温暖。炒炮、稍面包子等特色面食,以独特工艺与鲜美味道,展现西北面食的粗犷与精致。灰豆汤、酿皮等小吃,甜咸交织、清爽可口,令人回味无穷。这些美食,不仅满足味蕾,更是了解张掖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
张掖,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既有大自然馈赠的绝美风光,又有历史沉淀的深厚文化,更有充满烟火气的特色美食。它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笔都饱含独特韵味;它是一首悠扬动人的歌谣,每一个音符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无论你是追寻自然奇观,还是探索历史文化,张掖都以无与伦比的魅力,静候人们去发现、感受与赞美。
杨光善,甘肃武威市人,1990年3月入伍,上校军衔,长期在西北军营工作,精于军队战备、训练和管理,尤其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深入的研究,多次在军地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反映军队生活和一些研究性文章,退役后定居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