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点20分,志愿者们在课堂领读《弟子规》完毕后快速入座。从容大方的讲师吕淑兰面带微笑步入台前,挥手在黑板上写下四个醒目大字——“感悟分享”,“大家听完录音后有什么想法,请各位做下感悟分享。”分享会伊始,他们陆续登台,打开“初心”匣子,回忆起初次踏入志愿团队的场景。“当时就被‘奉献、互助’的氛围吸引,想着能为社会出份力,也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就这么坚定地加入了。”有的谈在团队文化学习中,对“服务社会、担当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弟子规》里的‘泛爱众,而亲仁’,到《论语》中的‘仁者爱人’,通过这些经典明白了,志愿不只是付出,更是在利他中实现自我成长。这颗初心的种子,在课堂学习里不断扎根发芽。”他们质朴的讲述,勾勒出志愿初心在文化滋养下的生长轨迹。“以前读《弟子规》《论语》只当是文字道理,经过课堂讲解与实践结合,才懂“入则孝,出则悌’”指导我们关爱身边人,“见义不为,无勇也”激励人们勇敢投身服务。从对经典一知半解,到能领悟其中‘仁爱、奉献’的精神,并用这些去服务他人,也重塑了自己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