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绿皮火车的咏叹
文/海韵(内蒙古)
留恋时光的呢喃,轻声细语在晨曦的微风里。岁月的记忆,心海的涟漪,行走在风霜雨雪的漫漫人生旅途。开心一笑的时刻,晕染额头上的皱纹。五十七年前,那个梦一样兴奋了童心的时候,多少欢乐心言,萦绕心扉涌动的畅快。
那时,还小。童年,调皮,爬墙上树,西北城市的小孩。
童年,有童年的梦和幻想,浪漫在稚嫩的心里。放飞在旷野的风筝,八卦型,是哥哥的手艺。
暂时告别风筝。绿皮火车,向东行驶。
爬在车窗上,去看外面匆匆而过的原野。兄弟仨人,你一句,我一句,议论窗外的景色。时不时,一句高音量的兴奋之语响起:"我看到那棵树上,有一个大鸟窝!"
一闪而过的惊喜,对视而笑。
"我看见地里一头牛,在干活!"
又是一种发现,涂染了心扉涌动的兴趣。
"妈妈,你也快看!"儿子用手指着窗外。
妈妈一笑,说:"看呢——看见一物,就能学到点儿知识。"
"妈妈,我要喝水!"
"妈妈,我要去厕所!"
"妈妈,我饿了!"
一路上,31岁的妈妈,带着三个儿子(大儿子10岁,二儿子9岁,三儿子6岁)回老家,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尤其是心累,却又心里十分高兴。毕竟儿子们,调皮是调皮,还是有几分听话的。
夜幕降临的时候,儿子们已经累了。睡相,又那样无拘无束。小儿子爬在大儿子身上,睡的那样香甜。妈妈高兴之余,还是放心不下。那种母爱的担当责任之心,一直到黎明时分,火车到了北京永定门车站。
这个片断,烙印在记忆深处。
是爸爸妈妈思乡心切,又让儿子们不忘"老家",认祖归宗。
倒是爸爸妈妈新婚之后,别离冀南平原的家乡,迎风冒雪来到西北,支援边疆建设。十几年了,思念故乡的心里,有增无减。同时,也积攒了一些积蓄,儿子们也大了一些,踏上回故乡之路。
上班,脱不开身的爸爸,只能让妈妈带着儿子们回故乡。
儿子们的心里,也着实高兴的要蹦起来。第一次坐火车,还能去北京,还能见到姑舅二哥,北京服役的兵哥哥。
北京,永定门南站,1968年。
清晨时分,妈妈照顾着三个儿子,平平安安走下火车。
站台上,妈妈四处张望,搜寻着什么。
"二姑!"
一个声音,妈妈耳边响起。妈妈一怔,随即便高兴万分。拉住侄儿的手,扭头看着三个儿子,说:"这三个,是你弟弟!"
"都这么大了!"侄儿一脸笑意,蹲下身,拥抱三个弟弟。
调皮的小儿小,挣脱兵哥哥的拥抱,爬在兵哥哥的背上,要玩骑大马游戏。妈妈拽下小儿子,小儿子蹦跳在站台上,无拘无束,乐此不彼。
妈妈带着三个儿子,与侄儿来到部队营房。营房区的严谨氛围,约束了儿子们的调皮。
妈妈提议,去天安门前留影,留在记忆里的照片,铭心岁月如歌。
于是,兵哥哥陪伴二姑妈和三个弟弟来到天安门前的广场。
三个兄弟,天安门广场欢蹦乱跳,不时大喊一声:"我们来了!北京,你好!"
妈妈乐的合不拢嘴,又担心儿子们摔倒,磕碰。盯着儿子们的目光,时时刻刻都未离开儿子们的身影。
"照相了!"
妈妈的声音,儿子们积极响应,很快站好。准备拍照的瞬间,小儿子挣脱妈妈,跑到照相师身后,他要给照相。照相师捺下了快门,一张天安门前的留影,唯独缺少了小儿子。
"天安门前留个影",歌声里,盈满记忆深处的骄傲!
拍照之后,妈妈带着三个儿子,坐上了回冀南故乡的绿皮火车。
故乡啊故乡,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乡间小路,隐约传来笛声。笑意缠绕在放飞梦想的欢乐里。
绿皮火车,那个童年快乐如梦幻的意境里,憧憬,明天的美好!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40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