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燕奋飞《泉城晨话》第430期
杨延斌
今天上午九点是崔方春先生的新书《笔尖流出的故事》分享会。作为跨界朋友与会,我总觉得说深说浅都不搭界。索性写篇《泉城晨话》吧。
我把崔方春先生比作劳燕,是指他的勤奋。七十开外的他有诸多不易,老大嫂近年身体有恙,一应家务拖累,把他的时间撕成了碎片,他的《笔尖流出的故事》,是在忙里偷闲挤出来的。
方春先生四年出了两部书,期间先后加入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他既如劳燕,又像采蜜的工蜂。他是在繁忙而艰辛的劳作中,一并快乐着。他把自己的晚年活成了一道光!
2021年春出版的那部《往事记忆》,正巧在我拜读期间,赶上北京举办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征文大赛,我以一篇《忠诚践行入党誓言》获奖,并被中国文化出版社收入《百年回望》一书出版。好像在路上捡了个金疙瘩,我感到欣喜,也认为这是我们之间的缘分。
翻开飘逸着墨香味的《笔尖流出的故事》,我感到其中的103篇文章都很亲切,并似曾相识,因为绝大多数文章近几年都公开发表过。我几乎看到每一篇的标题,脑子里就能闪现出我熟悉的故事脉络。
《笔尖流出的故事》分四个章节,即“海右片羽”“天涯行吟”“人生点滴”“生命物语”。我的兴趣焦点,集中在第一部分。我和崔方春先生是同代人,他在第一部分的文章,几乎是我儿时生活的再现,除了故事发生的地域不同,方春先生讲述的所有故事,我都能历历在目,熟悉于心。
我感到不及和羡慕方春先生的是,他有父母呵护关爱和教诲。尤其令我很感兴趣的是,排在前一二篇的是《父亲的四句话》《母亲的裹脚布》。因为我的爹娘去世早,记忆里没留下他们的只言片语,我也不记得自己的娘是裹了小脚还是一双大脚。这一点,方春先生比我幸福得多啊。
在我的朋友序列里,几乎都有父亲留下什么嘱托的表述,而每一个父亲留给儿女的话,都是对儿女格言警示式的忠告,正是那些没有华丽词藻的一句句忠告,像夜航灯一样,照亮儿女前行的路。
作为方春先生的好朋友,虽然他在工作岗位上时,我们还不相识,但看过他的《往事记忆》,对他的脾气秉性,行事风格基本熟记于心。在我眼里,这位兄长起码有二十年的时间,在省工行系统握有重权。这就像在滚淌着万千利益诱惑的河边,走了二十年,还能穿着一双不沾水的鞋子上岸,安然地享受晚年生活,这一点我十分钦佩和敬重!
方春先生能在满是诱惑的四十多年工作之路,平平稳稳走过来,一是他具备行稳致远的自我抑制力,二是他父亲留给弟兄姐妹的四句话,每逢人生节点,都会闪现在他的大脑指挥中枢,像岔路口的交警一样,指引他前方的路怎么走。
作者在《父亲的四句话》里说:“父亲讲的道理多数很浅显、很直白……有些则牢牢地铭记在心中,成了我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终身受益。‘人穷不能志短’,是父亲挂在嘴边说得最多、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一句。”
我也可以把老人家的“人穷志不能短”,理解为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老人家这句“人穷志不能短”,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只有我们苦过来的几代人,才能知道这个“人穷志不能短”字字如金。老人家是在教育儿女“不能因为穷,而不要脸面,更不能因为穷而胡作非为。”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要脸面可能有饿死的可能,不要脸或许有饭吃。而老人家就是教育儿女认可饿死,也不要拿不该拿的馍。
崔方春先生在领导岗位二十多年,除了模范践行共产党员信条之外,老父亲留下的戒律也如影随形,这一点在他的《笔尖流出的故事》里有诸多表现。
《笔尖流出的故事》是一部集思想性、历史性、文学性、可读性于一体的无虚构性散文杰作。
方春先生的父亲,虽然几乎没文化,但他留给儿女的道理,可与日月共存。比如他说“孩子,要好好学习,有了真本事才能有好饭吃。”这句话,说给当下的年轻人,也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能在人下为人”,这是老人家最令我信服的一句话。为向儿女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老人家拿一家三口讨饭做比喻。看了这个情节,我心里感觉很疼,因为我的儿时,也留下这样的记忆。这让我和崔兄与这个故事产生同框的感觉。
在近六十年前,也有老两口领着一个女儿,住在我的家乡要饭。我曾在不经意间,用砖头砸破了那个姑娘的额头,流了很多血,姑娘的爹娘不但没埋怨我,反而安慰我不要害怕。这件事成了我的心病。我有了生存能力后,专门寻找过那个姑娘而不果。
在我村要饭的那个姑娘不到十岁,崔兄笔下要饭的姑娘十六岁,她们能挎着篮子张开嘴,走家串户讨要吃的,这就是万般无奈下不得不为,这就是“能在人下为人”。
我十分欣赏《母亲的裹脚布》,并且认为这篇文章有为抢救历史记忆而写的重大意义。因为,像方春先生和我等一代人的子女,听到裹脚已经像听神话了。我们有责任把小脚女人的故事讲给后人听。方春先生此文的意义就在于此。
《一篮子西瓜皮》就是我儿时吃西瓜的翻版;《那个生玉米》的故事情节我再熟悉不过,因为我也饿得头昏眼花,偷偷去掰队里的玉米。书中这些故事,都是我的熟悉剧目,因而倍感亲切。
限于篇幅,点到为止。
2025年6月19日于济南

作者简介:杨延斌,笔名水务。《都市头条·济南头条》首位特约专栏作家。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