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期导读
一 格律诗(绝34首 律48首)
作者 王建华 莫登华 李启兴 薛有毅 汪转户 小杜牧 许日辉 武立胜 董文虎 孙嘉琦 袁兆姝 王慧忠 黄延华 姚会昌
二 词曲11首 联1对
作者 李启兴 熊东遨 黄延华 薛有毅 汪转户 段祥宝
三 古风自由诗1首
作者 陈长新
四 小说散文影评5篇
作者 缪荣株 姜伟婧 高德宏 段祥宝 李启兴
五 绘画5幅
作者 郭香 金月
悟
王建华(河北)
蝉鸣夏日长,风动藕花香。
天气虽然热,心平自觉凉。
父爱如山
王建华(河北)
吾心父辈爱如山,美誉留名不可删。
纯朴家风根直立,前人品德后人攀。
父爱如山(通韵)
王建华(河北)
都夸父爱重如山,憨厚温良律己严。
纯朴家风根直立,成人儿女品行端。
北戴河度夏
王建华(河北)
夏日炎炎自觉长,藕花阵阵送清香。
人生豁达除烦恼,心态平和内外凉。
2004年,泰县港口镇原副镇长莫登华赠缪荣株诗:
一
十八年后喜逢君,紧握双手满泪痕。
华文拜读心相印,妙语连珠心赤诚。
二
港口三年同在任,君是班中领头人。
真心诚意待同志,爱民护民不忘本。
三
吾辈一身多遭难,战争动乱苦不堪。
青松长成顶风雨,激流勇进险峰攀。
四
独具慧眼看世界,不畏权势揭腐败。
弘扬正气歌百姓,两袖清风永自在。
七绝 宠物貓
李启兴
老虎甘心作徒弟,不传上树一绝技。
如今养就体膘肥,老鼠欺它没脾气。
七绝 河东大雨
李启兴
天河决口泻人间,街道立时可载船。
園内果农朝上笑,这回能省万千钱。
七绝·农夫(一)
薛有毅(山西榆次)
酷暑高天花朵艳,禾苗茁壮麦芒黄。
施肥锄草身流汗,浇水应时多打粮。
七绝·农夫(二)
薛有毅(山西榆次)
响午锄禾汗水蒸,夕霞苦干又挑灯。
一年忙碌无头绪,燕翼康居乐业兢。
七绝·中考(一)
薛有毅(山西榆次)
人生转折考高中,义务研修将总攻。
大学敲门今日始,非凡一跃傲长空。
七绝·中考(二)
薛有毅(山西榆次)
中考犹爬独木桥,万千学子已蹲苗。
甲优名校资源缺,桃李芬芳尽待招。
月下赏荷
王建华(河北)
池畔莲花月照盈,龙门锦鲤水帘泓。
禅鸣夜晚何时了,又遇青蛙合奏声。
七绝.挑扁担的女孩
汪转户(哈密)
烈日当空蒸烤煎,横肩扁担步心坚。
十年寒暑晨星送,金榜题名宿梦圆。
七绝.周一吟
汪转户(哈密)
初照晨曦万道光,一声钟闹懒梳妆。
烦人周一重开启,周末承欢再美祥。
小杜牧七绝五首
古战场
谁把菊花咏叹多,当年义士血成河。
焚香未尽惊风雨,原野萧萧鬼唱歌。
海口五公祠吊李德裕
一生功业换飘零,回首长安泪纵横。
米酒买来何处奠?满城风雨到清明。
过灵州仆固怀恩墓
自古功高即震主,何须贪恋朔方兵?
可怜坟上红梅树,仍把花枝向杜陵。
过韩国普州太后许黄玉故居
在今四川安岳
蝉声几树叫孤村,满地残阳欲断魂。
门外荷花窥玉貌,至今不敢笑迎人。
大运河怀古
欲觅当年炀帝墓,渔人遥指古扬州。
无情最是运河水,不问兴亡日夜流。
七绝《乙巳年父亲节感吟偶得》十二首
辉叔(广东_许日辉)
(一)
少小无知世事艰,如今父爱大如山。
功名淡泊凉犹水,岁月沧桑两鬓斑。
(二)
岁月肩挑苦与愁,操持家业度春秋。
常怀祖训兴赓续,教子爱妻情永留。
(三)
粗茶淡饭度沧桑,父业谋生鬓染霜。
半世能承三代事,惟期后辈更辉煌。
(四)
手牵怀抱几春秋,育子情当孺子牛。
暑夏甘为遮雨伞,严冬愿作御寒裯。
(五)
祖训家传世代中,相承血脉守初衷。
曾经父爱如山大,继往儿孙意更浓。
(六)
感谢椿庭泪夺眶,无言父爱颂歌扬。
如今未尽三时孝,愧对严慈两鬓霜。
(七)
天高大爱气如秋,父节今来百颂讴。
为报恩亲何日待?床前尽孝莫停留。
(八)
父爱柔情侠骨肠,为谋生计寄他乡。
清贫一世衣褴褛,满腹诗书孔孟藏。
(九)
每忆严亲旧貌容,愁肠百结刻心中。
追思梦断阴阳路,触景伤情泪眼朦。
(十)
伟岸身躯岁月沧,如山父爱大无疆。
一生劳碌头添雪,半世奔波鬓染霜。
(十一)
一生辛苦为儿孙,父爱如山万代存。
创业传家怀壮志,添霜鬓角岁留痕。
(十二)
夏日台风带雨凉,深知父节不能忘。
每逢今日思亲苦,背井谋生在异乡。
作于2025.06.15.乙巳年五月廿日父亲节
五律·父亲节(一)
薛有毅(山西榆次)
肩挑日月峥,足踏夕霞情。
燕翼终生度,承宗一世耕。
扬威书历史,显姓步长征。
双手山河改,风尘刻己名。
五律·父亲节(二)
薛有毅(山西榆次)
如山背影亲,大树荫归真。
游子孟郊咏,王维送别伦。
感恩多燕翼,施孝胜金银。
化德呈祥好,睦邻先祖遵。
武立胜(北京)
雨中立汨罗江畔
来谒大夫迹,一思一泫然。
因怀子魂魄,遥对楚云天。
雨下疏而密,腮边淡与咸。 当时汨罗水,已逝百千年。
@缪荣株 :
赞缪荣株先生《甲鱼宴》获奖
妙笔精描世象深,廉风漫卷见丹心。
甲鱼误判藏机巧,铁面明察辨伪真。
漫道镜园彰警语,更欣银幕映清吟。
玉琮杯上留芳迹,德艺双馨贯古今。
一一泰州市水利局原局长、文化官员董文虎
@缪荣株
赞缪荣株先生
笔底波澜载道深,坡街沃土育清吟。
文山探史廿三载,墨海钩沉百万金。
昔作乡官彰德政,今书族史见丹心。
清风一袖垂青简,笑看贪蝇腐骨沉。
一一泰州文化官员文史专家泰州水利局老局长董文虎
读梁实秋先生“代沟”
孙嘉琦
谈有说无聊代沟,逸闻趣事赶潮流。
问安隔辈亲情在,儿女成家老不留。
电视已归虚设物,手机游戏畅心悠。
也曾大力批师道,五典三坟都作仇。
读梁实秋先生“健忘”
孙嘉琦
恋栈身衰情未舍,自期豪壮笑应该。
熟人相见失名姓,却问客从何处来。
健忘时常失信用,依然抖擞显疲赅。
图新去旧生机在,侧畔沉舟千帆开。
读梁实秋先生“不亦快哉”
孙嘉琦
冬天大雪炎天雨,解暑西瓜故友来。
都是世间欣喜事,因之圣叹“快说”哉。
实秋挥笔反其意,幽默相声戏谑开。
乐己损人胡弄鬼,嘻皮小恶笑盈腮。
注:金圣叹的“快说”一文,是以不亦快哉为主题的小品文。梁实秋先生反其意,以损人乐己小恶作剧为题,书写的一段“不亦快哉”。读来令人喷飯。
读梁实秋先生”旁若无人”
孙嘉琦
旁若无人气宇雄,出言乱状幻冥中。
前贤蔑视似泥土,行事呆楞几苟同。
见利忘形胡作为,恰如书蝂蝜之虫。
清风难吹乌云去,举世谁名粗鄙功。
读梁实秋先生“春来忆广东”(孤雁出群格)
孙嘉琦
早春时节广州东,难舍木棉高树红。
当日实秋情衷地,徘徊热恋亦初逢。
京津暖晚霜欺绿,南国已然花信风。
安得有缘长得住,青山丽水伴余生。
读梁实秋先生“讲价”
孙嘉琦
双方买卖诚心在,讲价论非折中裁。
世上若多君子国,贪婪罪恶从何来。
院长跌倒腐过亿,主医胡言好肾坏。
害理伤天魔与鬼,暗流涌动难公开。
读梁实秋先生“麻将”
孙嘉琦
守旧人家礼未衰,雅居麻将不常开。
局成都是斯文客,暂忘生涯一笑哉。
条饼随风频收弃,发财中白应机来。
诗朋胜负归和气,赌友输赢互拆台。
读梁实秋先生“下棋”
孙嘉琦
流传故事趣尤长,舍死抬棺收国疆。
去日全赢归日败,用心良苦有搓商。
运筹帏幄岂棋局,虚拟左公神弈张。
难忘卫平谋一格,守攻独战气昂扬。
注:据传左宗堂抬棺收复新疆,与一自诩天下第一棋手的人对弈,三盘皆赢。左宗棠暗自窃笑。归程中又遇此人,对弈却是连输三局。左宗棠问其故,此棋手答:大人出兵新疆,士气应鼓励,岂能输之。今天得胜还朝,益滋骄气,故尔挫之,以平其气也。
读梁实秋先生“窗外”
孙嘉琦
实秋窗外望遐迩,景物不辞神思移。
穷达书生天有意,人情空与故乡期。
登楼王粲枉信美,尼父忍饥陈困疑。
阅世古今同一理,花开海子痛伤离。
读梁实秋先生“观光”
孙嘉琦
实秋受托观光客,不看民情与物和。
划价街头寻得失,千年旧习细搜罗。
摩梭湖畔孤男女,原始母权潇洒过。
天下奇闻非脸谱,主流抛弃是偏科。
读梁实秋先生“风筝”
孙嘉琦
童年至乐放风筝,抖线纸鸢由我行。
牵引飞天高枕梦,肋生双翼步云瀛。
自嘲不丑侯蒙志,测距韩信善用兵。
今古颇多开创意,皆来幻境始初成。
注:侯蒙貎丑落第后,放筝人拿他取笑,将其形画于纸鸢,放飞天际。他见了不怒而笑题一词,“无端良匠画图形,当风凭借力,一举入高空.....”
注:韩信曾放纸鸢,而测敌营距离。
读梁实秋先生“我看电视”(中华通韵)
孙嘉琦
大小映屏虽不一,家家电视见人稀。
可调频道原非少,收看之钱须缴齐。
火热三国播放后,密林动物亦珍奇。
活着洒泪芙蓉镇,无剧再如真手机。
读梁实秋先生“照相”(中华通韵)
孙嘉琦
相机发展无穷境,摄物远超人眼明。
潜海追拍深水景,飞天入目小恒星。
看穿几尺厚钢铁, C T扫描辨病情。
世事休言形莫遁,难知叵测是心灵。
读梁实秋先生“日记”
孙嘉琦
扪心自省自澄怀,难忘抄家纠上台。
一字无知遭横死,微言失敬祸飞来。
神州十亿多封口,万卷诗书焚火灾。
文革孳威今尚在,拜辞日记莫哀哉。
七律·父亲节追忆慈父
袁兆姝(上海)
茧手撑家风雨门,肩头护得满堂温。
持灯每伴星霜冷,育女唯求品性敦。
背影如山催泪涌,慈心似海立身根。
廿年空对青碑恸,未报春晖愧永存。
七律•父亲
王慧忠
每忆高堂倍动情,平凡简朴亦峥嵘。
援朝抗美沙场血,征战除蔣胆魄惊。
俯首持家尊父老,躬身垄亩乐农耕。
无疆大爱恩慈念,教诲铭心砥砺行。
七律 题图
疯诗侠黄延华(广西)
山色葱蒙雾泛浮,烟松耸翠画中楼。
石桥小径通幽谷,竹影斜阳映碧流。
古寺钟声修宿志,清溪水鸟洗尘愁。
人间仙境何方觅,此地风光胜九州。
七律 西江花海午时游
疯诗侠黄延华(广西)
西江花海午时游,万紫千红景色幽。
蝴蝶翩跹穿径过,蜜蜂忙碌采香留。
清风拂面心神爽,翠柳垂丝空气优。
沉醉还因蝉唱杏,诗情不尽意难收。
贺第十届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疯诗侠黄延华(广西)
(一)
文脉悠悠古韵长,传承盛会聚贤良。
群英论道开新境,科技强国谱华章。
古籍珍藏传智慧,非遗技艺绽荣光。
东风化雨春常在,文化兴邦日月昌。
(二)
公益情怀暖九州,传承盛典聚风流。
群星闪耀扬正气,大爱无疆写壮猷。
古韵新声歌盛世,科技强国展宏谋。
春风化雨千山秀,文化兴邦万代秋。
七律 父亲的责任
李启兴
刚成人父倍增甜,生个女儿仍产男。
后继光明谁怕苦,前程艰险不知难。
为儿流血亦流汗,替女揝粮犹揝钱。
盘古开天来现在,此责重复万千年。
岁月感悟
王建华(河北)
少时迷惑老来通,经历东南西北风。
数度荣枯何气馁,几番起落若英雄。
乐观心境平安在,豪迈情怀盛世逢。
一抹浮尘随意去,全拋杂念趣无穷。
节日缅怀慈父
王建华(河北)
父辈慈恩报未休,感怀不尽涌心头。
牧场驼背牛羊赶,锄地弓腰汗水流。
劳苦三生情付出,艰辛一世德回收。
妻儿依赖全家靠,性格温良人品优。
黄河
王建华(河北)
黄河九曲向东流,壶口清波跌宕浮。
峰岫千年含叠嶂,风帆一片逐飞鸥。
花开柳岸惊鸣鹤,雨洗蒹葭荡漾舟。
秦晋纤夫勤奋去,绳头拉紧力如牛。
七律·薛贤村
薛有毅(山西榆次)
磁窑河堰傍村流,薛李和谐千古幽。
红薯满苗堂上燕,油棉万亩水中鸥。
宗祠黉舍敲钟鼓,髫稚丹青弄钓钩。
三县鸡鸣同起早,控盐改碱米粮求。
七律·长岭村
薛有毅(山西榆次)
一串明珠黄土悬,辉煌岁月伴姣妍。
桃花源里景观地,人类史中情境笺。
御赐匾文均顶礼,民耕沃野倍思贤。
牌坊毓秀钟灵现,转世陶公亦梦牵。
七律(孤雁)中考寄语
薛有毅(山西榆次)
数载寒窗剑气锋,今朝桃李击长空。
笔追考卷争先看,心想难题恐后攻。
骏马扬蹄奔锦绣,鲲鹏展翅显英雄。
来时喜上高光榜,他日攀登双泮宫。
七律•父亲节感怀
姚会昌(吉林)
父亲恩泽似家仙,轮转三生难报泉。
背影高堂遮冷雨,千斤重担挑双肩。
艰辛历尽青春梦,望子成龙慰祖先。
为道坦诚多实在,善良正直少文圆。
七律·父亲节忆父亲(原创)
姚会昌(吉林)
父亲抚育恩深重,欲与难耐扰我身。
调教辛劳遮雨雪,操心冷暖挡风尘。
回眸健在思寻久,忆昔相邀总费神。
七十经年尤未尽,音容笑貌铸心扉。
七律•夏韵同歌
姚会昌(松原)
薰风拂柳翠云稠,映日芙蕖逐水流。
蛙鼓频敲惊鹭影,蝉歌漫唱绕枝头。
荷擎碧盏邀星醉,月洒银辉伴客游。
共赏韶光情未尽,诗心一片寄兰舟。
夏至
姚会昌(吉林)
夏至时光趣事多,枝头喜鹊唱情歌。
山花妖艳依南岭,秀水蜿蜒绕北坡。
庭院楼区栽果树,田园碧野映青萝。
衔泥紫燕新居筑,陌翠阡红惹客梭。
七律.父亲节寄怀
汪转户(哈密)
父亲节至忆时珍,梦里依稀见且真。
未老辛勤劳累重,半生子细改家贫。
灯前教化情如昨,座上恩仁爱胜春。
贤列儿孙绵世泽,孝行骨肉话天伦。
七律.尧帝庙
汪转户(哈密)
尧帝庙前林木春,重修殿宇焕然新。
丹楹刻桷飞檐璧,画栋雕梁遗宅珍。
世德巍巍明圣主,皇恩浩浩济黎民。
云烟缭绕传香火,松柏悠扬积翠茵。
七律.挑扁担的女孩
汪转户(哈密)
微露晨曦赶考场,肩扛扁担步轻装。
前行负重登高赋,夙志知艰织锦章。
寒暑十年添寂寞,功名三日定辉煌。
农人儿女读书苦,学子情怀报国强。
小杜牧七律三首
秋来
何事秋来常自悲?华年去矣再难回。
读书窗下蝉频咽,舞剑庭中鸡乱催。
富贵已同薄命犯,贫寒还与素心违。
门前新种一株柳,待看青春满眼飞。
沈园
梦到城南总断肠,粉桃占尽一年芳。
洞房欢似归春促,别浦泪如流水长。
紫燕犹悲花簌簌,荒坟无奈月茫茫。
料得风雨示儿夜,还语姻缘自主张。
访吴道人
盘点伤心坐翠微,桐花枝上雨频催。
已知古渡鹤不在,怕见红楼莺乱飞。
弹剑门前多野草,读书窗下老青梅。
道人今夜须沽酒,休问还能醉几回。
小杜牧七律五首
游子吟
十年心事付凄凉,浪迹天涯总断肠。
学剑不成悲体弱,读书无用叹神伤。
师恩负尽一杯酒,友爱磨光两鬓霜。
今夜又将辞母去,恓惶再拜跪高堂。
书愤
谁人把酒话功名,使我闻声意不平。
卅载读书心似火,一生落拓鬓如星。
平居陋室半分地,常望高楼千丈灯。
今夜惭无买烛币,合家待月送光明。
雨夜作
醉里敲窗作鼓锣,风号雨啸夜如何?
残荷瑟瑟难成韵,老柳潇潇乱唱歌。
十载困穷交友少,一生狂傲树敌多。
明朝酒醒犹枯坐,不负荒斋满地莎。
夜坐
中宵何事不成眠,魂系五湖云水间。
匹马未能逃社稷,扁舟岂敢入溪山。
千秋青史英雄恨,一枕黄粱日月闲。
谁见丰城寒剑气,张华墓在落花前。
秋来
何事秋来常自悲,华年去矣再难回。
读书窗下蝉频咽,舞剑庭中鸡乱催。
富贵已同薄命犯,贫寒还与素心违。
门前新种一株柳,待看青春满眼飞。
渔歌子 老叟
李启兴
千里莺啼处处春。万方歌舞太平人。一壶酒,一张琴,快活如侬有几人?
渔歌子 退后生活
李启兴
小院青竹不染尘。雨打梨花久闭门。一支笔,一诗文,一曲浩歌入干云。
如梦令 幼童学步
李启兴
小子还没穿裤。就想门前学步。三五聚一处,个个抬头挺肚。挺肚。挺肚。笑倒屋中儿父。
熊东遨(湖南)
菩萨蛮·夏日郊行见姜荷花
闲游误闯花仙会,清姿雅态争娇媚。问字曰姜荷,知谁缘分多。
丹珠偕素玉,互秀温柔局。暖逐夏云开,春从天上来。
【鹧鸪天】五月荔枝红
疯诗侠黄延华(广西)
五月南风拂翠薇,东园荔果映霞晖。红云簇簇香凝露,翠叶重重影弄姿。
情缱绻,意迷离,佳人笑语采珠归。欲尝休问谁先熟,入口甘酸心自知。
满庭芳·大寨
薛有毅(山西榆次)
农业红旗,泽东挥笔,永贵传棒凤莲。恩来培育,全国竞参观。不领工资总理,毛巾戴,共克时艰。狼窝掌,渡槽横贯,个个勇争先。
诗篇。敢奋斗,更生自立,满目梯田。改革开放后,彻夜难眠。痛定深思超越,农工贸,文旅枝繁。学赶比,熙雍稔泰,今又胜桃源。
贺圣朝·昔阳红旗街
薛有毅(山西榆次)
红旗照耀通衢古。半坡能几许。瓦砖建筑耸排房,历史遗存屿。
民风淳朴,政权实务。步行多回顾。看今朝盛世诗篇,稔泰熙雍户。
钗头凤·非遗日
薛有毅(山西榆次)
非遗览。传承闪。万家弘志神州范。梅兰竹。金松菊。手工雕琢,眼神传读。禄。禄。禄。
民间广。工农嵌。百年诚笃高光脸?耕耘沃。今朝郁。口心传习,祖宗赓笃。福。福。福。
桃源忆故人·非遗日
薛有毅(山西榆次)
非遗传习今朝颂。经典高光梁栋。原始手工贤贡。节日繁华送。
葫芦画里乾坤梦。秸秆画神奇俸。巧妙绝伦龙凤。华夏精英弄。
浣溪沙·塔云山
薛有毅(山西榆次)
秦楚奇观一柱天。绝稀秀壮胜桃源。神工道观考銮轩。
古朴精微藏巧妙,奢华玄赜蕴机关。馆堂庙塔殿连环。
【仙吕宫.一半儿】杏子
汪转户(哈密)
夏天杏子味鲜甜,晴日林间香烈甘。采摘入筐邮寄廉,嘴贪馋,一半儿酸含一半儿淡。
【赞缪公《甲鱼宴》】
半薪宴客,死甲充肴,鼎镬间且看风骨如钢
一誓悬天,清操砺世,尘嚣外终教制度似铁
政德如鼎
一一中科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正高工程师美丽水乡(段祥宝)
@陈长新 陈长新老师,你添的两句话中“几多凶险”对我人生的坎坷真是了如指掌!我在港口挑鱼塘时,撑船堵漏洞,差一点船毁人亡;补拍胡氏家族史中小白米桥照片时墜入河中,险些溺亡;33年中右眼两次降到0点1,几乎失眠。还好,皆转危为安。[玫瑰][玫瑰]@缪荣株 [强][强]
一切伟大来自平凡,
辉煌背后定有苦难。
只见豪杰迎风笑,
不见英雄落难时。
唯有往日拼搏不已奋斗不止,
方有今朝临风把酒无愧子孙。
一一扬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长新
胶片质地,暖黄色调,斑驳墙面,老式吊扇,长条板凳……
附:廉洁泰州原文
甲鱼宴
□缪荣株
扫码可观看微电影《甲鱼宴》
姜伟婧 中学语文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泰州市评协和海陵区作协副秘书长,泰州市中语会理事。泰州市学科带头人,泰州市“311人才”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泰州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泰州市首届青年文艺新星,2023年“最美泰州人”,出版散文集《长住美与深情里》,该书获得泰州市政府文艺奖。
作者:段祥宝,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鼎镬之间见风骨
太史公言 “仓廪实而知礼节”,然读缪公《甲鱼宴》一文,乃知治世之始,常有 “礼节困于仓廪” 之困。1983 年的泰县港口镇,党委书记一句 “一个背包来,一个背包去” 的铮言,竟被一尾死甲鱼逼入伦理隘口 —— 此非个人德操之瑕,实乃时代转型期基层治理的折光镜。
一、鼎俎之下的吏治隐痛
文中 “半个月工资招待费” 的细节,道尽八十年代基层政权的财政窘境。当 “四菜一汤” 尚在政策襁褓,当企业招待与行政接待的边界模糊如雾,党委书记于农贸市场踯躅死甲鱼摊前,恰如子路困于陈蔡时 “食藜藿而犹歌” 的现代变奏。死甲鱼之 “毒”,毒在饮食禁忌;而招待之 “困”,困在体制缝隙。厨师验甲鱼血 “新鲜” 的细节,与其说是辨食材,不如说是基层干部在规则与人情间的无奈验资。
二、信与义的时代对撞
儒家以 “信” 立人,然作者 “骗院长” 的内疚,恰是传统政德与现实困境的激烈摩擦。当 “朋友来不能招待太简单” 成为潜规则,当 “自掏腰包” 成为维持政通的无奈选择,那尾 20 元的死甲鱼便成了丈量时代的标尺 —— 它丈量着 “为官清慎” 的理想与 “人情社会” 的现实间距,也丈量着政策滞后与治理需求的历史时差。院长赞 “野生甲鱼香” 的憨然,与作者 “悬着的心” 的忐忑,构成改革初期最真切的政民互动图景。
三、铁骨与柔肠的辩证观
今人读此,或苛责 “死甲鱼宴” 之不妥,却不知彼时基层治理如走钢丝:既需守 “背包来背包去” 的清廉誓言,又需全 “为官不得罪同僚” 的世俗情理。作者买死甲鱼时 “转悠” 的细节,正见其 “如临深渊” 的审慎;而事后 “至今内疚” 的自省,则显儒者 “吾日三省” 的底色。此非 “骗人” 之恶,实乃转型期 “非典型性担当”—— 以个人德操之小瑕,全基层政务之大体,恰如《庄子》所言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 的治理智慧。
四、陋巷箪食的古今回响
回望孔夫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的安贫乐道,再看文中书记家属 “诉苦” 的细节,乃知为政者的道德困境从未远离。死甲鱼的鼎镬之香,终成改革史上一帧特殊的精神标本:它提醒后人,制度的完善从来不是道德说教的产物,而是像 “验甲鱼血” 般,在每一次现实困境中厘清边界、打磨规则。当 “四菜一汤” 成为铁律,当公务接待入于规范,当年那尾死甲鱼的腥味,便化作了吏治进步的注脚。
文末 “悬着的心放下” 之语,非为骗术得逞之喜,实乃困局暂解之叹。读罢掩卷,忽忆《菜根谭》言:“待人要宽,自处要严。” 此八字,或为文中书记三十年内疚的最佳注脚 —— 于时代,他是改革浪潮中试水温的孺子;于己身,终成 “一个背包去” 的践诺者。鼎镬之间,岂止一宴?实乃一代基层干部的精神成人礼也。
缪荣株1944年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姜堰名人》主编,加拿大《大中报》《泰州晚报》专栏作家。泰州历史学会顾问,华港镇下溪村荣誉村民。发表小说、散文近千篇。
公社书记缪荣株买个死甲鱼招待客人,这事我知道。但我不知道吃甲鱼的是县法院院长,还有港口区区委书记,区长,还好,吃甲鱼宴的人都没事。我从文章中看出,缪荣株同志至今不知道那个甲鱼怎么死的?时隔近四十年了,即使军事机密也可以解封了。
那天卖甲鱼的是我们村的一个养殖户。他清晨起来,看到沤猪食的缸里有只甲鱼被闷得半死不活,赶忙捞出来洗净,拿到菜市场去卖。当时,我家住在港口菜市场旁边,事过之后,几个鱼贩告诉我听,缪书记早上买了一只死甲鱼,我这儿多少野生甲鱼他不要。那个卖甲鱼的养殖户也知道了。因为缪书记刚来不久,他不认识。他说,如果知道是书记,打死也不敢卖。
这件事发生在1983年,当年,我24岁,担任港东村党支部书记。年底,缪荣株书记在全镇党员干部冬训大会上说:“我一条被子来,一条被子走,希望大家监督我。”散会后,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好了,就忘了。”也有人说:“他又是个文人,书呆子,在这么多人面前承诺,不会说话不算数。”
港口人好客,周围乡镇都说我们港口是个吃庄,一条街上,早茶店、饭店、熟食摊十几家。婚丧嫁娶,周岁满月,吃喝成风。而且有个不好的风气,家里来个亲朋好友要请干部作陪,请不到还觉得脸上不光彩。我虽然是个小支书,也管不住嘴。为这事老婆没少跟我吵嘴:“你天天喝得像个红头虫似的,自己的形象要不要?就不怕别人戳你的脊梁骨?”
缪荣株到港口后,为了改变这个风气,从自己开始。他到港口的第三天,原港口食品站站长徐维智姑娘结婚,照例要请书记做客,但他谢绝了。不久,农业生产大检查,港口分成三个片,中片,东片,北片。书记带队检查北片。北片的刘庄村最远,最后在刘庄村吃饭。书记看到桌上放着酒杯酒瓶,让把酒撤了!到嘴的酒被书记打翻了,大家窝着一肚子气,老米干饭,一扒了事。第二天,支部书记们相互一打听,传出话来了,“跟着书记没意思,跟着镇长有二两。”从那以后,干部开会的通知上多了一句:“自带中饭。”有些人开玩笑:“往后开会,蜻蜓吃尾巴——自己吃自己的了。”
那时候,“四菜一汤”标准还没有下。书记来客人了,按照常规肯定是公事,公事就应当公办。退一步讲,就是私事,也没有人肉长在脸上,去问书记的客人是私事还是公事。读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将近一年时间,缪书记竟然都是自掏腰包招待客人。就那点工资,能招待几回客人?难怪到街上拾便宜买了个死甲鱼。他不说,我还真不知道。缪书记调走的那天我还记得,1986年8月29日上午,我正好从村部出来,迎面看到缪书记和副镇长陈步华并肩走来,“我调离港口了,有时间到姜堰去玩。”书记握着我的手说。同行的还有孙万金,扛着一条被子跟在后面。我一直把他送到轮船码头,小轮船上放着一副挑泥的畚箕和扁担,那是挑龙溪港鱼塘时用的。看到这一幕,我的眼睛湿润了,缪书记确实兑现了他的诺言。
还有个插曲。那天送走了缪书记,我去看望父亲。我父亲是部队离休干部,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我告诉父亲:“缪书记调走了。”父亲说:“他要是能再干一届就好了。”我说:“他生病了。”母亲问我:“这书记在港口三年,你有没有请他吃过饭?”我说:“他没有喝过我一杯茶,也没有吸过我一支烟,更谈不上喝酒吃饭!反而我到他家吃过一顿饭。”母亲看着我说:“他家在姜堰,你怎么会到他家吃饭?”我说:“县委召开三干会,党支部书记参加。散会后,他把参会人员都请到他家吃饭喝酒。”母亲指着我的鼻子说道:“你这个短寿小,你只知道吃人家的饭,怎就不知道还礼呢?”我说,很多比我资格老、面子大的都请不动他。这一幕虽近四十年了,至今在我脑海中像留声机一样回放着。
《坡子街•廉洁泰州》向您约稿
(2022年6月13日《泰州晚报》9版)
高德宏,1955年生,高中毕业。曾任原港口镇港东村党支部书记,做过村电工,种过田,个体企业主。2018年开始习作,在“港口古镇公众号”发表文章十数篇,其中《岀门卖货》《罱泥趣事》在《泰州晚报》“坡子街”上发表,《父亲的教导》刊登在杂志《速读》上。
父亲节
李启兴
今天是美国的父亲节,1972年美国总统才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至今不过40多年时间,我们大家都稀里糊涂刷屏过了一个洋父亲节。要知道,中国早在1945年就正式设立全世界最早的父亲节,在今天却被很多国人遗忘了。这是中国人的悲哀。中国的父亲节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正式设立时间也比美国更早。中国父亲节是每年公历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谐音“爸爸节”,在1945年就由国家正式宣布设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设立父亲节的国家。中国父亲节具有如下文化意义。
1、纪念文化的意义: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悄然来临,上海的有志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地提出父亲节的构想。于是上海文人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举行庆祝活动。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父亲节,政府对这份请求十分重视,特地开会讨论并正式确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国父亲节。
2、文字文化的意义:八月八日的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成了“父”字,文字发音的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简单好记又响亮。
3、中华孝文化意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8月8日与中国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99”重阳节也遥相呼应。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自己的父亲节。俄罗斯的“父亲节”是每年2月13日,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31日,韩国的“双亲节”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现在中国政府应再明确发声,将早在1945年全民抗战胜利前夕确定的每年8月8日的中国父亲节正式确定为国家节日,让我们全球华人共同庆祝我们自己的父亲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应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
郭香绘画3幅
金月绘画2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