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燕赵遗韵,墨染春秋
作者:平凡
晨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轻拂面庞,我踏着单车,一路向南,朝着高迁公园而去。这座坐落于建设大街南延路西侧与107国道东侧交汇之处的综合性主题公园,宛如一颗镶嵌在石家庄环城水系上的璀璨明珠,静静诉说着燕赵大地的千年故事。
踏入高迁公园,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来到了燕赵文化的长廊。53.2公顷的广袤土地上,处处彰显着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曾经以养生为主题的公园,如今已华丽转身,将燕赵文化的精髓融入每一处景观,每一株草木。
漫步在园内,“一河两岸、八大景区”的布局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燕赵风韵景区,古朴典雅的建筑错落有致,青砖灰瓦间流淌着岁月的痕迹。那飞檐翘角,似欲展翅高飞的燕雀,带着燕赵儿女的豪情壮志,直冲云霄。战鼓广场上,巨大的战鼓巍然矗立,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燕赵勇士们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鼓声阵阵,振聋发聩,让人热血沸腾,仿佛能看到勇士们奋勇杀敌的矫健身姿,感受到他们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梨园春色景区,梨树成荫,繁花似锦。梨园深处,偶尔传来几声婉转悠扬的戏曲唱腔,那是燕赵大地上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在传承。河北梆子、评剧,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艺术瑰宝,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那激昂的旋律,细腻的唱词,将燕赵儿女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传递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剪影香韵、成语故事等景观节点,更是将燕赵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幅幅精美的剪影,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成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哲理。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文化与自然相融,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燕赵文化的深厚底蕴。
沿着四季分明的绿道及亲水步道前行,总长约8.6公里的绿道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串联起公园的各个景点。春天,百花争艳,绿柳拂堤,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夏天,绿树成荫,蝉鸣阵阵,河水波光粼粼,带来丝丝清凉;秋天,红叶似火,硕果累累,大地仿佛被染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整个公园宛如一个静谧的童话世界。无论何时来到这里,都能领略到不同的美景,感受到燕赵大地四季的变迁。
五孔拱桥横跨河面,连接着“一河两岸”。站在桥上,俯瞰河水潺潺流淌,河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的绿树繁花和古色古香的建筑。微风拂过,河面泛起层层涟漪,将倒影揉碎,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这座桥,不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更是燕赵文化传承的纽带,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承载着人们的记忆。
燕赵大地,自古便是英雄辈出之地。这里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气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燕赵儿女前行的道路,也成为了燕赵文化的灵魂所在。
高迁公园,作为燕赵文化传承的载体,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自然完美融合。它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燕赵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里,燕赵文化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变得触手可及,鲜活生动。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高迁公园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座承载着燕赵文化的公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公园,心中却装满了燕赵文化的点点滴滴。我知道,燕赵文化的传承,不仅在于这些有形的景观,更在于每一个燕赵儿女的心中。只要我们心怀敬畏,用心守护,燕赵文化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