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林 赋
池国芳
夫桂林者,南国明珠①,山水甲天下。其地襟湘带粤②,锁黔通桂③,扼中南之咽喉,揽八荒之灵秀。千峰竞翠,一水抱城,造化钟神,鬼斧凿奇。今仿东坡遗韵,以赋其胜,兼述古今,寄情山水,感怀天地。
桂林肇始,古属百越④。秦开灵渠⑤,凿湘漓而通舟楫;汉置始安⑥,立郡县以镇南疆。唐设桂州⑦,宋称静江⑧,明清以降,文脉绵长。抗战烽烟⑨,迁省府于斯地,聚文士以兴邦。周公驻节⑩,笔振山河之气;李公⑪筹策,剑指倭寇之狂。摩崖石刻⑫,镌千年之兴替;漓江渔火,照万代之风霜。
喀斯特⑬地貌,举世无双。孤峰拔地,如笋参天;溶洞幽深,似龙潜渊。漓江⑭清浅,映九马画山之影;象鼻⑮垂饮,汲三花美酒之香。八角寨⑯丹霞赤壁,天门山⑰云海苍茫。猫儿山⑱耸峙,分长江珠江之源;宝鼎瀑⑲飞湍,泻银河玉露之浆。
河灯歌节⑳,七月半㉑放灯祈福;傩戏㉒铿锵,舞鬼神以驱灾殃。米粉㉓滑嫩,佐卤水而味醇;啤酒鱼㉔鲜香,烹漓江以情长。文脉所钟,状元及第㉕;药材丰茂,百草盈仓㉖。昔有靖江王城㉗,金碧巍峨;今见两江四湖㉘,霓虹荡漾。
文旅交融,绘国际之胜景;科创崛起,立时代之潮头。高铁纵横,三时达于四海;自贸枢纽,万商汇此通途。护漓江以清流,定“保护日”㉙;育青山为金匮,谱生态赋。展望宏图,城乡共荣;再续华章,天地同春。
嗟乎!桂林之奇,非惟山水,更在人文。昔人云:“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㉚今登高远眺,千峰叠翠,万家灯火,感天地之无穷,念来者之可追。愿斯城永葆灵秀,与日月同辉,共山河长存!
注释
① 南国明珠:桂林素有“南国明珠”之称,喻其山水之秀美。
② 襟湘带粤:北接湖南(湘),东邻广东(粤)。
③ 锁黔通桂:西连贵州(黔),南通广西(桂)。
④ 百越:古代南方民族,桂林属百越之地。
⑤ 灵渠:秦始皇开凿,沟通湘江与漓江。
⑥ 始安:汉武帝置始安县,为桂林建城之始。
⑦ 桂州:唐代设桂州都督府。
⑧ 静江:宋代称静江府。
⑨ 抗战烽烟:抗战时期,桂林为文化中心。
⑩ 周公:周恩来,曾指导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工作。
⑪ 李公:李宗仁,桂系将领,曾迁广西省会至桂林。
⑫ 摩崖石刻:桂林石刻文化代表,如龙隐岩题刻。
⑬ 喀斯特(kā sī tè):岩溶地貌,桂林标志性景观。
⑭ 漓江:桂林母亲河,以“漓江烟雨”闻名。
⑮ 象鼻:象鼻山,形似巨象饮水。
⑯ 八角寨:资源县丹霞地貌景区。
⑰ 天门山:资源县生态景区。
⑱ 猫儿山:华南第一高峰,珠江发源地。
⑲ 宝鼎瀑:资源县瀑布,有“一瀑九折”之奇。
⑳ 河灯歌节:资源县传统节日,国家级非遗。
㉑ 七月半(qī yuè bàn):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放河灯祈福。
㉒ 傩戏(nuó xì):桂林传统祭祀舞蹈。
㉓ 米粉(mǐ fěn):桂林特色小吃,以卤水粉著名。
㉔ 啤酒鱼(pí jiǔ yú):阳朔名菜,以漓江鱼烹制。
㉕ 状元及第:桂林历史上多出文人,如清代状元陈继昌。
㉖ 百草盈仓:资源县有“天然药库”之称。
㉗ 靖江王城:明代藩王府邸,现存遗址。
㉘ 两江四湖:漓江、桃花江与四大湖泊组成的环城水系。
㉙ 保护日:桂林将每年4月25日定为“漓江保护日”。
㉚ 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语出桂林摩崖石刻,喻其人文与自然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