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国的栀子花
——小周老师
作者:鹿鸣军
教室窗棂上结着冰花,她挽着那条驼色羊毛围巾走进来,仿佛携来一缕江南的梅雨气息。我们都知晓那是大上海捎来的珍物,针脚间藏着外滩的雾霭,却更爱看围巾下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当讲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雪夜划亮第三根火柴时,她的眸子便会泛起月光般的涟漪。
小周老师周老师是我们东兴小学校的图画老师,她是大上海来的女知青;非常高雅纯美漂亮,她集南方美女于一身,窈窕淑女倾国倾城,并且聪慧善良大方。
小周老师带给我们了,一个快乐幸福难忘的少年时代,我们是第一次从她那里听到安徒生童话那美妙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童年的美好回忆,令人回味无穷受用终身。
小周老师最美的时候是冬天。大家还记得青春之歌的宣传海报上林道静装束吗?;是的,小周老师也有一个漂亮的长围脖;每到冬天她都会围上它。小周老师对待我们这群大院里的孩子们,就像家人一样亲。

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呢,突然小周老师用她那漂亮的围脖捂着额头,鲜血淋漓的来到我们班;她是来请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跟她一起去卫生队处理伤口的。
事后我们才知道是高年级的同学打架,周老师为了保护同学而被砖头砸到受的伤。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没有看到她那条漂亮的围脖了。
那年隆冬的操场上,高年级学生挥舞着砖块如同挥舞桀骜的青春。青灰色砖墙上绽开的血花比她围巾的流苏更艳,但我们始终记得她把受伤的孩子护在身后的样子,像极了童话里展开羽翼的白鸽。后来那条沾着雪与血的围巾永远消失了,但每当寒风掠过大杨树树的枯枝,我们仍能听见她裹着纱布教我们画水彩画时,炭笔在素描纸上沙沙作响。
小周老师是在我们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回了上海老家的,但我们大家一直都十分想念她。她也没有忘记我们,还会经常给我们寄来当时最新版本的小人书;还会给我们写封热情洋溢的家书。

邮递员送来包裹的午后总裹着黄浦江的咸涩。新版的《海的女儿》封面还带着油墨香,信纸上工整的繁体字像雁阵掠过田字格。我们趴在南窗下读信,梧桐叶的影子在铅字间游动,恍惚看见她立在弄堂口石库门前,旗袍领口别着栀子花,给弄堂里嬉闹的孩童分发糖果——就像曾经用童话喂饱我们干涸的童年。
少年是快乐幸福的,但我们最难忘的还是我们最亲爱的小周老师,我们今天想起她来还会激动兴奋。我们真心的祝福她一生平安幸福快乐…

如今我再次站在讲台上,仿佛又看到了粉笔灰簌簌落下。忽然在某个飘雪的清晨,会听见后排传来熟悉的轻咳,转身时只见晨光在空课桌上流淌成金色的小溪。玻璃窗上的冰花依然盛放如昨,而那个系着长围巾的身影,已化作永不褪色的水彩,染透了几代人记忆的宣纸。

编辑: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