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城西安,度过了近30年的幸福生活。这些年来,未敢忘却曾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戍边战斗的经历。那里有庄严的国界线和亲如兄弟的战友,常映入我的眼帘,触动着我难以忘怀的敏感情愫;那里,有淳朴忠厚的各族同胞,有熟悉的山脉河流和奇丽风光的湖泊草原,这些,让我念念不忘。30多年来,一幕幕为国戍边的战斗经历,一件件,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在那艰苦岁月里战风雪、斗严寒的经历刻骨铭心,同战友结下的生死情谊更使我感念万分。
30年过去了,许多领导和战友,希望我用笔记录下曾经与他们同甘共苦,拼搏奋斗的戍边情景,传承先辈们不负使命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留一些珍贵的戍边资料供后来的戍边战友学习参考。
在各位领导各位战友的鼓励下,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书写了12多万字的纪实文章,不是小说,不是传记,完成了最初传承精神激励前行的初衷。要感谢老首长黄瑞祥、王光增、连承先、高焕昌、闫长发、袁国祥、谢德仲、道志仁、张继才、马占山、等首长的亲切教诲,感谢战友朱思君、宫天胜、张俊儒、李玉陆、马亦武、张山、邹冰、张建超、杨毅波、张子雄、贾远朝等同志、战友的热心帮助;特别要感谢老领导袁国祥政委为本书所写的序文,并给予了高度肯定。感谢老伴范凤轩生前含辛茹苦及子女们大力支持。感谢书法家冯玉林题写的书名,也感谢印务公司杨茹茹同志精心编辑。
我读书不多,水平有限,记忆不好,资料大多选自当年的工作笔记,拙作中一些过程细节、人名数字、时间地点可能不够准确,又因保密要求做了特殊处理,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战友批评指正。
编后记:张念忠《守土》一书是在他83岁的时候完成撰写,这期间,历经两年的时间,这两年对一个老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两年。他查资料,反复甄别,他的二十万文字,是他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他的动力来自哪里?张司令说,我从一名懵懂的农村青年一步一步成长为阿里军分区司令员,从开始的胆怯到最后的热爱,我知道,只要一脚踏上阿里,就成了阿里人,且终生不会忘记。记得他说,离开阿里30多年,夜里做梦,全部是阿里的神山圣水,是阿里戍边守土的战士,是淳朴的藏族朋友,阿里长在老一代戍边守土的军人的血液里,一辈子不会忘记。
老战友留言说:这本书,既是经历,又是历史,还是地理,写的详尽,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描述出这样有厚度感的文章,应该永久流传,在当地政府应当资料保存。张司令写的太好了,为张念中首长点赞。
周虹一首七律《回望雪域高原》贺张念中司令《守土》发行,可以看出读者对《守土》的喜爱。
当年为国戍边关,
纵马持枪巡山颠,
英武身影一显现,
豺狼虎豹皆胆寒。
往事消散云海边,
豪情永存冰雪间,
掠过无数风和雨,
中华一统永为先。
有战友留言:这篇回忆录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最质朴的文字,勾勒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战地往事,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中玉林带领一个班在执行任务时,踏入了罗柏华站长的伏击圈,关键时刻,罗站长的果断抉择,让玉林和战友们躲过了致命危机。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战场上局势的瞬息万变、生死悬于一线,更体现出战友之间超越生死的信任与默契。罗站长未下达开枪命令的那一刻,是对战友的珍视,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令人动容。
而玉林与战友在第二天翻山重逢时“相拥而泣”“同睡一个被窝”的场景,更是直击人心。在残酷的战场上,这份因老乡情、战友情交织而成的深厚情谊,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温暖而坚定。“语难言,情更深”,短短几个字,却道尽了千言万语都无法诉说的复杂情感,那是经历过生死考验后,灵魂与灵魂的共鸣。
有战友说:張念中同志和我都是长期在雪域高原,为国守边保边的好战友,我在中印边界东段守边34年,他在中印边界西段守边30年。共同的革命事业把我们俩连接在一起,后又一起在省军区工作,一起在西安休息,特别是在雪域高原风歺露宿的战地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今天《守土》佳作出版发行,我表示热烈地祝贺!也对张念中参谋长在年过八旬,提筆撰写回忆录的敬业精神深表敬意。
《守土》一书,保存百余幅照片非常珍贵,見证了张念中参谋长在雪域高原执行守边任务和完成各种任务的真实资料,《守土》详细记录了他和他的战友在西藏阿里边防南疆边防戍边30多年的親身经历的英雄事迹,充分見证了他和他的战友在守边战斗中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也见证了他和他的战友在守卫阿里边防斗争中,热爱西藏,热爱边疆,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更見证了他和他的战友对党无限忠诚,对袓国无限热爱。《守土》一书是我们党我们军队在雪域高原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的写照,也是教育部队广大指战员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的教科书,会受到部队官兵的欢欣,会起到灵魂深处的洗礼,使我军光荣传统進一步发扬光大。
看了《守土》一书部分章节,心情澎湃感言而发,特作小诗一首。
戍边雪域三十年,
爬山涉水心里甜;
当今暮年著往事,
只为传统代代傳。
有战友说:看到張念中司令员撰写的《守土》佳作,一时爱不释手,阅读了全书培感親切,书中跌宕起伏的真实故事情节,使我心潮澎湃,产生了许多感概。 这是一部军史佳作。解放军走过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百年历史,《守土》一书以保家卫国守土有责的主线,详细介绍了英雄骑兵支队進军西藏,解放阿里,战天斗地,英勇作战,流血牺牲完成统一祖国使命的英雄事迹和大无畏精神。从多个侧面真实地展现了解放军听党指挥,官兵忠于祖国的建军灵魂。使《守土》一书在保卫边疆,戍守边陲具有珍贵的军事史料的价值。
这是一集人文百科。《守土》一书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历代中央政府为稳边固边的方略和措施,生动描写了新疆西藏边境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真实反映了边疆各民族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团结奋斗的悠久历史和现状,清晰梳理了历代政府边境管辖与周边国家边界划分的经纬,让我们深刻了解中华西部疆域的历史由来,凝聚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意志。
这是一部士兵日记。《守土》一书详细记载了作者本人,从一个农民儿子,到一位解放军士兵,再到戍边一线的指挥员的成长历程,透过作者本人完戍边任务的生动记录,真实呈现出解放军数代戍边将士可親可爰可敬的群体形象,让众多而平凡伟大的戍边军人的英雄人物得以青史留名,也是对那些把生命畄在雪域高原烈土的最好告慰。
这是一首时代的颂歌。《守土》一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真实反映了上世纪后期西部戍边将士的精神面貌,热情讴歌了指战员甘洒热血守卫国土的英雄气概。讴歌了边疆军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强边固防的成绩。见证了戍边官兵在世界屋脊上顶风冒雪,默默奉献为国站好岗放好哨,唱响了让祖国人民放心,坚不可摧的英雄赞歌。
李玉陆战友的贺信,也许说明战友们喜欢《守土》一书的原因:在二零二四年未和二零二五年元旦即将来临之际,喜闻原阿里軍分区司令员,我的老战友张念中同志所著《守土》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出版发行暨赠书仪式今天在西安隆重举行。我和我的家人对念中司令和赠书仪式表示热烈诚挚祝贺!
承蒙老战友厚爱,我有幸事先预览了書稿修订本。《守士》一書是念中同志以八十二岁高令,呕心沥血,历时两年多时间,收集整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规划,辛苦耕耘,经多次修订最终完成的。他的精神可敬可佩!全書上下四十多篇,十二万多字,完整详实地回忆记叙了他和战友们三十多年戍边,先后在阿里、天、空塔三千多公里边防线守卫疆土的战斗历程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守土》不但是他本人的传记记实作品,也是一代一代边防官兵一部艰苦奋斗,英勇斗敌的一部记实大作,是部队政治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将作为宝贵的边防軍史资料存入史册。
《守土》文笔豁达流畅,条理清晰,故事事件真实感人。有经验,有体会,情感随事而发。阅读此書使人精神鼓励午,激励奋进,是很值得一读的佳作。
我读《守土》,更使我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风华正茂,曾并肩在阿里边防共同战斗生活的日日夜夜,艰苦而快乐。在此我们结下的半个世纪,永远难忘的战友情谊!
感谢张念忠司令提供《守土》一书的三十二篇文章,让读者全面了解阿里老兵戍边守土的决心,了解阿里的地理环境。阿里是老兵的,他们在阿里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在贡献,他们的心已经和阿里连在一起,他们就是阿里的神山圣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