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坚持努力报效国家
北京卢氏宗亲联谊组织
济源市文物局:卢化南
我叫卢化南,现年68岁,系济源市文物局退休职工。小时候听老人说,在旧社会受很大苦,是共产党解救了他们。为了报党恩,发誓坚决跟党走,为国家做贡献。
1966年,在我上初中二年级时,从收音机中听到河北邢台发生地震,周总理亲自去指挥救灾,第一次听到我们的大地会发生震动。听老年人讲:“大地是老鳖驮着的,老鳖一动,大地就地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科学文化的提高,不再相信大地是老鳖驮着的神话。高中毕业后,看到家乡有很多高山大川,老人们常说:“山下面有金马驹,金公鸡,金蟾的传说。”我尽管觉得好笑,但判断山下肯定有矿物,如果把这些宝藏开发出来,既造福社会,又有经济效益。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就立志学习《考古学》(因涉及面广)、《地质学》,解答难题。到郑州大学、地质学校咨询请求上学,因不是逐级推荐不予录取。
一、多学知识打好基础
为了实现我的想法,就拜师学艺。我家住在深山区,每隔一个月就徒步60公里多次到县图书馆、科委、地质二队等单位借书,请教专家,自学了地质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天文学、考古学、板块运动学、地貌学、地磁学、地矿学、古生物学等20多类学科书籍知识。参加工作后,又坚持11年自学大学毕业,使之成为适应多方面事项的复合型人才。
1976年唐山地震后12天,我自费前去考察,途中到邢台观看,目睹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决心攻克地震预报难关,使人类尽量少受损失。从1970年至今,我除了本职工作(会计、劳动、教师)外,一直处于探讨地震这个行业里。在愚公精神指引下,立志为国家做出贡献。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达到目标。自己给自已设计一条奋斗路线,除了繁忙的工作外,利用业佘时间,努力学习,夯实干事创业的基础。
我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挤时间读书看报。夜里12点前睡觉很少,有时通宵达旦,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干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考察编辑济源的历史文化、研究预报地震的愿望。在深入群众中,看到百姓疾苦,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群众意见成了副产品。有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努力学习,经常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还获得济源市总工会颁发的“读书明星”证书。
二、善于考察研究、理论联系实际
我善于学习,读了很多书,把书中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每逢星期天,骑上自行车或徒步走在济源大地上,考察发掘济源历史文化、开发“宝藏”为经济建设服务。经过上万里的路程,走遍了济源的每一座大山、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村庄。把各种文化资源、传说、故事、遗址、古墓、古树名木、碑刻等,都记在笔记本上,留在脑子中。收集许多标本和拍摄180000余张照片,储存了大量的信息资料。无论各界人士咨洵什么?我基本上能对答如流,给予满意的答复,被群众誉为济源的“活字典”。还骑车考察绕地球一圈,穿越28个国家,和20多个国家政要有联系。
我在考察中开阔了视野,理论连系实际,丰富了知识。但所遇的艰苦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没有经费,没有防护设施,没有伙伴,饥时到群众家找些饭吃,天黑到群众家借宿。向群众询问情况,群众为我引路“探宝”。我看到群众的热情和艰辛,把群众的意见反映给国家和有关部门,变成治理国家的行动,使社会好起来。同时我也遭到智叟们讽刺挖苦,但我为了报答群众的恩德,而心安满意不后悔,这就是我当时提建议的初衷。由于山大人稀,我经常吃不到东西而挨饿,天黑找不到村庄而露宿。在崖龛下,虫叮蚊咬,耳听豹、狼等野兽嚎叫是经常的事。
三、功夫不负用功人硕果颇丰
几十年来,愚公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进。使我有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拼命的劲头。树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目标,努力拼搏,一往无前,持之以恒。克服重重困难,顶着同行“智叟”的指责,忍受平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每天在夜里看书和写材料,0点前睡觉很少,有时睡了想起来有关的事,冬天也重新穿上衣服,起来写和查找资料。感到如果不写出来就睡不着,有时写到天明,常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我爱人说:“我是一位学习迷、看书迷、考察迷、研究迷、工作迷、写书迷,将来非死在这迷中不可!” 的确我是一位工作狂,文物战线的排头兵,结出了金光灿烂丰厚的果实,给文物部门树立了形象。
1.我通过文物考察,对查出从古到今57481次的地震记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天体引力诱发地震学说”被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所接受。计算的天体引力诱发地震的震级,和世界地震部门进行地震记录的大小、次数基本吻合; 提出的地球南北60度以上地区没有地震;各个星体都会发生震动;地球的磁场来源于地核转动摩擦生电,以磁的形式放射出来等论断,被现代专家和科学仪器观察所证实。
写的《从考古的角度分析天体引力和地震的关系》论文,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进行播发,地震学会期刊、及多种报纸给予刊登。本人被吸收为国家地震学会会员,曾受到国家二任地震局局长方樟顺、陈章立的接见。为了预防地震灾害,发明的防震安全床获国家专利。
2.我通过考察,有多项发现。其中发现的4000多年前的饭块,是全世界人们了解,远古人膳食结构的唯一证据。《农业考古》、《报刊文摘》等38种杂志给予报道。助安微云岭锅巴申遗成功;发现900年前的头骨上,保留的血管痕迹,是现代医学研究很好的标本;发现的1600年前,古人用陶骨植入人身的事例,让现代骨科专家震惊;发现的洛峪化石区、孔山硅化木、草沟硅化木、沁河内古生物化石、黄河古代入海口在济源、承留南山的贝壳化石、邵原落地一万年前的陨石、从考古看环保重要、下街袁姓人是袁崇焕的后代、邓XX的76代先祖邓禹葬在济源、济源是苗、王、芮、原、邵、于、向等20多个姓氏发源地、45位帝王与济源、济源重要碑刻题记……等成果,极大的丰富了济源历史文化内容和提高济源的知名度。
3.我主持参加文物勘探工地400余项、业务连系300余万元、讨回欠账30余万元、收复被其他单位占用阳台宫和盘古寺二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阵地、落实“三个代表”下乡驻队,获得"优秀队员"称号。参加全国第二、三次文物普查,老当益壮,不减当年,新发现多处文物点。其中济源市公布的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共 28处出自我一人之手(一人骑车和步行调查6月没要补助,给单位节约资金)。
4.我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文章180000余篇(含网络转载)。其中《太行山下冰碛开发和利用》一文,在《矿产资源》和《河南地质》等杂志上发表。还把资料寄到沿途考察过的沁阳、武涉等县委,让他们组织群众开发,来报答沿途群众对我考察时的关照。这项成果对发展农业和建筑行业提供了丰富资源,原来在山上采石,浪费炸药,污染环境且成本又高,现在转入山下采冲积石冰碛,既保护环境,又开发土地,一举多得。对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意义,产生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其中还有写的《时代的召唤,人民的眼睛》载入中国城市出版社的《贺敬之永远的诗》一书中。《奉仙观内话荆梁》收集在东方文化出版社的《捧着一方山水》一书中。曾被邀在《中国学术论坛》上就(华夏探源问题)答主持人问2小时。写的《苗氏源流》在《寻根》杂志和《中国优秀学术论文》上发表。考证的《卢姓的来源和发展现状》、《邓小平的先祖邓禹葬在济源》、《夏史莽原谁拓荒》、《说苏妲己姓温是不对的》等文在《舜裔春秋》上发表。写的《济渎庙》和《良师挚友风范永垂》等文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考察的《济源历史上的自然灾害》一文在《纵横中原》等多种媒体上显示。有的内容被国家财政部、建设部、教育部等单位做为职工培训教材,有的被各种杂志和手机转载。
5. 我取得科研成果200余项。其中7项受到市科委的鉴定并发证书,其余也受到同行的专家肯定。如:发现孔山大型硅化木(现存王屋地质博物馆)、八里胡同是黄河古代入海口、破解济渎庙中灵符碑上蝌蚪文等。
6.我发明创造项目获国家专利4项。如:防震安全床、空中取水机、阳台种植盆架、家庭垃圾储运车。
7.我向政府和有关单位提合理化建议2000余项。如:山区并村移户好处多、王屋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把水留住、把黄河水引到济源、市区工厂选址问题、取消不必要的节日庆典活动、建济水公园(济渎园林苑)、县级成立知识产权局、重视文化工作刻不容缓、打造诚信政府提高公信度、建漭河水库、建沁河水库等。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8.我参加并主持编写河南省济源卷《文物志》工作。自费(含政府和社会人士资助)出版《王屋山考古》(列入市政协文史笫七辑)、《幻魂拾贝》、《熔古铸今》、《济源山水》、《读懂你的一生》、《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谈古论今》、《成就千万人生的枕边书》、《华夏探源》、《济源地景(上、中、下)》、《王屋山旅游指南》、《国在心中》《民声频道》、《管理通明》、《民间正能量》、《太行之脊》、《愚公乡音》、《黄河浪花》、《济水高洁》等25本专著。为济源的文物考古、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做出了自已的贡献。给有关单位写了2000余项建言,大多采纳实施,推动社会发展。 9.我多次获奖,其中我写的《石工技术》在1975年获县科技奖。写的《关于古文化遗址保护的构想》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优秀论文,列入21世纪文博战略规划,载入《文博论丛》,获河南建国50周年论文展览一等奖。写的《黄帝祭天考》论文获河南建国50周年论文一等奖。本人连续三年(2000~2002年)获市科协先进工作者。2004年,写的《邓氏先祖邓禹葬在济源》获省老干部优秀论文三等奖。2005年获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连续2年获文广系统先进党员。写的《幻魂拾贝》获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收录在内蒙古文化出版社《诗歌今选》一书中,有关专家在人民网上,给该书内容很高的评价。写的《济源在疯长》获河南省宣传部二等获,还获得河南网通网络大赛一等奖。写的《济源是中原经济区的排头兵》获省委宣传部三等奖等。
10. 我多次参加城建规化会议,对城乡长远规划建没中涉及到的文化遗产,提出可操作性保护意见;被多家单位聘为顾问,指导文化建设和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给多家单位职工、学生上课,讲解历史文化情况,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赠书活动,向社会上有关人员及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捐书10000余册,有力的宣传济源历史文化,受到大家好评。
四、文章入网传播文明
我为了提高济源知名度和介绍济源的历史文化,促使人们素质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利用现代传媒科技,在2004年自己投入一万余元制作网页,把专著、考古成果在网上无偿的让大家观看。目前网站(含其他网转载文章)点击率达7000万余人次,转载文章40 000余篇。其中《读懂你的一生》和《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及《成就千万人生的枕边书》是循序渐进、立志奋斗的一套理论书,被网民评为世界三大奇迹之一。其中一部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发行;还写了69集大型电视剧《话说济源》300万字的剧本,省影视集团已立项拍摄。详细情况请看卢化南网站www. Luhuanan.com,或输入“卢化南” 搜索即可。
我尊祟道德、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争名利。从不讲究吃穿,把精力用在学习和工作上,在别人休闲的时间中自己去拼搏。自己投入150万元,去考察和发掘文化及整理出版书籍,当听到别人说我傻时,我说:“只当创业搞企业赔了,或买个大汽车从山上摔下报废了。我受党恩来报答党,是我自已情愿”。我的同行智叟疾妒并多次劝告我:“化南,歇歇吧!不要再考察出书了,出一俩本就行了,你再写多,让我们的脸往那里放?”
我受愚公精神鼓舞,继续挖山不止。他们见说服不了我,就利用他们的资源和关系,到我的上司及管文化的市长、宣传部长那里,告我的状和造谣说:看看卢化南写的书是垃级、什么东西!说一些捕风捉影的话,让领导好好的管一管。领导有的没认真去看内容和分析,凭主观噫想乱发议论表态,曾封存过书、说我是特务、再提建议威协用车撞死我等!网上漫骂现还有迹影,有的人不明真象人盲目起哄,内外夹攻。给我造成很大伤害和障碍(有的人以后才看清庐山真面目,看网上《夕阳下的回亿》、《十八斧砍出新天地》、《开荒的收获》、《我不是特务》、《其他吹的低级看济源的》、《精彩的网友论见》、《论坛辨论总结感言》、《面对威协死亡说几句》、《由看客、魏人民、大漠孤烟评论》、《关于垃圾书的来历》、《我和张永安局长的一次谈话》等文。
尽管歪风不小,但我胸中自有愚公形象,“大脑被愚公精神清洗,思想上中愚公毒极深”,能抵抗13级狂风骤雨。不听他们劝告,不怕智叟们的讽刺挖苦、不怕封杀、不怕设制障碍、不怕戴神经病帽子。自已听到装聋子,看到装瞎子,不争辨、不抗争、不拍马奉迎、不怕袖身旁观冷漠、不怕视而不见、不争权夺利,把疯刺化作动力,集中精力,实是求是,继续去干自已设定的目标,为国家和人民的崇高事业而奋斗。也感化了攻击者,有的停止攻击,有的成了朋友。
为了追求科学,探讨宇宙,为人类未來发展着想,当时没有计算机,写的《天体引力和地震的关系》用坏了二个算盘,演了三麻包稿纸。曾写了《荒漠化向我们走来》、《地球从那里来到那里去》、《地球毁灭了人类将向那里去》、《对极端天气形成的原因和对策》等文,可网上搜看:《七大州的形成和恐龙灭亡》、《地球毁灭了人类将去哪里》、《对极端天气形成的原因和对策》、《构建世界大同和谐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 《济源历史上的自然灾害》、《环境变化影响人类生存》、《济源家乡愚公精神演义》、《有无信念是根本问题》、《济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地球南北纬度60以上地区不会发生大地震》,13年后己被中科院张健仁、陈德玉专家率领的南极考察队所证实;33年前考察的《人类祖先复齿龙化石》被认定;30年前发现的《4000年前的锅巴》一文助安微申遗成功等。如不信可在网上看记者和学者写的《卢化南对地学的贡献》、《神奇的预测人》、《济源人为北京首都做出特殊贡献》、《巨大贡献飘天外探讨火星立新功》、《济源的絲绸之路》、《和王宇燕市长不谋而合》、《济源人的科技创新观点引领世界》、《人类灵魂的认识三个层次》、《江水先暖鸭先知》、《火星深处的灭火器》、《土砖和比洋专家靠譜》、《和小三的恋情》、《成绩源于勤奋》、《亏对家里人2》、《太行山诉说和卢化南的恋情》、《青藏高原是如何形成的》等重大理论解决方法和将产生重大效益。书中有载,众人皆有口碑做证。
六、不换工作坚持既定方向
我从青少年学习考古,到参加工作至退休,坚持考古工作,也有不顺心的事,虽受到委曲和贬斥,还有领导和大多数人支持鼓励我,使我战胜困难。也有上升条件,不为所动。坚持忍辱负重不换岗,为的是在这一行业有所建树。其中有:
1. 省农村开发公司高薪下聘书,正准备赴任。市文物队派丁海东前来请出山,因是喜欢的专业,就前往参加。
2. 省二地质二队队长李玉昌邀请加入,虽是我爱的专业,但没有考古面广而谢绝。
3. 国家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贾兰坡、国家地震局长方樟顺调我去,因母亲嫌北京远强烈反对而留在济源。
4. 耿建国市长让我到市地震局工作而惋言谢绝。
5. 退休后省级以上多家单位聘用,为了发挥考古作用而拒绝。
6. 原去学驾车,因轮流上车练误时间而赔学费失学。
主要是不忘初心,在一个行业干到底,不想转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以我的经历在十九大前二月还向国家建议《不忘初心为国为民加油干实施细则》,经批准已成为公务员的必修课,增加信心和毅力。
七、尾声
如今,我还有《富强中国》、《世界和平》、《玉川雄风》等书稿筹备出版。向国家申请支持预报地震研究、减轻灾害、发掘历史文化经费,创造人民的精神财富。把握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不虚度人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胜利。
现在我知道有生之年不多了,已做好预案。在十年前骑车环球前遗言告知后人(《提前说几句》网上可搜看)己公布,尽力能做多少是多少?啥时没气就终止了。死在那里就葬那里,不需祭祀、不需留尸,随地腐烂化泥做肥草,世界青山处处埋忠骨。现准备上火星上,做为地球向火星上第一批移民,实现探讨宇宙的理想《地球毁灭了人类将去哪里》做个试验品!
卢化南
20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