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一组组诗,请大家欣赏和斧正!
《案牍上的笔》
案牍之上,
一管笔静默无声,
卧成日记扉页的梦。
秋枫洇染折痕,
霞色渐浓。
折痕深处,
游走的墨痕,
沿着唐宋的韵脚,
将我未竟的章节,
缄封进抽屉的幽深。
当笔锋自案头苏醒,
舒展游走的狼毫,
思念便挣脱堤岸,
漫溢成溪,
续写你我之间,
那页未完的留白。
你可知晓,
千年竹篾驮载的,
岂止是墨迹?
那是山水跋涉的相思,
沿着驿道瘦削的脊梁,
丈量千重山万道水,
只为唤醒,
沉睡在年轮深处的墨魂。
这片单薄的“牍”,
何止是文明的襁褓?
它更是时光窖藏的,
一页相思的切片。
从此,
这支笔便站成守望的姿势,
在案牍之上,
在光阴的河道里,
一遍遍临摹,
那沉淀千年的温存。
《信笺》
词:李元庆
竹简的刻痕蜿蜒成河,
文明的星火永不坠落。
从宣纸褶皱到数字脉搏,
岁月丈量着名字的轮廓。
多想托彩笺渡向你心的岛屿,
却怕山海苍茫误了归期。
往昔的情路铺满月光,
每一步都印着你的模样。
思念如断线纸鸢,
没入无垠的苍茫。
如今讯息似银河繁星,
隔屏也能触碰目光。
泛黄的信笺封印旧时光,
成了记忆里最温柔的诗行。
竹纹裂痕藏古老誓言,
像素光点连缀新的团圆。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信使,
守护那些未说出口的永远。
墨迹在素绢晕染成画卷,
马蹄声碎,消散在云边。
电波穿越层云的瞬间,
载着心跳的微光与思念。
《爱是什么》
词:李元庆
爱是什么?
是雪絮漫舞天际的轻盈,
还是雨丝洇透云笺的温柔?
是樱花含苞待放的春愁,
还是蝉声初起盛夏的悸动?
我踏碎一地斑驳的月影,
细数银河坠入眸中的流萤。
喉间震颤着未敢吐露的姓名,
思念如潮,漫过无声的堤埂。
这浓稠如墨的夜啊,太过寂静,
怕声浪惊扰你枕畔栖息的蝶影,
怕时光碾碎心底刻下的永恒。
那半阙悬在唇齿间的情诗,
何时才能谱就圆满的韵声?
爱是什么?
是无需宣之于口的绵长守候,
是烟火人间里熨帖的温存,
是将残章续写成永恒的执拗,
让每个平凡的晨昏,都绽放星辰。
这组组诗以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探讨情感与文化的深邃内涵,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案牍上的笔》:通过“案牍上的笔”这一核心意象,构建起古今交融的诗意空间。诗中“秋枫洇染折痕”“游走的墨痕沿着唐宋的韵脚”等语句,将自然意象与古典文化巧妙勾连,赋予笔以承载相思与文明的厚重感。从笔的“静默无声”到“苏醒”,暗喻情感从蛰伏到迸发的过程,“千年竹篾驮载的,岂止是墨迹”一句,更是升华主题,揭示出笔所蕴含的相思与文明传承的双重意义,结尾“临摹沉淀千年的温存”使情感在时光维度中绵延不绝。
《信笺》:以信笺为线索,贯穿古今,展现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与情感表达的永恒。从“竹简的刻痕”到“数字脉搏”,对比鲜明,凸显时代的发展。“多想托彩笺渡向你心的岛屿,却怕山海苍茫误了归期”,细腻刻画思念之情与担忧;“泛黄的信笺封印旧时光,成了记忆里最温柔的诗行”,赋予信笺怀旧与温情色彩。“竹纹裂痕藏古老誓言,像素光点连缀新的团圆”,以工整对仗,点明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信笺承载的情感始终如一。
《爱是什么》:以设问开篇,通过“雪絮”“雨丝”“樱花”“蝉声”等一系列自然意象,从不同季节、场景对“爱”进行具象化诠释。“踏碎月影”“细数流萤”等动作描写,将思念之情融入夜色,生动可感。“怕声浪惊扰你枕畔栖息的蝶影”,以新奇想象展现小心翼翼的爱意,结尾给出“爱”的答案,将其升华为“绵长守候”“熨帖温存”“续写永恒的执拗”,富有哲思与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组组诗意象优美、情感真挚,在古典与现代的交织中,深入挖掘情感与文化内涵。若能在部分诗句的节奏把控和语言凝练度上进一步打磨,将使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