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人民的英雄》
——纪念援越抗美六十周年
作者/李友珍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决策,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美帝国主义进行殊死的较量,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轰轰烈烈、家喻户晓。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杨连第英雄事迹出现在小学课本中,更植入在我们这一代及上一代人的脑海里。
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定格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在战场上爬冰卧雪、忍饥挨饿、战争惨烈、殊死搏斗,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他们个个都是英雄,都是全国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人。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行列中有一支英雄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二师。当年的最可爱的人的志愿军叔叔,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在1968年在越南战场上成为了我的战友、同事。
援越抗美 1965年4月,为应对美国的战争升级行动,应越南方面的请求,1965年6月到1968年3月,中国先后派出防空、铁道、工程、筑路部队等共23个支队32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修建工程等任务。有4200余人负伤,约1100人牺牲并安葬在越南土地上 ……援越抗美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威胁、维护世界和平的无私无畏精神。当时对越南的援助绝不只是声援,而是跨过友谊关,与越南人民去并肩战斗!继抗美援朝之后的又一次国际主义的援助,又一次同美国侵略行径的一次较量。
从国际国内的具体情况决定了援越抗美部队脱掉军装,以便装形式秘密出关,出国参战,因此,这场和平环境下的援越抗美鲜为人知。在出国参战的铁道兵二师中有当年抗美援朝的老兵,有历年参军的战友,有参军几个月就入越的1965年的战友,也有入越几个月就回国的1970年的战友,入越时间有早有晚,但是使命和担当是一致的。
与在朝鲜战场上一样,铁道兵的任务是保证铁路的畅通,战略物资能够源源不断运往前线。保护车站、铁路、桥梁的畅通,保证有“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跨过友谊关,一个战争的国度就在眼前,车站桥梁正是美国飞机轰炸的重点。铁道兵二师长达五年的援越抗美与美国的侵略战争中克服重重困难,不畏敌机轰炸,指战员英勇奋战,视死如归。
在援越抗美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和英雄人物:一支队6团1营、10团1营、7团高机连、9团高机连获中央军委嘉奨;一支队和六支队2个单位记集体一等功、66个单位记集体二等功、669个单位记集体三等功;21人荣立一等功、119人荣立二等功、13315人次荣立三等功。3223 人负伤,502人壮烈牺牲。
战争是惨烈的,作为援越抗美中的铁道兵二师是1965年6月23日首批进入越南,经历长达五年的时间,也经历了敌机对越南北方疯狂轰炸的65、66、67年。亲生经历、亲眼目睹了美国飞机是怎样对阵地、车站、铁路、桥梁是怎样轰炸的过程。
在援越抗美涌现出的英雄当中有一位我熟悉的战友,他是一等功臣吳以先。之所以与吴以先战友熟悉原于他在1965年部队在执行保卫任务时遭遇敌机轰炸,吳以先身负重伤重伤坚持不下火线,顽强战斗的精神被部队荣记一等功,伤情平稳在他的要求下重返战斗岗位,先后在连队炊事班、二师政治部宣传科工作。
1970年1月在二师政治部工作一年多的一等功臣吳以先调到二师医院办公室任干事。这时我们这批毕业于北京301护校的同学已经来到二师医院已经二年时间了。从1970年到1984年铁道兵兵改工一起在医院工作14年的时间。
英雄吳以先的事迹在部队广为传领,各级宣传队排练节目歌唱。在医院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中人人皆知。从一名干事到医院政治处主任作为英雄一举一动常常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作为医院一名普通的军医印象中吳以先主任踏实做事,谦逊做人。为人处事低调,做事沉稳,言语不多的人。
虽然是在敌机轰炸中受重伤,至今颈部还滞留着33颗美军飞行员投掷的菠萝弹爆炸的弹片。一只手掌被碎片穿透,腹部负伤小肠外流,鲜血直流后经手术也留下了一道很长的疤痕。几十年来他默默忍受着旧伤的种种不便和不适,作为功臣并没有享受什么特殊的待遇和照顾。
2003年退休后,太原南社区党委领导先要当楼长,后来任退休党支部书记。负责医院居民小区48名退休党员,200户几百名居民的管理工作,虽然都没有工资,但是欣赏接受这些工作。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涌现的千千万万英雄人物,闪耀在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中华民族精神,我们的时代呼唤英雄,祟尚英雄。祟尚英雄才能学习英雄,学习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在2025年4月11日至4月13日武汉战友纪念援越抗美六十周年大会上,重温一等功臣吳以先的英雄事迹、湖北荆州援越抗美博物馆、模范退役军人张金春的模范事迹是大会的重要项目,发起人二师给水营陈春球会长、二师特务连黄宏吉执行会长为二位模范献花,吳以先、张金春发言介绍了自己的历程、事迹。
援越抗美六十年过去战友们再一次为吴以先、张金春的事迹所感动!纷纷与他们交流、合影。会议期间,多家媒体及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釆访了吳以先。报道他的动人事迹。战友张忍干制作美篇视频记录、宣传吴以先的先进事迹。英雄铁道兵在都市头条刊登了吴以先的英雄事迹。
充分体现了在我们这个时代,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鉄道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临危不惧、舍身忘死的革命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永远受到重视和尊重。是时代的强音也是永远的传承和庚续红色血脉的精神。
多年未见,很荣幸能够在武汉再次见到吳以先,自2018年我们在太原相见一晃7年过去吴以先显得清瘦了一些,年近八十,腰板儿挺直,为人和蔼,思维逻辑清晰。我们一起回忆当年,这次夫人身体欠佳,是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了武汉参加纪念援越抗美大会。
在这次大会上,吳以先的发言再一次把我们带到他连队执行任务遭遇敌机轰炸的惨烈情景中。
1965年12月1日那天,连队在北太省寨高地区一座红石头山上开采片石,供全团抢建克太铁路使用。三挺重机枪阵地设置在采石场边上,担负着反美帝空袭,保卫采石场几百名指战员的安全任务。
这天,晴空万里,预兆着敌机要来袭击,我是弹药手,和射手郑虎成班长一起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严阵以待,密切注视着天空。下午两点钟,突然从正南方向传来防空警报,我立即抱紧子弹盒,射手把子弹推上了枪膛,一瞬间,发现一批8架敌机进入工地上空,打!一串串子弹当头射向敌机。打的敌机惊慌逃窜,同时敌机也连续发出了几十枚火箭弹和大量菠萝弹,其中一枚菠萝弹就在阵地边缘爆炸,战斗结束后,才看到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小弹坑。
当时,我集中精力打击敌机,感到身子一震,子弹盒掉到地上,觉得受伤了,我伸手去抱子弹盒时,发现右手掌心被弹片击穿,颈部也负了伤,血流到胸前,左腹部肚子被打穿口,小肠流出来了。虽然鲜血直流,身体疼痛,但是头脑还清醒,心里想,为了援越抗美,保家卫国,世界和平牺牲了,是光荣的。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配合射手同敌人血战到底!我立即用双手抱起子弹盒放在头顶上,用左手捂住外流的小肠,用被弹片击穿的右手稳住头顶的子弹盒,忍着疼,咬着牙,配合射手继续坚持战斗!
这时,发现空中又一批4架敌机从南边迎面飞来,我们向敌机迎头猛烈射击!美国飞行员贪生怕死,一发现地面有枪弹打,不敢低空投弹,丢弃了副油箱和菠萝弹发射器,惊慌逃离了采石场。我亲眼看见一架美机冒黑烟滑落倒北边山里。这次敌机来袭击没得逞,我军指战员没有伤亡。射手郑虎成同志头部负了伤满脸是血,也一直坚持战斗!
负伤后,连队副指导员带着卫生员来急救,送往三大队卫生队和支队医院,连夜手术取肚子里弹片,经过七小时手术,未找到弹片,只是把穿孔的肠子补好了。立即转到南宁军医院,只取出了右手掌心里一块弹片,身上还有33个弹片。养伤三个月后,又回到前线连队和战友们援越抗美五年,同越南军民团结战胜美帝侵略者,同战友们一起凯旋回国。
英雄的儿女,人民的功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让他面对敌机轰炸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也是这种精神让他身负重伤后又重返部队,在新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一分光,发一分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党和人民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党委给他荣记一等功,越南中央军委给他颁发了一级战功勋章,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送给“团结战胜美贼”证书,越南民主共和国赠送了胡志明主席亲笔题写的“越中友谊,万古长青”的座匾。退休后年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被中铁建十二局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在武汉战友纪念群里,当战友们称赞吳以先战友谦逊地说每一位从援越抗美战场上下来的战友都是英雄,在他的发言中他说:战友们,这些荣誉,我认为是党和国家给我的,也是给全体援越抗美出国参战人员的。援越抗美的伟大斗争虽然过去了60年,但那些战斗激情,战斗友情,战友恩情,战斗感情,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致敬英雄的儿女·人民的功臣、援越抗美一等功臣、钢铁战士、6级伤残军人、铁道兵二师医院吴以先:
一等功臣吳以先,
英雄事迹美名传。
坚持工作到退休,
戒骄戒躁是典范。
吳以先,湖北洪湖人,1965年入伍,七团十六连战士,同年6月入越参加援越抗美,1967年入党。
王抗林、李友珍、纪晓荣与吳以先战友合影。
胡贤武战友是当年与吳以先并肩作战的战友,是他把身负重伤的吴以先战友背下山。
作者简介:李友珍、祖籍北京、共和国同龄人,从军20年,1968年参加援越抗美,铁道兵二师医院军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救死扶伤的岗位是我的从业生涯,在夕阳无限尽朝晖的日子里创作美篇1400余篇,多篇刊登今日头条,铁道部兵文化网,英雄铁道兵战友网,记录生活,分享美好,用真情抒发心声,用清茶记录过往,平淡的心迎接新的一天。真诚待友,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