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天地.独库公路8】张富贵:七连战友新疆行.独库公路南段吟(组诗3首)北京头条.西安头条.都市头条发布!
(平起首押,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6.19
巨龙盘绕傲苍穹,峡谷穿云鬼斧工。
似火丹霞千日灿,如簪雪岭万年融。
铁肩曾铸英雄路,碧血常铭烈士功。
战友同行情愈烈,云崖共越志无穷。
(注)
①首联以“巨龙盘绕”呼应独库公路的蜿蜒险峻对公路形态的比喻,突出筑路工程的壮丽。
②颔联化用丹霞地貌与天山雪峰的对比,展现南段景观的雄奇与色彩的冲击。
③颈联回溯筑路历史,强调解放军官兵的牺牲与奉献,融入战友群体的集体记忆。
④尾联落脚于战友同行,以“云崖共越”隐喻团结与征服艰险的精神。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6.19
盘卧天山势欲腾,丹霞燃壑雪衔峰。
黄沙忽卷千岩赤,碧草俄惊万马青。
穿绝壁,叩幽冥,凿崖十载血凝冰。
而今战友同驰骋,遥望丰碑泪满膺。
【意象解析与创作溯源】
1,上阕:自然奇观与时空变幻,“盘卧天山势欲腾,以“盘卧”呼应独库公路的蜿蜒险峻,融入“天山”地理坐标。
“丹霞燃壑雪衔峰”**:提炼南段标志性景观,红层地貌与雪山交叠,突出色彩冲击与地质奇观。
“黄沙—碧草”二句:化用“从江南水乡的柔情到大西北的粗犷”的对比,通过“赤—青”色彩突变,凸显南北疆地貌骤变。
2,下阕:历史追忆与情感升
“穿绝壁,叩幽冥”:双关“地理险隘”与“生死界限”,暗指筑路官兵在险境中开凿隧道,呼应“铁力买提达坂隧道”的攻坚画面。
“凿崖十载血凝冰”:浓缩十年筑路史,以“血凝冰”隐喻168名牺牲者的永恒铭记。
“战友同驰骋”与“丰碑泪满膺”:将个人体验与集体记忆结合,既写战友同行情谊,又以乔尔玛烈士陵园为情感落点。
历史厚重感:通过“血凝冰”“丰碑”等意象,致敬用生命铺就天路的英雄,呼应“碑是立起来的路,路是躺下的碑”。
群体共鸣:以“战友”为情感纽带,连接个人旅程与集体记忆,深化“此生必驾”的文化意义。此词尝试在传统词牌中注入边疆史诗的壮美与悲怆,兼具写景的视觉震撼与抒怀的精神重量。
作者:张富贵
2025.6.18
君不见,天山横绝接苍穹,独库南段如蟠龙!
战友驱车穿云壑,回望当年血汗红。
乔尔玛前松柏翠,烈士陵园泪染瞳。
巴音草原连碧落,那拉提上牧歌浓。
忽见丹霞燃赤焰,又惊雪瀑挂寒空。
大小龙池波影漾,胡杨石滩驼铃匆。
昔时凿壁开天路,十载霜刃斩冰峰。
今朝同袍共骋怀,长笑山河入酒盅!
莫道西疆风沙烈,战友肝胆照碧穹。
1,注解:
①结构: 以“君不见”开篇,强化歌行体的叙事性与气势,通过时空转换串联历史与当下。
②意象:融合乔尔玛烈士陵园、丹霞与雪峰、大小龙池等标志性景观,突出南段地貌的多样性。
③情感:以“血汗红”“凿壁开天路”致敬筑路牺牲的官兵,以“同袍共骋怀”呼应战友同行的豪情。
④结尾:以“肝胆照碧穹”升华主题,凸显战友情谊与边疆壮美的交融。
2,创作思路与引用整合
①历史厚重感:独库公路的修建历经十年,168名官兵牺牲(,诗中“铁肩”“碧血”等词浓缩了这一悲壮历程。
②景观多样性:南段地貌囊括丹霞、雪岭、草原、峡谷,通过色彩(赤焰、碧落)与形态(蟠龙、驼铃)对比增强画面感。
③战友元素:以“同行情愈烈”“共骋怀”等句,将个人体验与集体记忆结合,呼应“战友新疆行”的主题。
④此诗均尝试写景、叙事与抒情,独立成章,互为补充,展现独库公路南段作为自然奇观与精神丰碑的双重意义。
①独库公路的基本信息
路线定位:独库公路是国道G217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横穿天山山脉,连接新疆南北,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
②起止点:
起点: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天山北麓)。
终点: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
全长:561公里,其中一半路段海拔超过2000米,沿途经过峡谷、草原、雪山等多样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