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我都会收到一些朋友的资讯,主要问我的都是关于生意的事情或孩子教育出来的问题比较多。目前村里的经济有多难,想必经历过的人一清二楚,我所分析的都未必够严重。如果环境不难,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纷纷来问我这些问题。而更让我感慨的是,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居然还有很多人兴致勃勃地问我:“现在我想投个项目你觉得怎么样?”他们总是充满期待地告诉我:“这个项目机会有多大,能赚多少钱,有多美好的前景。”
我很感谢他们在做重大决策之前愿意想到我,并愿意来请教我的意见,这本身是一种信任。但也正因为如此,每当有人来问我时,我就会感到肩上有一种责任感,我不能随便附和一句“可以试试”,因为一旦我的意见影响了别人的判断,我便要为他们的选择承担一部分后果。因此,我通常不会直接给出“做还是不做”的建议,我只能就他们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
事实上,我对于村里的当下环境,早已经持有一种无望的态度。我不是靠语言去劝说别人,而是用我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双脚来表明我的答案。我离开了,头也没回一下的离开了。如今每当有人再跟我提起村里有什么好项目、多么赚钱的商机,我都会下意识反过来听这个话题。对我来说,这不但不是希望,反而是一个人即将踏上幻灭之路的开始。坦白地说,我不但不相信这些机会,我甚至已经预判他们真做了的后果。
如果现在有人跑来告诉我他有个好项目,邀请我一起投钱、一起参与,我的第一反应是:连听都不想听。我直白一点讲,我对村里的经济环境已经是“绝望”的态度。除非那是一个垄断资源驱动的项目,背后有极强关系、有绝对的话语权的靠山在,也就是俗话说的“有个好爹”。不然,我们这种没有靠山、没有背景、没有圈层资源的人,连站在门口围观的机会都不配拥有。我们要想想啊,如果人家真有背景、有关系、有资源,那轮得到你我一起做吗?他自己的亲戚、家族、核心圈层早就安排好了,我们只是陪跑、陪笑、陪赌的一方罢了。
即使真的有人在村里捞到了钱,别忘了,我们看到的都是他表面光鲜的一面,背后担惊受怕的艰难,我们是看不到的。很多人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都是被生活逼着强撑着的假象而已。过去我也像很多人一样,看到别人过得好,就不断责问自己:“我是不是太差?为什么别人都行我不行?”但真正深入了解后才发现,绝大多数人过得比我还要难、还要惨。
看看我们身边,过去这些年谁真正过得很好?有没有?别骗自己了。问题不在于你自己有多差,而在于这个环境已经变了。一千个人里能有一两个活得不错的就算奇迹了,而这两个人之所以过得好,往往也不过是因为他们“投对了胎”。我知道这样说可能显得有些绝对,但这是我这几年真真实实感受到的现实。
在这个背景下,村里的当下该做什么?答案不是追求高增长、追梦奇迹,而是“苟活”。说得现实点,就是比谁活得久,看谁能撑下去。过去二三十年的爆发式发展已经结束了,现在是下行的趋势,是系统性收缩的趋势,已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了。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差、越来越难,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
包括我自己原来在村里经营的生意,我也是调整成“低耗模式”,能苟活下去就行。不是因为我放弃了,而是我明白,只要还不死,我们或许很久很久以后有机会翻盘。现在能做的就是苟且的维持住,不让自己被系统淘汰,等一个新的窗口期的到来。
而我自己则选择在海外,在一个更大的趋势中去寻找机会。我不做激进投资,不轻易冒险,因为我知道出海的确比想象中难太多太多。但只要我能在这里扎下根来,这棵树就会生长,就会结果,而不是像在村里那样年年砍头年年换根。哪怕是极其缓慢的成长,也胜过在村里注定要“自生自灭”的循环。
所以,如果你问我:现在该做什么?我的回答就是:“苟活”。不贪、不赌、不幻想,接受自己的普通和艰难,也看清大多数人的困境并非你一个人所遭遇。而如果你有条件、有机会、有勇气,那就一定要出来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怕是冒险,也值得一试。因为当下是窗口期,一旦错过,将很难再有。
别让希望交给幻想,更不要在沉沦中沉睡太久。当一个时代开始动荡,抱怨和指责毫无意义,唯一能做的是及时调整自己的生存策略,认清大势、看清方向、守好内心、坚定信念。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属于最强的,也不是属于最聪明的,而是属于那些能适应变化的人。
如果我们无法决定在哪里生根,那至少我们可以决定往哪里生长。用现实唤醒理想,用行动告别虚妄,在混沌中保持清醒,在沉默中等待天光。真正的出路,不在他人嘴里,也不在旧梦中,而在脚下的每一步选择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