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崔和平
韧劲,是汉字中潜藏的钢铁脊梁,是生命征途中屹立不倒的支柱。它犹如深山幽谷中的翠竹,任凭狂风肆虐,也只是暂时弯下腰肢,却从未折断,每一次挑战过后,都愈发挺拔,傲立于世;又宛若石缝间的根系,悄无声息地在石与土的罅隙间蔓延,以柔克刚,彰显出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更恰似那潺潺流水,面对顽石的阻挡,从不焦躁,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不懈的坚持,最终凿出一条前行的坦途。韧劲,是逆境中咬紧牙关的坚守,是无数次跌倒后仍毅然站起的执着,更是将重重苦难熔铸为生命光辉的智慧之光。
一、韧劲之源:大自然赋予的深刻启示
追溯过往,古人从翠竹中汲取了韧劲的精髓。竹子,外表看似纤细柔弱,实则蕴藏着惊人的抗压能力。当外力侵袭,它非但不屈服,反而以更加强劲的反弹力予以回应,这份力量,正是生命韧性的生动体现。正因如此,古人以竹为弓,将这份柔韧与反弹之力,巧妙转化为箭矢的锋利。在浩瀚的自然界中,兰花隐匿于幽谷之中,不争春色,却以独特的芬芳诉说着生命的坚韧;梅花傲立于霜雪之间,独自绽放,那份孤寒中的坚守,正是对生命韧性的绝佳诠释。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而是千万次滴落的汇聚,成就了穿透顽石的非凡力量。生命的韧性,往往在最不起眼的角落悄然萌生,在最严酷的环境中绽放出惊人的光彩。它不以刚克刚,而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是时间赋予的深邃智慧与磅礴力量。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韧劲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海伦·凯勒,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凭借惊人的毅力,用指尖触摸文字的温度,将绝望的深渊转化为希望的灯塔,点亮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不朽篇章。贝多芬,双耳失聪,却以骨骼传导的音律,奏响了《命运交响曲》的激昂旋律,向世界宣告:命运无法击垮一个拥有坚韧灵魂的伟大心灵。霍金,身陷轮椅,思维却如星辰般璀璨,穿透黑洞的迷雾,揭示了宇宙的奥秘。这些伟大的灵魂,面对厄运从未低头,反而将苦难视为成长的磨刀石,将挑战铸造成精神的瑰宝。他们证明,韧劲不仅是肉体的顽强,更是心灵的觉醒,是面对困境时依然能够挺立不倒、保持尊严与力量的非凡勇气。
三、韧劲之践:当代社会的生动诠释
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韧劲是扭转乾坤的关键所在。NBA球员哈利伯顿,在球队落后15分的绝境之中,带领步行者队以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分一分地追回比分,最终上演了一场惊天大逆转。他掷地有声地说:“只要计时器没有归零,就永远没有放弃的理由。”这份韧劲,不仅源自于个人的坚韧与努力,更凝聚了团队的信任与默契。在职场上,创业者面对失败从不言败,以创新为剑,在资源匮乏的困境中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科研工作者在无数次的实验中,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捕捉到那一缕决定性的突破之光。韧劲,是普通人面对“不可能”时的勇敢挑战,是平凡生命书写非凡传奇的不竭动力。
四、韧劲之养:在挑战与磨砺中铸就辉煌
培养韧劲,如同修炼内功,需要经历一番艰苦卓绝的历程。一方面,要摒弃“速成”的虚幻梦想,坦然接受成长道路上的曲折与坎坷。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催化剂;挫折不是打击,而是锻炼意志的试金石。另一方面,要学会构建“正向框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将压力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正如竹子在风雨中积蓄力量,人在逆境中也应学会沉淀与思考,等待反弹的绝佳时机。更重要的是,要保持“生长型思维”,将每一次挑战视为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将每一个障碍视为锤炼韧性的试炼场。在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中,精神的韧度将得到无声的重塑与升华,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五、韧劲之韵:生命的高贵与尊严的彰显
生命的最高贵之处,不在于永远一帆风顺,而在于面对挫折与困境时,能够以何种姿态重新站起。韧劲赋予生命从容与自信,让人在顺境中不骄不躁、保持谦逊,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它如同老树的根系,深深扎入土壤之中,即便表面历经风雨的剥蚀,内核却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古人云:“水滴石穿,非力之强,乃时之久。”韧劲的力量,在于时间的积累与信念的坚守,是生命在岁月长河中缓慢发酵、绽放异彩的奇迹。当我们以韧劲面对人生时,便是在以一种深沉的智慧,将曲折多变的旅途,谱写成一首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韧劲,是生命深沉、最坚韧的力量。它不张扬、不炫耀,却能在无声处撼动天地;它不锋芒毕露,却能穿透命运的重重阻碍。愿我们都能修炼这份韧劲,如竹般坚韧挺拔、如根般顽强不屈、如水般生生不息,在时光的长河中,以不屈不挠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生命之花在逆境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