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 皇 山 行 赋
作者:胡孝存
其峰也,踞罗霄而控湘赣,枕云涛以镇乾坤
玉皇之顶,云海盈眸1。晨曦破雾,见万壑凝翠若列屏嶂;云气漫山,恍九天连波如展素绸。峰隐烟霏,有碧玉簪尖刺破青霭;云缠青嶂,似佳人鬓影浮动琼楼。俄顷散作棉丝,松梢绕絮疑抛雪袖;忽而涌成狂浪,沧海吞天恍跃神虬。于是叹造化之神工,裁幻境于尘陬。
其木也,历沧桑而挺风骨,贯古今以阅春秋
幽径寻胜,古木参天2。银杏枝虬,缀红豆如珠盈妍;青桐干壮,裂苍皮似石弥坚。春则琼枝迸发,蔽日阴浓成翠幄;秋乃金叶凝辉,铺阶色灿若霞笺。倚树长思,任沧桑过眼皆成云烟;问渠何寿,知风雨涵育自化书卷。
其洞也,藏竹海景而通秘境,纳泉石韵以洗尘心
竹海忘返,竹浪喧舂3。风摇万竿,翻翠影如倾玉瀑;云叠千嶂,隐雷声似奏金钟。方见溶洞深幽,石乳垂珠将滴;更闻清泉婉转,松风拂韵和鸣。步阶探胜,心悠恍入仙乡之境;临境澄神,意静顿忘尘俗之庸。
其观也,承道统而融天地,法自然以济黎元
古宫灵境,道气腾洄4。香绕瑶台,紫雾升腾若回环太极;殿峨玉宇,朱檐飞角似环抱昆仑。传说玉皇降诞,衍道统于万代;试问经卷何言,非独丹鼎与杯。当知大道在民,济世方为真义;愿效无为治世,寰区共享安垓。
其踪也,燃星火以照长夜,擎赤旗而启新元
大屋怀古,犹闻马鸣5。昔日红军,驻此播火而程;今朝遗址,犹新映日长明。文章写尽民瘼,笔墨饱含热血;壮志为求国泰,风霜何惧征。感佩先烈赤诚,初心未改于昔;继往开来奋进,赤旗永耀天旌。
注释:
1. 玉皇山1: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毗邻武功山,属罗霄山脉支脉,海拔约1100米。因山形若玉皇大帝端坐而得名,山中现存清代玉皇庙遗址,为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的游览地[1]。
2. 古木2:玉皇山多百年古树,以银杏、青桐为著,其中树龄最长的银杏约800年,为当地自然遗产[2]。
3. 竹海3:玉皇山周边有成片竹林,面积约5000亩,主要为毛竹,风起时竹涛如潮,故名“竹海”[3]。
4. 古宫4:指玉皇山上的玉皇庙,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内原供奉玉皇大帝塑像,是萍乡地区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4]。
5. 大屋5:位于芦溪县张佳坊乡,为红军在湘赣苏区活动时的重要遗址,1932年曾作为红军独立师指挥部,现存建筑内保留有革命标语[5]。
引用标注
[1] 《芦溪县志》编纂委员会. 芦溪县志[M]. 方志出版社, 2005: 124-126.
[2] 芦溪县林业局. 芦溪县古树名木普查报告[R]. 2018: 34-36.
[3] 萍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萍乡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M]. 2020: 78-80.
[4] 江西省道教协会. 江西道教宫观志[M].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5: 112-114.
[5] 中共萍乡市委党史研究室. 萍乡革命遗址汇编[M].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8: 87-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