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儿歌作者杨汉群
夏至到, 太阳高,
白天最长一天闹。
夏至到, 要防霉,
器物发霉有怪味。
习俗一, 吃新面,
夏至吃面含尝鲜。
习俗二, 是祭祖,
夏至这天点香烛。
夏日炎炎似火烧,
家家空调要开了。
夏至狗, 无处走。
饭不香, 吃生姜,
冬吃萝下夏吃姜。
吃过夏至面,
一天短一线。
杨汉群 武汉糯克
夏 至
六月二十一左右,
太阳黄经九十度。
全年最长白天日,
夏至太阳最高日。
太阳过了这一天,
将是太阳转折点。
开始将走回头路,
正午太阳慢回头。
二十四节最早定,
说明夏至像火行。
这天白昼数最长,
漠河十七小时长。
北京中午测温度,
高达七十三高度。
北半球比南半球,
太阳辐射一倍有。
南半球正是隆冬,
北半球热得发懵。
夏至关健要防霉,
器物发霉有怪味。
夏至雨点值千金,
隔着田坎暴雨行。
刘禹锡的竹枝词,
生动形象写雨时。
东边日头西边雨,道似无晴却有晴。吃过夏至面,
一天短一线。
留下习俗有二点,
吃面二点占一点。
因为新面已登场,
夏至吃面含尝鲜。
另一习俗是祭祖,
夏至这天点香烛。
全家老少跪祖宗,
祈祷保佑平安颂。
夏日焱焱似火烧,
心烦意乱睡不好。
想起小时竹床阵,
每晚挂帐露天困。
祖父背个大竹椅,
找个风口凉快矣。
我们姐弟四人跟,
每人拿扇加小凳。
祖父睡在竹椅上,
薛仁贵的故事讲。
四把扇子帮他扇,
我把茶壶也带上。
口讲干了就喝茶,
喝完接着讲完啦。
我们听得眼不眨,
生怕少听一字了。
直到一九八O年,
我和大弟也赚钱。
工资一发全上交,
可买一把电扇了。
全家吃饭有电扇,
再也不用扇子扇。
如今空调更好过,
吃饭不会出汗哟。
北京农村留有歌,
听一听夏九九歌。
一九至二九,
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
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
衣服汗湿透。
五九四十五,
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
乘凉莫太迟。
七九六十三,
夜眠要盖单。
八九七十二,
当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
家家找棉衣。
日期物侯紧相联,
可惜沒有传个遍。
由于南北温差小,
此歌没有流传到。
夏至食补很重要,
几句口诀要记牢。
饭不香,吃生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
早 上 三 片 姜,
赛 过 喝 参 汤。
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留下谚语几十多,
这里举例说一说。
夏 至 东 风 摇,
麦 子 水 里 捞。
冬 至 始 打 霜,
夏 至 干 长 江。
夏至狗,无处走。
夏至有雨三伏热,
重阳无雨一冬睛。
夏 至 食 个 荔,
一 年 都 无 弊。
夏至落雨十八落,
一天要落七八砣。
两首诗歌很形象,
大家看后留印象。
左河水
火轮渐近暑徘徊,
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
坐闲枝上唱开怀。
徐书信
夏日熏风暑坐台,
蛙鸣蝉噪垄尘埃。
青天劈雳金锣响,
冷雨如线扑面来。
作者简历:我叫杨汉群,从武汉六中退休十三年了。写了3800多首顺口溜和百子歌。186次上电视和78次登报纸宣传正能量。
2012年聘为武汉市首批党风行风监督员
2015年,评为武汉市第九个老人之星
2016年,登上市民大讲堂讲价值观
2018年评为武汉市市文明市民。
2019年评为最美迎军运家庭。
是武昌达人和黄鹤楼诗词志愿者讲解员,东亭诗教志愿者和沌口开发区宣讲员。
2020年考进武昌首批达人。
2020年考进江城朗读者艺术团。
是武汉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是武汉市百子歌艺术团团长。是汉阳区百子歌第五代传人。
是汉阳区作协会员。
带领非遗百子歌艺术团参加全市中老年才艺大赛三次获金奖。
个人二次获金奖。
14年前上百度,点杨汉群百子歌,可以看到我们表演的快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