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50》「飘舞的剑」(8213辑)

晨间寄语
人,用美好的心态去看待平静的生活,一切都显得那么和顺、自然。前两年,小孙子在他奶奶家的小区里,摘了些李子拿过来,看着就没熟,顿时直觉酸口水上来。但又觉得是小孙子一番好意,不到10岁的孩子,想是费了一定的心思和精力,便舍不得扔。我随即买了个30斤容量的大玻璃瓶,打来包谷酒,泡上,看得乐滋滋的。当与友人小聚,以李子酒待客,还不时夸赞,是我小孙子“专门”为我摘来的李子。
冠以“专门”二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荣耀和自豪。言下之意,是小孙子对我的孝敬,是我们这代人引以为言而有恒的心念。儿女是自己的影子,孙辈便是一种加持。这是所有人骨子里刻下的烙印,是私有的,无以他替。
每个人都在赞慕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友好、亲情的慰籍,莫过于现实里已有的展示,你想拥有,便属于你。人的未来以减缩为两种计,即年轻人讲前途沿伸,老年人讲子嗣后代,既是心理追求,也是实质体现。写文章需要展开、描述与形容,然后概括总结。而万花筒般的生活,不仅在展开,也在高度浓缩,浓缩我们所以奋斗过的结果。
人有平常心的同时,更需要善心善念。心心念念里体会别人的好,一切皆好。有句话常被人引用,那就是所谓的羡慕嫉妒恨。有了这样的心机,自然看什么都不顺眼。将心比心,你看别人不顺眼,别人虽然可以不像看你那么看,但是可以敬而远之吧,这就属于不和谐。
我在前面的寄语说,“这是个讲道理的社会,也是人情世故练达的地方”。《寄语》多为一事一议,看到想到,便写了。写了那么多,时有想尽力说得明白些,欲速则不达。回眸前页,难免有一叶障目,一窥陋见,还望朋友们见谅[抱拳][爱心][握手]。
谢谢!
新的一天,早安!
2025.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