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朵朵
王利娜/文
(原创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5-06-23发布于河南 )
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向阳花开季,金榜题名时。愿所有考生心有葵香,一举夺魁,梦圆中考。
——题记
夏至,阳光开始有了重量。院里院外的葵花也挺直了脊梁。金灿灿的花盘子一个比一个大,齐刷刷地朝着太阳。这光景不光我爱看,连那些个麻雀也稀罕得很,扑棱棱地落在门前的冬青树上,你挤我我挤你地排排站,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远远望去,倒像是冬青树自个儿开了一树褐色的花,怪有意思的。
乡下人家的院子都不大,可再小的地儿也得腾出块方方正正的菜畦。我们种的花草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可样数多着呢。每年开春,我都要挑最饱满的葵花籽儿,再骑着电车去牛场拉几筐发酵好的牛粪做肥料。下种、浇水、拔草,样样都得精心,就跟伺候月子里的娃娃似的。
今年这天儿可真是干旱,雨水少得可怜。站在地头往远处看,满眼都是干巴巴的麦茬子,哪像往年这时候,庄稼早就绿油油的了。可说来也怪,我家院里院外的葵花倒是个顶个的精神——粗壮的秆子,肥厚的叶子,金黄的花盘,从大门口一直排到正屋前,活像给自家院子镶了道金边儿。
这好光景可不是白来的。每天天不亮家人便提着水桶一趟趟地浇,日头毒的时候,汗珠子顺着晒得黑红的脊梁骨往下淌。可每回坐在院里吃早饭,瞅着这一片金黄,心里头就美滋滋的,觉得再累也值了。
葵花这物件儿自古就带着好兆头。中考前两天,邻居谷大哥领着个县城来的朋友上门。说是要给闺女讨个"一举夺魁"的好彩头,跑遍了县里的花店都没寻着一棵真葵花。我们赶紧放下碗筷,拿起铁锹就带他们去院里挑。"多带点儿土,保准过两天还精神着",我一边说一边用红塑料袋把根和湿泥兜好。
看着他们欢天喜地地走了,我不由得想起家里那几盆仙人掌。那会儿小儿子得了腮腺炎,疼得直嚎。听说仙人掌能治这病,经打听找到临村一户素不相识的人家,说明原由,二话不说就从墙头割下几片来。回家去皮刺捣碎用纱布敷上,没几天就好了。打那以后,但凡是能装土的瓦罐破盆,我们都种上了仙人掌。如今这些带刺的伙计在太阳底下长势喜人,红艳艳的花,甜滋滋的果,排得整整齐齐的,就等着哪个需要的人家来带他回家呢。
望着眼前的葵花,我又想起《荷叶青青》里的祖母,为了给娃治头疮,“咔嚓”剪下荷叶的动作,丝毫不带犹豫。这些平常事儿里头,藏着最暖人心的理儿。
这世上的好,就跟院里的葵花似的,你分出去一朵,自己不但不少,反倒开得更旺了。做人就得像这葵花,心里装着太阳,就能永远在温暖里徜徉。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向阳花开季,金榜题名时。愿所有考生心有葵香,一举夺魁,梦圆中考。

作者简介:王利娜,宜阳县白杨镇一区小学教师, 热爱生活,喜欢以最朴素的方式品味生活的优雅。
主播简介:玉华,全名郝玉华,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现已退休,爱好广泛,尤喜播音、唱歌、旅游等,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善美,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好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