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陆逊与黄州邾城
文/戴 志
2025年6月19日
东汉末年(208年),赤壁大战以孙刘联军胜利、曹魏溃败退出大别山北麓而告终。战后,孙吴从建业(今南京市)移都武昌(今鄂州市),与曹魏在大别山南麓抢地盘,长期进行拉锯战。初始,孙吴乘胜占领了江夏郡的邾城(今黄州禹王)和鄂东沿江各县,但砥不过曹军强大的军事实力,长期朝魏暮吴的双方军事磨擦结果是,孙吴政权在长江以北郡县丢失,只集中优势兵力死守邾县(即黄州故邾城),邾城自然成为孙吴政权在江北最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和战略支撑点。
孙权以邾城为江北大本营,多次从邾城领兵出征江夏,袭石阳、捣西陵、伐弋阳、围西阳、战蕲水、收蕲春、征寻阳,稳定以邾城为中心的鄂东后,积极组织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三国时期,黄州故邾城是孙吴拱卫国都、争夺江夏的战略性重要城池,关系到吴国国势命运,因此,在赤乌四年(241年)八月,孙权派遣东吴重臣、丞相陆逊(183一245.字:伯言)亲率三万精兵屯守邾城。陆逊接管邾城后,认识到保东吴必占江夏,占江夏必守邾城,守邾城必重兵固城,因此,陆逊组织军民日夜运土夯墙,取土于禹王今李婆叉、黄婆叉等处(注:今故邾城东、南、北的塘堰洼地,多是东周至三国时期,几朝陆续取土筑邾城墙形成的),令万人施工加固修缮城池。同时,还在邾城以北五公里处(今黄州堵城镇)构筑牢固、陡峭、光滑、断壁式的军事防御基地,固若金汤,将战场防线向北推进十里,屯重兵以堵敌于邾城之外(名曰:堵城),黄州‘’堵城‘’这个古老的地域名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沿用至今己有整整二千多年历史了。
综上所述,说明黄州在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地位。特别是汉末、三国时期,事实上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从一个侧面再一次佐证:三国赤壁之战战址在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