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袁敦文
十七八岁投军营,
满腔热血赤子情。
绿色戎装穿身上,
呦呦小鹿撞心胸。
大别山里锣鼓响,
军号嘹亮汽笛鸣。
父母兄弟争相送,
三千壮士别亲人。
火车铿锵一声啸,
呼啸驶进六里坪。
武当山上骄阳照,
新兵营里热气腾。
列队整装正步走,
射击投弹刺刀拼。
摸爬滚打三个月,
考核比武铁成金。
一颗红星头上戴,
两面红旗耀眼明。
新兵分到老连队,
同学同乡热泪奔。
泪奔只缘将四散,
四散白河十堰分。
分营分连分工种,
服从命令不由人。
施工连望测量队,
汽车兵羡警卫兵。
襄渝铁路通车早,
整风肃纪是法宝。
刮风下雨学技术,
日朗天晴打猪草。
技术训练近半年,
边陲骤传烽火报。
越寇胆敢犯中华,
杀我边民多袭扰。
中华岂容小人欺,
战马嘶鸣风雷啸。
腊月三十出秦关,
白雪皑皑军行早。
铁甲滚滚赴南疆,
誓将东南小霸剿。
三天四夜急行军,
大小火车来回倒。
昆明兵站真热情,
首次吃上热面包。
天上飞机地上炮,
各军兵种齐来到。
铁流滚滚涌向前,
黑夜深深到边关。
边关林莽高千尺,
苦竹丛生不见天。
冒雨白鹤桥边扎,
仓库地铺和衣眠。
天明紧急选营地,
山上扎营帐篷安。
忽报敌特潜入境,
每人配发九十弹。
急挖战壕猫耳洞,
战前训练夺敌山。
新兵枪法不太准,
一枪击伤指导员。
未出征时先有劫,
通报批评教训严。
请来边民齐诉苦,
小霸毁家又毁田。
战士纷纷写血书,
誓死卫国不畏难。
二月十七战号响,
万炮齐发雷震天。
山摇地动神兵怒,
海啸天崩敌胆寒。
二团抢修在河口,
河口大桥早炸断。
桥上停着一车皮,
车皮里面藏暗机。
一连奉命去排险,
连长率兵入险地。
剪开铁网断引信,
安全取出梯恩梯。
一营二营争抢修,
提前三十九小时。
昆明前指来表扬,
二团官兵皆欢喜。
我部协同野战军,
攻占柑塘和老街。
护路保桥炸军库,
深入敌境四十里。
朗洋大桥贯红河,
巍巍铁兵显虎气。
道路桥梁皆畅通,
十万大军呼万岁。
三月五日始撤军,
二团奉命待后行。
待到友军刚撤退,
遮断桥梁炸敌营。
直到三月十六日,
二团最后回国门。
威武之师凯旋时,
万众欢呼喜相迎。
鲜花美酒庆胜利,
铁马金戈启新程。
回忆当兵征战事,
豪情满怀老泪横。
四年军旅多艰险,
烈火战场献青春。
青春为我铺荆棘,
我为青春绘锦云。
出生入死终不悔,
披肝沥胆尽忠心。
若是祖国再召唤,
挎枪策马勇前行。
2025.6.12
百度图片 在此致谢
袁敦文,湖北麻城人。1978年3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89302部队4营18连任文书,4营专职新闻报道员。1979年2月随部赴云南河口前线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1979年9月,被团政治处选送到北京《铁道兵》报社第8期新闻干事培训班学习半年。1981年11月退伍,后考入黄冈教育学院中文系,继而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供职于麻城师范学校,麻城实验高中,高中语文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