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沉默的见证者》
吴雨轩
指导老师:刘志永、高美玲
秦岭是大地的一道折痕。它不似江南丘陵那般温软,也不像北方峻岭那样粗粝,而是以一种近乎固执的沉默,横亘在关中与汉水之间。
我曾在一个薄雾的清晨走近它。山脚下,村庄稀疏,黄土墙上的标语褪了色,像一段被遗忘的口号。几个老人蹲在石碾旁抽烟,烟丝的火星明灭,如同他们残存的年月。他们偶尔抬头望山,眼神浑浊,却比年轻人更懂得山的脾气——秦岭不言语,但它记得一切。
山腰以上,草木渐深。松柏苍黑,野核桃树的枝干扭曲如龙蛇。采药人说,秦岭的每一味草药都有灵性,七叶一枝花生在背阴处,黄精藏在腐土下,而灵芝,只肯长在凡人找不到的悬崖。
更深处有野庙。残垣间供着无名神像,彩漆剥落,泥胎裸露。不知是何年何月的香火,如今只剩山风穿堂而过,吹动几片枯叶。偶尔有樵夫路过,扔下半块馒头,算是供奉。神不神,人不人,秦岭的信仰早已模糊。
冬日入山,雪落无声。松枝承不住重量,“咔嚓”一声断裂,惊起几只山雀。雪掩盖了兽径、石碑、战争年代的壕沟,也掩盖了时间。
而到了夏季,云从山谷升起,白得耀眼,又忽然化作暴雨倾泻。雨后溪水暴涨,裹挟着泥沙冲下山去,像一条愤怒的黄龙。可不过半日,水又清了,石头重新裸露,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山民的儿子们大多走了。有的去了西安,有的南下广州,把秦岭的记忆换成手机里的几张照片。只剩下老人,依旧在清晨推开木门,望一眼山影,然后低头磨镰刀。
他们知道,秦岭不会挽留谁。它只是矗立在那里,冷眼旁观一代代人的来去。
作者简介:
吴雨轩,出生于2005年,现在是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热爱文学,坚持创作。作品《青春在五月绽放》曾在青年文学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