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崔和平
夏夜的微风,带着田野间草木的清新,轻轻拂过耳畔,仿佛在低语。竹制的躺椅在微风中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与奶奶那虽然略显苍老却依然温柔的浑然嗓音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张关于往昔与梦想的网。
仰望星空,繁星点点,指尖沿着奶奶手背上如河流一般蜿蜒的皱纹轻轻滑过,那一刻,仿佛能够触碰到古老传说中藏匿于云端的精灵。蝉鸣时远时近,丝瓜架下,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宛如点点灯火,直至露水悄悄湿润了睫毛,奶奶手中的蒲扇才缓缓停下,扇来扇去,为我扇却一场关于星辰的梦。
老槐树的枝桠已经不再挺拔如初,树皮上的裂痕如同岁月的沟壑,记录着无数个随风而逝的夏日。奶奶的背影,渐渐地弯成一幅褪色的水墨画,她常坐在门槛上,手中摩挲着那条旧围巾,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轻声细语:“这毛线,还是你三岁那年……”
时光,这位沉默的旅人,悄然偷走了奶奶眼中的星光,却在我们心中种下了永不褪色的温暖。城市的喧嚣淹没了乡村的宁静,霓虹灯下,我曾经迷失方向,直到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一盏廊灯在风雨中摇曳,那是奶奶为我点亮的希望之光,让我明白,岁月赋予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坚韧不拔的力量。
每当岁末年初,爆竹声声,蒸汽从厨房袅袅升起,带着腊肠的甜香与饺子的面香,弥漫在整个家。父亲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小心翼翼地端着刚出锅的饺子,母亲的围裙兜里,藏着橘子瓣的酸甜,那是家的味道。姑妈总爱将硬币藏在饺子里,寓意着新年的好运与福气。表弟举着糖人,在屋里欢笑着奔跑,糖稀滴落在地板上,凝结成时间的印记。这些片段,就如同散落的珍珠,被岁月的河流冲刷得更加圆润,每当异乡的爆竹声响起,它们便在心中叮咚作响,汇聚成照亮归途的璀璨星河。
晨光中,轻轻翻开那本泛黄的相册,照片中的自己,从青涩到成熟,每一个瞬间都记录着成长的足迹。十二岁那年的野雏菊,依然鲜艳地绽放在记忆的角落;二十二岁雪地里的脚印,记录着青春的足迹,未融的霜雪,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檐角的风铃随风摇曳,唤醒了沉睡的春天,也唤醒了对家的深深思念。合上相册,耳边仿佛能听见岁月轻轻的脚步声,它带走了青春的容颜,却留下了岁月的智慧与从容。当夕阳染红窗棂,我依然会躺在那张老竹椅上,望着天边流云,心中涌动着被时光打磨得温润如玉的记忆。
岁月,还如同村头那条蜿蜒的河流,静静地流淌,带着过往的欢笑与泪水,也携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那些夏夜的故事,如同河面上跃起的鱼儿,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虽然转瞬即逝,却在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虽然离家的路越走越远,但是对家的思念却如影随形。每当夜深人静,城市的喧嚣归于宁静,心中总会涌起对那座被岁月温柔以待的老屋的深深眷恋,想起奶奶慈祥的笑容,父亲坚实的背影,母亲温柔的叮咛。这些平凡而又温馨的画面,恰似一盏不灭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岁月,这位无形的导师,教会了我成长,也让我学会了珍惜。我开始明白,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每一次的挫折都是生命赠予的礼物。我学会了在繁忙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学会了在孤独中品味生活的美好,更学会了在失败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
春天,漫步在异乡的花海中,心中会浮现出家乡桃花盛开的景象,那份温暖,如同春风拂面。
夏天,雨后彩虹横跨天际,我仿佛看到了童年时与伙伴们在雨中嬉戏的快乐时光,那份纯真与无忧,依旧触手可及。
秋天,金黄的落叶铺满小径,每一步都踏出了岁月的回响,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冬天,围坐在炉火旁,手捧一杯热茶,思绪飘回那个围炉夜话的夜晚,家的温馨与甜蜜,瞬间溢满心间。
岁月悠悠,它不仅带走了青春的容颜,更赋予了我们成熟与智慧。我开始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每一天,如何用心去感受每一份爱与温暖,如何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因此,我学会了感恩,感谢岁月赋予我的一切,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因为我知道,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我独一无二的人生旅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感恩,继续前行,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而当有一天,当我再次踏上那条熟悉的小路,回到那个被岁月温柔以待的老屋,我会微笑着告诉自己:这一切,都值得。因为,岁月虽然无声无息,却以最温柔的方式,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珍惜,更学会了感恩。而那些关于家的记忆,关于爱的故事,将永远闪耀在心间,成为我们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光芒。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