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聚云《六月放歌》诗六首
年近耄耋鬓染霜,
常忆童年兴趣多。
臂挎竹篮挖野菜,
手攀树枝觅杏桃。
课下嬉耍沙包丢,
河塘撒网鱼虾捉。
岁月流逝心未泯,
胸前犹有领巾飘。
2025.6.1.
赞夏存洋战友《难忘军旅情》出版
夏君才华不寻常,
墨海泛舟铸辉煌。
妙笔生花颂铁军,
文采斐然赞首长。
祭奠英烈常怀念,
倾情战友永难忘。
励志佳著催奋进,
拜读细品豪气壮。
2025.6.15.
夏存洋原是原铁道兵八师1971年度郓城籍战友,1954年出生。曾任师政委王礼秀的警卫员。后调空军笫五航校任飞行员、理训处教员。1988年转业到山东省税务局,先后在基层处、人事处、老干处、教育处多个领导岗位任职。2014年退休后,他怀着对军旅生涯的眷恋,四处查阅资料,拜访老领导和知情人,勤奋写作,笔耕不辍,自费8万余元,出版了《天之骄子》和《难忘军旅情》两部大作。全部无偿赠送给原部队、单位领导、战友及各方好友。存洋战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退伍不褪色,文笔绘春秋,孜孜追求,躬耕不辍,重情重义,无私奉献的好榜样!
师生情谊浓
学生来京心欢畅,
激情岁月情义长。
园丁苦心桃李育,
弟子发奋书声朗。
教学相长知识增,
师生共勉逐梦忙。
韶华虽逝春永驻,
为霞满天灿夕阳。
2025.6.16.
6月16日晚上,住在北京的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铁道兵第八师子女学校教过的学生雷金华和专程从四川成都赶来的陆明军、从湖南长沙赶来的邹福芝、从安徽六安赶来的夏琴、从山东泰安赶来的韩毓和从河南洛阳赶来的张昆英在北五环的蒙古包盛情款待我和老伴,送鲜花、献哈达、请蒙古族青年演员载歌载舞、烤全羊,十分感人。师生情、同窗谊、情深意浓、历经半个多世纪,仍那么浓烈、纯真!
在国家大剧院欣赏红色歌曲有感
满怀喜悦进剧院,
儿媳孝心实可赞。
红色歌曲动人心,
激励我们勇向前。
谁知舞台甚简单,
报幕字幕皆不见。
音响也未台上摆,
老人耳聋怎听见?
一人弹琴六人唱,
只见张嘴声未传。
除去几首熟悉曲,
大多都未入耳畔。
歌词不知心烦闷,
闭幕未到出剧院。
票价高得惊煞人,
如此节俭真罕见。
今晚教训难忘记,
今后谁还观经典?
2025.6.16.
夏至有感
夏至到来夜渐长,
绿禾遍野瓜果香。
蝶戏荷尖微波荡,
风吹岸边柳絮扬。
蜻蜓点水低空旋,
金蝉高歌叶底藏。
三伏开启炎热天,
躲进绿荫纳清凉。
2025.6.21.
纪念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发表六十周年
农民看病自古难,
缺医少药不易变。
伟人指示及时发,
合作医疗迅速诞。
白衣天使涌乡村,
赤脚医生驻田间。
感恩领袖念苍生,
千秋万代永怀念。
2025.6.23.
图片由吴聚云提供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