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至
夏至
并未如期而至
蝉鸣的琴
弦断了
划上了中止符
雨打芭蕉
闲听雨
道是有愁
又无愁
夏至
除了昼长夜短
还有啥呢
我怀念
母親坐在竹床上
摇的蒲扇
还有
空中的流萤
文/万重山
《夏至》以独特的笔触解构了节气的表象,在虚实交织间编织出对时光与亲情的深沉眷恋,呈现出多重审美维度。
从意象营造来看,诗人打破了传统夏至诗歌中“蝉鸣”“雨打芭蕉”的常规意象组合,赋予其现代性的隐喻。“蝉鸣的琴/弦断了”以拟物手法构建出残缺之美,将夏日的生机戛然而止,暗喻美好事物的消逝;“雨打芭蕉”不再是古典诗词中单纯的愁绪载体,而是借“闲听雨/道是有愁/又无愁”的矛盾表述,展现出当代人面对时光流转时的复杂心境,这种模糊的情感状态极具现代性。
在结构处理上,诗歌采用了“现实-哲思-回忆”的三段式递进。开篇以“夏至/并未如期而至”制造悬念,颠覆了读者对节气准时到来的固有认知;中间部分对夏至意义的追问,将诗歌从具象的节气引入对生命意义的哲思;结尾“母亲坐在竹床上/摇的蒲扇/还有/空中的流萤”,以极具画面感的童年记忆收尾,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使哲思落地为具体的情感依托。这种结构安排,让诗歌在轻盈与厚重间取得平衡。
情感表达上,诗人将对夏至的感受升华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亲情的怀念。“昼长夜短”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人生中有限的相聚时光。母亲摇扇、流萤飞舞的场景,通过细节勾勒出温馨的童年图景,与现实的怅惘形成对照,无声诉说着“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无奈与深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张力与哲思深度,在传统节气与现代情感的碰撞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