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路等学,中共党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发术研究与推广。发表论文和网络文章百篇以上。
方向是点亮奋斗征程的灯塔
文/路等学(甘肃)
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上,奋斗常被视为抵达理想彼岸的唯一舟楫,人们歌颂它的力量,赞美它的坚韧。然而,若无方向指引,再激昂的奋斗也可能沦为南辕北辙的徒劳。方向如同灯塔,为奋斗者穿透迷雾、锚定航向,唯有二者交融,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一、被神化的奋斗:力量背后的隐忧
在人类精神的浩瀚苍穹之上,“奋斗”始终高悬如亘古不灭的星辰,以灼灼华光引领着一代又一代追光者的征程。它不仅是坚韧品格的具象化呈现,更是人类不甘沉沦、向上求索的精神图腾。古往今来,人们传颂愚公移山的矢志不渝,礼赞精卫填海的百折不挠,仿佛只要怀揣滚烫信念与无限热忱,便可冲破命运的重重枷锁,直抵理想的圣殿。然而,现实的经纬远比想象中复杂——当奋斗缺失了正确方向的指引,恰似无舵之舟漂泊于茫茫沧海,越是奋力划桨,越是可能被暗流裹挟,最终与目标渐行渐远。
人生的坐标原点恰似命运的起跑线,当奋斗的脚步从这里迈出,方向便成为丈量成败的标尺。若将正确的方向比作指向北极星的射线,每一份努力都如同沿着射线镌刻的刻度,使我们与理想的距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而错误的方向,则像坠入迷雾的反向引力,越用力奔跑,越是朝着背离初心的深渊滑落。那些看似勤勉却收效甚微的挣扎,恰似在负数的数轴上越行越远,最终将所有的付出异化为自我消耗的负累。
二、奋斗本色:生命最昂扬的姿态
奋斗,本就是生命最昂扬的姿态。从牙牙学语时踉跄迈出第一步,到垂暮之年仍笔耕不辍探寻真理,人类始终在与生活的博弈中彰显生命的力量。那些于青灯黄卷下寒窗苦读的学子,在破晓时分便开始清扫街巷的环卫工人,扎根偏远山区用知识点亮希望的支教老师,以及在实验室中反复推演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倾尽全力,将生命的能量燃烧至极致。这些奋斗的身影,共同编织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壮丽画卷,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奋斗是淬炼生命价值、开凿时代奇迹的必由之路。
三、迷途之鉴:方向错置的悲剧轮回
但奋斗从来不是一场单凭蛮力的孤勇之旅,它需要智慧的烛照,更离不开方向的锚定。就像航海者若误将流星认作导航星,纵使扬起满帆日夜兼程,也终将偏离航线,迷失于汹涌波涛。历史长河中,此类教训俯拾皆是: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天资卓绝却误入虚名的歧途,在众人的追捧中荒废精进之路,最终“泯然众人矣”;无数追名逐利者沉溺于投机取巧的幻梦,越是殚精竭虑钻营算计,越是深陷欲望的泥潭无法自拔。更令人警醒的是,当整个群体陷入盲目的狂热,集体性的方向迷失会将无数个体的“奋斗”异化为巨大的消耗与悲剧。这些沉痛的过往都在反复叩问:若方向错了,再炽烈的奋斗,也不过是南辕北辙的徒劳。
四、灯塔之光:方向赋予奋斗永恒价值
正确的方向,恰似穿透迷雾的灯塔,为奋斗者的征程赋予意义与价值。它源自对自我的深刻认知,对客观规律的敬畏遵循,以及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苏轼历经“乌台诗案”的劫难,却在宦海沉浮中勘破人生真谛,将才情倾注于诗词文章与民生福祉,于贬谪之地筑堤浚湖、兴学传道,成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超然;钱学森放弃国外优渥待遇,毅然归国投身航天事业,正是因为他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以毕生心血铸就了共和国的航天丰碑。他们的人生轨迹昭示:当奋斗的脚步与正确的方向同频共振,便能汇聚成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书写出震撼人心的生命史诗。
五、知行合一:校准罗盘与扬起风帆的艺术
方向与奋斗,犹如罗盘与风帆,彼此依存、缺一不可。没有方向的指引,奋斗不过是原地打转的困兽之斗;缺失奋斗的支撑,再清晰的方向也只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值得注意的是,方向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它需要在实践的磨砺中不断审视、校准与完善。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上,我们既要时常擦拭心中的罗盘,明晰前行的坐标,更要以不懈的奋斗鼓起生命的风帆。唯有如此,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舵前行,让奋斗的光芒在正确方向的辉映下,绽放出最璀璨的华彩。
奋斗与方向?
征程似海雾茫茫,奋斗如帆志满腔。
若向歧途挥劲橹,终离彼岸叹沧桑。
心灯照路明航向,血汗凝辉铸锦章。
校准罗盘勤摆渡,星河璀璨耀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