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杯”抗战胜利暨商河解放80周年征文129
阳光总在风雨后
李 皓
利用周日休息时间组织编辑记者们去茶业口镇采风,是单位早就定好的事,不想成行之前却遭遇了暴风雨天气,无奈活动只好临时取消。可中间仅只隔了七天的时间,等到另一个周日再动身前往时,无论是我们出发的起点,还是要到达的活动目的地,却全都是一片晴空艳阳了。
我们为此前在极端风雨天气面前的退却感到庆幸;我们更为我们今天出行的诸事顺遂感到舒畅。然而,置身采风现场,听着义务讲解员郭光军先生那声情并茂的讲解,躲过了上个周日暴风骤雨的我们,却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在早已成为过往的那个战争年代里,我们的先辈们经历的那一场场暴风骤雨!
茶业口镇地处济南市莱芜区东北部山区,北部与济南市章丘区搭界,东部与淄博市博山区接壤,镇驻地距莱芜城区大约有30公里的路程。该镇境北侧有古齐长城旧迹蜿蜒东西,属齐风鲁韵交汇之地。可就是这样一处偏远的古齐鲁边界之所,却因天然存在的道道屏障和多处关口要塞,从而成为当年匪患出没和兵家的必争之地,暴风骤雨时起,从古到今,演驿了一场又一场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可歌可泣的悲凄、悲惨、悲壮故事。
茶业口镇,顾名思义似乎应与茶业有关,实则不然。据镇政府驻地茶业口村村碑记载,该村建村在明朝中叶,因址在茶芽(笔者认为应为“杈丫”二字)河口,曾名茶芽口,后谐音成茶业口。这是官方文字,民间传说则是这样的:因地处偏远和境内山多之故,古时此地沦为匪患和逃犯的避难之所,所以每当夜幕降临之时,常有官差把守住齐鲁之间的南北过往关口,奉命“查夜”,搜捕逃犯,“茶业口”是由“查夜口”演变而来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管事。笔者认为,不管怎么说,茶业口镇是与茶业(叶)无关的,因为遍查史书,茶业口历史上都找不到百姓栽种茶叶的记载。
不种茶叶的茶业口百姓,世世代代只种五谷杂粮。尽管土地贫瘠且都是瓢一块碗一块的,但勤劳朴实的茶业口百姓,正是靠着这贫瘠土地里打下的粮食,喂养大了这片土地上的世代子孙,喂养肥了这片土地上的战争年代的抗日根据地。
茶业口百姓是自古以来就有反抗和斗争精神的。
上王庄村里,新建不几年的“孟姜女民俗博物馆”古朴庄重,馆中的帧帧画面、种种传说里,都站立着一个不屈的“孟姜女”,她是古代劳苦妇女的化身,从古站到今,一直顽强不休地控诉和反抗着当年封建统治者的严酷和残暴!
“不要迷恋姐,姐只是个传说”。如果说“孟姜女的传说”还仅只是个传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的话,那么郭光军老师讲述中的茶业口吉山战斗,我们眼前的汪洋台、抗日烈士纪念碑,则是真真切切的“实事”和“实景”了。
发生在1942年10月17日的那场吉山战斗,真真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啊!
1942年10月,泰山军分区政委汪洋和泰山行署专员赵笃生,带领地委、专署机关干部,军分区教导营成员等,在茶业口刘白杨村培训县区机关干部,由于叛徒告密,10月16日,日军从莱芜、口镇、新泰、淄博、胶济路等地调集6000多名兵力,于当夜分六路向刘白杨村袭来。10月17日拂晓,汪洋得到情报后,立即派出四个小组四边侦察,西、北、南三个小组迅速返回,都说发现敌人,只有派向东面的小组未归。汪洋与赵笃生等商量后决定,马上组织部队顺吉山河北岸向东突围。营长赵钧率一个连顺吉山向东开路,机关干部居中,教导营营长石新及军事队队长田光林率领所部断后,途中与东边来的日军遭遇,汪洋带领十团两个连、机枪排和教导营军事部一边与日军激战,佯作进攻,一边指挥部队转战吉山南岭。在抢渡溪河时,又遇东、北、西三方日军的夹击,部队伤亡惨重。在此敌众我寡、极端危急的情势下,汪洋双手持枪,弹无虚发,他对准在山上指挥的日军军官射击,趁日军混乱,带领部队迅速杀至南岭山腰,欲抢夺山顶制高点,不料遇到山顶埋伏日军的疯狂阻击。汪洋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头突围。他率领部分人马冲杀到吉山主峰脚下,这时天色阴沉,夜幕降临,巍巍吉山显得朦胧灰暗。汪洋环顾身边,不少干部壮烈牺牲,剩下的数十名战士身上多处受伤。他凛然吟道:“凡七尺男儿生当为国,做千秋鬼雄,死亦光荣!”他望着身边仅剩的数十名战士想:他们虽然跟随我在一天一夜的腥风血雨中冲杀至此,滴水未沾,粒米未进,眼下,所有的子弹也全部打光了,可是,这些中华民族的英雄健儿仍然紧紧贴在自己身边,怒视着强敌,像铁塑钢铸般屹立于高山浓云下,使敌人不敢贸然前进一步……祖国能有这样的儿女,何愁不发达兴旺?!日本鬼子咆哮不了几天了,战士们盼望已久的新中国建立的美好明天就要到来。就在这时,山前传来密集的枪声,3000多日军汇集成团围攻过来。面对数十倍于我之敌,汪洋大喊一声:“同志们!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上刺刀拼吧!”说罢,他端起刺刀旋风般向敌群冲去。这时,山风大作,雷雨倾盆。战士们紧随其后,如迅雷闪电般扑向敌人,一时喊杀声骤起,震天动地。但终因寡不敌众,数十名战士在吉山河滩里的钓鱼台肉搏中与敌人同归于尽。汪洋为免于被俘,用佩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开枪自尽。
吉山此战,包括汪洋在内的我八路军指战员,共有263人壮烈殉国。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等,均隆重刊文予以悼念。自此,吉山河更名汪洋台,同时留下了“英雄碧血凝史册,山东万代颂汪洋”的传世颂歌。
中茶业村“爆炸大王”李念林、刘白杨村民兵英雄刘俊林的英勇抗敌故事,也都是真实的。
李念林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鲁中北部山区的抗日英雄,他自1938年起担任本村自卫团通讯员,后又担任村民兵队长。他胆识过人,发明并制造的石壳滚雷、吊雷、连环雷等十余种地雷,让日本鬼子和伪军闻风丧胆。虽家中房屋3次遭受日伪军掳掠焚烧、父母和两个孩子被折磨致死,但丝毫没有动摇他对敌斗争的决心。至抗日战争结束时,他带领民兵队共配合主力部队或单独作战300多次,毙、伤、俘敌1000余人,缴获长枪短枪180多支、子弹1万多发,割敌电话线2500多米。1946年,李念林曾应邀到延安作报告,《新华日报》、美国合众社曾多次报道他的事迹。1950年出席过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1960年出席过全国民兵英雄代表大会。
茶业口村西北面的火龙台,山势险峻,峭壁如削。1944年4月6日,日伪军400多人从榆林、嵬石据点出动,对茶业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妄图消灭泰山地委专署机关,捣毁泰山军分区战地模范医院。刘白杨村民兵英雄刘俊林为了掩护群众和战地医院转移,带领4名队员边打边撤,将恼羞成怒的鬼子引向火龙台,刘俊林等被南北两面鬼子重重包围。他们一直坚持打到没有子弹。这时,日本鬼子爬上山顶,想活捉刘俊林。然而,刘俊林下定决心,誓死不当俘虏,他把枪砸碎后毅然跳崖,壮烈牺牲。日本鬼子找到刘俊林的尸体后,连刺11刀,残忍至极。后来,等村民看到刘俊林的尸体时,只见刘俊林血肉模糊,怒目圆睁,还张着大嘴,好像还在怒骂敌人。看到这一幕,村民们个个无不落泪。为了纪念刘俊林烈士,火龙台后来更名为“俊林山”。时至今日,俊林山悬崖峭壁上“刘俊林烈士殉国处”的红色大字,清晰可见,刘俊林烈士令后人敬仰!
位于李念林家乡中茶业村的“茶业民兵抗日事迹国际开放点旧址”也是真实的。
一座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仿苏建筑虽显破旧,室内的全部展览设施也早已悉数撤走,但通过讲解员郭光军老师的讲解,我们还是惊奇于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偏远乡村里,竟然还有着这样一处当年杨得志将军拍板、经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此等所在,当年它就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炬,吸引了亚非拉第三世界人民的目光,鼓舞了亚非拉人民反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志,以至于让今天的我们看到后,仍觉得堪称奇迹!
如此这般的茶业口红色景点还有不少,像《泰山时报》编辑部、抗日战地医院、抗战被服厂等等,讲解员郭光军老师也给我们提及了一些,但限于时间,我们已无法前往,只好留待日后参观了。
一上午的采风活动虽然匆促,但活动结束时,漫步于黄石关关口的南北通道上,沐浴着煦暖的午时阳光,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岁月的静好;徜徉于汪洋台河畔的小市场间,耳闻目睹着父老乡亲们那慢声细语的低声叫卖,我们更是庆幸于今天生活的幸福惬意。
是啊!远去了刀光剑影,黯淡了鼓角争鸣。置身当下,虽然我们这代人不用像我们的先辈那样,必须在艰难困苦的对敌斗争环境中英勇出击,抗击来自四面八方的狂风暴雨、凄风苦雨,但我们也没有理由懈怠,没有理由忘记先辈们当年在血风腥雨中的慷慨付出和流血牺牲。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分明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习近平主席曾这样说过: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依我之理解,这“来时的路”,应该就是习主席所说的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正是无数革命先烈们“替我们打了三辈子该打的仗”,才抵挡住了外来入侵的暴风骤雨和冰雪严寒,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安逸生活,才享受到了今朝的晴天丽日、和平阳光。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狂风暴雨之后的阳光,真真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替我们赢来的啊!它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闪烁着光芒。这光芒,不仅茶业口的山水记着,茶业口的“抗日烈士纪念碑”记着,茶业口的人民记着,今天,站在抗日烈士纪念碑前,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的我们,心里也同样记着!
作者简介:
李皓,笔名浩泉,山东平度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新闻正高级职称,退休前供职于某地级新闻单位,担任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现社会兼职济南市吴伯箫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副会长,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
新闻链接:
“今朝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启事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商河县解放80周年和济南今朝酒业创办80周年。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讴歌新时代,特举办“今朝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庆祝商河解放80周年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济南市文联
济南市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商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商河县作家协会
商河县教育体育局
商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协办单位:山东麦德森传媒集团
济南飞鹤玻璃制品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新合成包装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诗歌、散文两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四、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今朝杯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1篇,诗歌限2首。
五、征稿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4年10月3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散文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
王连勇13210500123(微信同手机号) shwynj431@163.com
诗歌投稿联系人、电话、微信:
廉德忠 15553168276(微信同手机号)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本次征文将为应征作品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专栏刊发推介,择优在其他报刊媒体推荐发表,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入选《商河文艺年鉴(2024)》。
七、奖项设置
分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其中,散文诗歌分别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学生组另设优秀组织奖1名。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
八、颁奖
所有获奖者将在泉城济南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024年10月3日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