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锯琴名家梁林生坚守 八百文物献礼七一
—— 梁林生第 11 次向国家博物馆捐赠创全国民间之首
据来自吉林省磐石市最新消息:
2025 年 6 月 22日,磐石市《梁林生锯琴工作室》内,68 岁的锯琴名家梁林生小心翼翼拆开评剧发源地——河北省滦南县人民政府寄来的收藏证书,上写"梁林生第 11 次捐赠 271 份,总计 811 份”,在全国捐赠队伍中排名第一位。那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位拥有锯琴、软弓京胡两个国家金奖的磐石、吉林两市锯琴代表性传承人、优秀退休党务工作者用跨越几十载的坚守,在全国评剧文物捐赠领域写下新诗篇。
此次捐赠的四大 "文化瑰宝" 那是具历史价值:既有《长春日报》《江城晚报》等主流媒体对其 "锯琴演奏评剧填补行业空白" 的深度报道合集,又有长春市宽城区黄河路北社区《梁林生第二锯琴工作室》常务副主任梁臣辗转旧物市场淘得的《刘巧儿》《花为媒》等几十盘评剧经典盒式带;既有广西京族国家独弦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苏春发大师耗时半年、专门为梁林生精制的折叠式独弦琴孤品,更有梁林生早年去北京市场锻炼时,在潘家园古玩市场偶遇的评剧古装戏舞台道具《八骏图》宝扇。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化载体,生动记录着我国评剧艺术的发展脉络与红色文化的传承轨迹。
"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 摩挲着温润的宝扇,梁林生回忆起 2004年在北京打工时,为把这件评剧文物收入囊中,他不惜花掉自己打工半个月收入。
几十余载风雨兼程,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市,不惜投入重金,将散落在民间的评剧剧本、老唱片、演出道具等文化遗存精心整理,用个人力量织就了一张评剧文化保护网,他的无私捐赠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随着第 11 次捐赠尘埃落定,这位年近古稀老人又将目光投向新的征程。"我计划以磐石为圆心,开展 ' 宣传杨靖宇、收评剧资料 ' 万里行公益活动。用锯琴演奏我自己创作的评剧唱段《靖宇到咱磐石来》等形式,让红色精神与评剧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国家博物馆专家认为:"梁林生的捐赠不仅丰富了馆藏资源,更彰显了民间力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情怀,正如他捐赠的独弦琴般,在时代的琴弦上弹奏着传承与创新的永恒旋律。

捐赠者:梁林生先生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