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汪道昆防海事
山岚
龙脉巍巍镇八荒,
南北司马护金汤。
义乌练甲寒夷胆,
闽海筹兵裂寇樯。
万里亲巡固锁钥,
九边重整缮刀枪。
高阳遗韵动三韩,
风雨鸡鸣泪几行。
汪晓东作于徽州莘园
2025年夏至日深夜
注解:
1. 首联“龙脉”“南北司马”
“脉之秦岭”象征国家命脉,以秦岭为南北分界,呼应汪道昆(号“高阳生”)与王世贞并称“南北两司马”的史实,凸显其国防重臣的地位。
“护金汤”喻其巩固边防如金城汤池,呼应晚年亲巡海疆、改革军事弊政的事迹。
2. 颔联抗倭战功
“ 义乌练甲”指任义乌知县时组织民兵习武,实现全民防御。
“闽海筹兵”写任福建按察使时,与戚继光共募“义乌兵”抗倭,大破寇船(“裂寇樯”)。
3.颈联防边理政
“万里亲巡”述其任兵部侍郎时不辞劳苦,亲赴前线视察,加固国防“锁钥”。
-“九边重整” 指其提出整体边防改革方案(如芜湖城防),整顿军备。
4. 尾联文韬远播
-“高阳遗韵”以汪道昆别号“高阳生”代指其诗文,朝鲜史载“童子皆能诵其诗”,影响远及三韩(朝鲜)。
“ 风雨鸡鸣”化用其为戚继光所作墓志铭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悼战友,亦喻危局中坚守气节。
全诗以地理、军事、文化三重维度,勾连秦岭龙脉与海疆烽火,融汇其“抗倭安民、理政固边、文动异邦”的功业,末句以戚汪生死之交收束,余韵苍茫。
作者简介:
汪晓东,男,汉族,笔名山岚,1962年7月27日出生于安徽潜口,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原供职徽州区政府,任三级调研员。1981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歙县教育志》编辑、徽州区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徽州区广播电视局局长,中共徽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和文物管理局局长、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系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和黄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徽州区会长;黄山市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黄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多年来一直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并业余进行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累计有200多万字学术、文艺和新闻作品散见各地,有40余次获得各机构学术成果奖和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