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扁担挑起人生之光
作者:饶晓辉
广西桂林大山深处的灌阳县,因一个名叫刘燕的女孩而出名。今年高考结束后,就读于灌阳二中高三年级的刘燕同学,用一根磨得发亮的扁担挑起四十余斤的校用行李,坚定地走向家的方向。这一幕与城市里鲜花簇拥、豪车接送的高考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本真与生命的力量。
据报道称,刘燕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和哥哥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四岁时,她就开始帮着做家务,小小的身躯早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高一那年,哥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撕掉了录取通知书,选择外出打工。这些生活的磨砺,让刘燕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也培养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
高考结束后,刘燕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被鲜花和掌声包围,而是选择用扁担挑起行李,独自回家。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蕴含着她对家庭的深深责任感。她知道母亲手疼,主动 “抢过扁担”,用自己的肩膀为家人分担生活的重担。这种孝顺与担当,在当今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随着网拍刘燕扁担挑行李步行的视频流出,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和资助,刘燕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清醒与自持。她婉拒了网红公司的高额包装和慈善机构的善款,选择在县城餐厅打工、摆摊卖凉粉。她说:“我还是我,未来的路还得自己走。”“留给更苦的孩子。” 这些话语,展现了她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她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尊严来自于双手的创造和内心的坚守。
刘燕同学的志向与坚守同样令人动容。她以 “鸿鸟只思羽翼齐,点翅飞腾千万里” 为座右铭,梦想成为一名教师,将自己所受到的滋养化作力量去滋养他人。她的作文中曾写道:“流的汗,才配叫钱。” 这种对生活的敬畏和对梦想的执着,让她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其理想是将来能成为一位老师,得到亿万网友不吝啬的赞誉:称这样的人以后真成了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三观肯定很正。
刘燕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生活的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生活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她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 “逆境中的坚韧”,打破了 “寒门 = 脆弱” 的偏见。她的扁担,一头挑着生活的重担,一头系着精神的轻盈,让我们明白,真正的 “变好”,不是避开重负,而是把重负踏成向上的阶梯。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刘燕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泉,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本真与美好。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希望,脚踏实地,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她的精神将激励无数人勇往直前,无惧风雨。让我们为刘燕点赞,为她的家庭点赞,也为所有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人们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