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石峰仙
作者/刘专可
石峰仙顶瑞风吹,
鸡嘴岩前拥翠微。
落叶平铺山路险,
清泉陡溅水珠飞。
鸣蝉绶鸟描新画,
断壁残垣卧古碑。
逐句释读明正误,
悠然最喜抱福归。
戊辰荷月哿日
这首《七律·登石峰仙》展现了作者登临石峰仙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石峰仙顶瑞风吹,鸡嘴岩前拥翠微。
赏析:开篇即点明登临之地——石峰仙顶,瑞风轻拂,给人一种祥和之感。鸡嘴岩前,翠微环绕,描绘出一幅山色青翠、云雾缭绕的画面。"瑞风"与"翠微"的搭配,既显山间清新,又暗含仙气。
2. 颔联:落叶平铺山路险,清泉陡溅水珠飞。
赏析: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山路的险峻与清泉的灵动。落叶铺路,暗示山行不易;清泉陡溅,水珠飞溅,则增添了动态之美。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3. 颈联:鸣蝉绶鸟描新画,断壁残垣卧古碑。
赏析:鸣蝉与绶鸟的叫声,仿佛在描绘一幅新的画卷,而断壁残垣中的古碑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新与旧的对比,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深化了诗的意境。
4. 尾联:逐句释读明正误,悠然最喜抱福归。
赏析:尾联转向抒情,作者在逐句品读中明辨正误,最终以"悠然抱福归"作结,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满意足的情感。"抱福归"既是登山的收获,也是心灵的归宿。
5. 艺术特色:
意象丰富:诗中选取了瑞风、翠微、落叶、清泉、鸣蝉、古碑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山水画卷。
对仗工整:颔联和颈联的对仗尤为精致,如"落叶"对"清泉","鸣蝉"对"断壁",体现了律诗的严谨。
情感升华:从写景到抒情,自然过渡,尾联的"悠然"二字,将登山的愉悦与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又有对历史遗迹的深沉感怀。作者通过登山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节奏舒缓,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左(一)作者刘专可 郴州古文物研究专家
作者简介
刘专可,《人文湘南》副主编,郴州市原文物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