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香山公园之八
我们按照《走进香山公园》之一的约定,今天侧重来说一说我第一次登香炉峰的情形。
吃过早饭,我从地处北京天通苑的工作室,乘北京市的公交车,来到了香山脚下。在那里买了一本关于香山的小册子,便准备走进香山公园。从正门进入,我看到这里山势奇异,层林碧染,幽静清雅,可谓是一座绝美的“山林公园”了。
这一天并非是周六或周日,但前来游览和登山的人,却络绎不绝,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年人或老年人,据说远在十多公里的离退休老同志,也常光顾这里。
这时,我发现一对儿年近七旬的老夫老妻也来登山,交谈中,他们告诉我,他们家就在香山附近住,为了锻炼身体,他们每周都坚持登两次山,而且每次都必须登到香山的最高峰——香炉峰。
望着这一对儿老两口红光满面的笑容,听着他们斩钉截铁的诉说,我颇为感慨,也激励了本来就有着争强好胜强脾气的我。此时,我发现人已越来越多,选择徒步登顶峰的人大约有三、四十人之多。
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马不停蹄,一鼓作气,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登上顶峰——香炉峰。
我登山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往无前、一刻不停、绝不止步一秒钟。
此时我的脸上浸出了豆儿大的汗珠,我的西服和衬衫也被汗水湿透了。我迅速把领带摘下来,脱掉西服,解开衬衣袖子,信步攀登着。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在众多的登山者中,我一路领先,大约40多分钟,便登上了园内最高峰,海拔557米的香炉峰。
如前所述,香炉峰又名“鬼见愁”,由此可见,它的险要程度。
登顶后,我站在高山之巅,纵目四望,胸臆顿觉万分舒畅。东瞰颐和园和昆明湖,波平如镜;玉泉宝塔,秀色宜人。我看到峰顶有两块巨大的乳峰石,状如香鼎,据说晨昏之际,这里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炉中香烟,袅袅升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故也称香炉山。我想,这大概就是取名香山的原因吧。
前面我们也说过,香山公园历史悠久,金、元、明、清历代帝王,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为各个朝代的皇家游幸驻足之所。清乾隆十年,也就是1745年,在此兴建亭台楼阁,共成28景,并筑围墙,名静宜园。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和光绪26年,就是1900年,先后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破坏,荒凉衰败。
时间到了1949年的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当时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住在双清别墅。毛泽东在此亲自起草和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即吟成于这里的八角亭,并在这里筹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全面的修整,香山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