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降压药,可引起双脚肿胀
平时,常有人咨询服用了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类降压药后,容易出现双脚肿胀一事。现来作一解答。
这类药就是钙通道阻滞剂。属于药物作用于人体细胞L型钙通道。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L型电压控钙通道,减少了钙离子內流,降低了动脉血管的收缩力,使血管扩张。从而调节了心脏及血管的机能。这种药主要用于高血压,稳定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
而少数人在用药过程中引起双脚肿胀与药物的付作用有关。
我们知道,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最终形成组织和器官,以至于构成完整的生命体。
人体细胞总数约30万亿一40万亿个,各有其独持的作用和功能。如在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钙离子通,控制着钙离子的流动。由于细胞内外都存在着一定的电位差,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往往高于细胞内。这就导致了钙离子通道开放,促使钙离子内流,引起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收缩和兴奋电活动。一旦钙离子流入一定程度,钙通道就会及时关闭,维持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平衡。
高血压是一种体循环血管高张力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身体远端及周围血管痉挛性收缩增强,外周阻力升高,促使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不断给其血管壁施加侧压力,就是说心肌不断提高收缩力,增加压强,通过提升血压来保障全身血液供的。
在人体正常情况下,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弹性组织好,周围血管收缩及舒张正常,就会保证全身血液循环顺畅。一旦由于全身小动脉血管受到神经或内分泌等因素影响,引起钙离子内流过度,血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就会使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引发心脑血管诸疾病。
可见,钙离子过度内流,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升高血压,其作用不可小觑。
钙通道阻滞剂,目前,作为临床高血压领域一线药物,己发挥出了不俗的作用。临床上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治疗均用此类药。其主要在于选择性地阻滞钙离子通道,减少了细胞外钙离子内流,降低血管平滑肌兴奋收缩,达到降压的作用。
那么,何以在使用中有人出现双下肢水肿呢?
由于钙离子阻滞剂是一种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动脉血管的作用显然大于静脉血管。加之血管线路较长,血液在远端微循环处进行血氧交换,及通过静脉带走交換后的血液及代谢产物,静脉回收慢,易引起中心静脉压升高,血管内少部分水分渗出到组织间液。再加上人体重力的关系,有时就引起水肿。
这种水肿,往往多位于双脚踝部位,多见女性,老人,静坐多,活动少之人。下午加重,第二天晨起水肿减轻或消失。
有的是在服药几天后或几周后出现。
有此水肿者,可减少白天的活动度,睌间可温水泡脚,改善血液循环。
必要时在不影响血压前提下减少药量,或改換其他药物。
最后有必要介绍钙通道阻滞剂(简称CCB),其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
二氢吡定类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安稳。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
非二氢吡啶类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等。
两者共性都可抑制钙离子内流,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压效果。对老年高血压,稳定型心绞痛,动脉硬化及周围血管病疗效好,不会影响血糖及血脂代谢,对肾脏影响小。高血压併糖尿病,高血脂,肾功不全者应用较安全。同时与其它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抑酶抑制剂贝那普利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均可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硝苯地平为第一代药,起效快,疗程短,特别在必要时舌下含服真有一定优势。但易波动,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头痛,颜面潮红等。
后又有硝苯地平缓释及控释,可延迟药效,减少波动。
另,氨氯地平属长效一代,每天一次。付作用较小,除适用于高血压,稳定心绞痛者外,可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尤适用于高血压并冠心,心衰并发病者。
左旋氨氯地平,加其左旋后,降压效果更好,是氨氯 地平的2倍,尚少付作用。
拉西地平,属长效剂,降压效果好,对心脏无刺激作用,不会引起心率加快等。同时可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非二氢吡啶药:维拉帕米具有长效降压效果。可保护心肌,降低心脏电活动增强现象,可减慢心率,又可用于室上速治疗。但对心肌传导有抑制,不适用于伴发心衰及病窦综合症。
地尔硫䓬,长效降压。且可扩张冠状血管,减少心肌耗氧量。用于高血压併心绞痛,心律失常。
但其易头痛,便秘及低血压,应适时监浏心率及血压。
草于2025,6,18
作者简介:傅功伟、长安大兆人、退休医师。从医行善、喜文解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