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其野,蔽芾(fèi)其樗(chū)。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xù),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zhú)。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fú)。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zhī)以异。
释译:
我行其野,蔽芾(fèi)其樗(chū)。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xù),复我邦家。(蔽芾(fèi):茂盛貌。樗(chū):臭椿树。《毛传》:“樗,恶木也。”昏:通“婚”。蓄:养。邦家:故乡,这里指娘家。)行走在茫茫的原野,一棵大臭椿闯入视野。无情无义的男人啊,就像这臭椿一样不是个材料。要知道,我是因为婚姻的缘故才跟你住到一起的。可你不再养活我,对我一点也不珍惜。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好留恋的?我这就回到娘家去。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zhú)。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蓫(zhú):草名,俗名羊蹄菜,似萝卜,性滑,多食使人腹泻。《毛传》:“蓫,恶菜也。”言,斯:语气助词。复:反。)行走在茫茫的原野,随手采下一把羊蹄菜。无情无义的男人呀,就像这羊蹄菜一样让人讨厌,多吃一点便会腹泻难受。要知道,我是因为婚姻的缘故才跟你睡到一起的。既然你不再养活我,还有什么好留恋的?我这就返回娘家去。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fú)。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zhī)以异。(葍(fú):多年生蔓草,花相连,根白色,可蒸食。饥荒之年,可以御饥,俗称“拉拉苗”。姻:夫妻关系中来自女方的那些人脉关系。特:配偶。成:通“诚”,的确。祗(zhī):通“只”。)行走在茫茫的原野,我随手采下一棵拉拉苗。无情无义的男人啊,就像这拉拉苗一样串串花心。你根本没有把结发夫妻的情意放在心上,只管追求那个小新欢。你这样做,诚然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只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是人。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弃妇独立精神的乐歌。《毛诗序》:“《我行其野》,刺宣王也。”《笺》云:“刺其不正嫁取之数,而有荒政,多淫昏之俗。”
诗人分别用臭椿、羊蹄菜和拉拉苗比喻自己的丈夫,揭示他的可厌之处:臭椿象征品质恶略,羊蹄菜象征不可久处,拉拉苗象征花心。然而,主人公遭丈夫抛弃,并没有像一般女人那样,表现出太多的幽怨、凄凉和无助。相反,却显得异常倔强和独立,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尔不我畜,言归斯复”。同时,主人公还对自己与丈夫的结合做了总结,即“昏姻之故,言就尔居”、“昏姻之故,言就尔宿”。言外之意,对这场婚姻感到很后悔。
这首诗的前两章都是在做铺垫,直到最后一章才道出了婚姻变故的症结所在:男子喜新厌旧。主人公面对不可挽回的婚姻,也给变心的男子撂下一句话: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请注意这个“富”字,在某些人看来,抛弃前妻,娶个年轻漂亮的新媳妇,是件值得炫耀的风光事,好像很“富有”;实则在不断地给自己的德行减分,变得越来越“贫穷”,成为人人厌恶的“异类”。
出自这首诗的成语:复我邦家、不思旧姻,求尔新特“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讲师简介
董杰,男,195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河间一中校长助理副书记,河间二中书记校长,河间教育局副局长,河间市人大常委,中国教育督导学会会员。现任河间诗经诗社社长,河间诗经高级中学副校长、河间婚姻家庭协会书记会长,沧州国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沧州市教育局研学实践工作顾问,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韩爱华,1969年生,毕业于河北大学,现为河间市行政审批局职工。热爱文学和写作,发表过多篇散文和小说。近几年来,对《诗经》产生浓厚兴趣,乐此不疲。愿以我们平白的解读,带您走进至善至美的《诗经》殿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主播简介
点点,內蒙古通辽市的一名退休教师,中共党员,在三尺讲台上工作了四十年。退休以后,用朗诵,唱歌,读书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我诵读,我歌唱,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