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义根相连
世界名人卢化南先生,不断想念故乡人。
在他33岁时走出山区故乡后,每年都要回老家探望,和乡亲座谈,尽力为故乡办好事。退休后常居惠州带孙子,因疫情没回乡,曾写了《居住外地想故乡》、《回家上坟记》、《我的家乡实在美》等文章,不断电话连系,关心家乡发展,感人至深。
9月20日9奌,一位71岁的老人卢化南,穿着朴素衣服,骑着电动车,预约来到济源市承留镇丹桂园社区居住的老乡,看望从山区搬来的上寨、塚堌堆村的乡亲。
在上寨村办公室内,他会见了老领导、老同学、老同事、老同伴、老朋友、教过的学生等。其中有卢根卫、朴棱、小联、小六、占通、小孬、小勤、施道、小占、小卵、付田、小通、、小梁、小建、来道、战现、张备战、崔从富等有关人员。塚堌堆村的有改正、参军、小建、新民、黑现、春来、建乡、连京、根社等人。
另外每村选了三个爱学习的贫困人,激励他们学习,改变命运;向逝去的卢施东、统战等人表示怀念、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
他和乡亲在一起见个面、聊一会、筒单谈了个人情况,说了还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谋生的办法。进行合影照象、给每个人发本纪念品(书)。对有的在外干活和居住的乡亲,因没见到而感到惋惜,对有的去世的家属表示慰问,表达了亲情浓意。
到了十一点,根深亲情愉言表示不尽。他因有事恋恋不舍的离开。大家执意要留他吃中午饭而被惋谢,依依不舍的为他送行,他也不断回头看望,让大家留步,大家直到看不到他的身影才离开村部,回忆着亲情的谈话。
卢化南,1953年生,男,原籍是济源市大峪乡上寨村熬坪队人,因小浪底大坝建设,移民居住北海区铁岸村。
他是济源市文物局退休职工、文物考古付研究员、国家地震学会会员、黄河文化研究会理事、济源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文化能人、济源市姓氏学会顾问。
他爱学习和调查研究,自学11年大学毕业,又自学20余门专业知识,博学多识;走过长征路;寻过中华古迹行;走路考察超过40万公里,遍市区和周边的各个河流、山川、村庄,到过很多名山胜景;骑自行车环地球一周,穿越28个国家;在多种媒体上发表文章250万篇(含网络转);专著48本,其中《成就你一生的100个哲理》的书,被韩国译文出版、被网民评为世界三大励志书之一,解救过许多失意人。著作在全国图书馆、档案馆均有保存,多部门列为职工培训教材。获科技前沿创新成果3000余项。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从哪里来到那里去》、《地震的成因》、《非典和冠状病毒消失的根源》、《地球毁灭了人类怎么办》、《极端天气形成的原因和对策》、《给道德经续18篇》、《话说济源》69集大型电视片等。经有关专家分析,有19项可获诺奖或大奖的希望。
他个人被网友评为:最有广度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是天体演变预报地震的引路人、是愚公故乡最能干的杰出人才、愚公的化身、世界文化大咖、百姓的贴心代言人、国家的忠诚卫士、社会发展的预言家和谋略家、伟大的气候学家人类的义务顾问等称号。事迹列入中国《作家百人榜》、《中国人物志》、《世界人物志》等书中。冠军张地唱歌一首、360阿蕾制作金匾表示祝贺!
他在30年前给村中提的《关于开发上寨后大沟景区的规划》、《小浪底库区景点要对接》、《打造沿黄生态植树造林》、《塚堌堆的传说》、《站在明珠岛上看风景》、《熬坪的传说》、《马石沟的来历》、《下冶普救寺来源于寺沟》等历史文化故事和建议,正在逐步建设实施,家乡有他的参谋支持和大家的同心干热情,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卢红战、卢群星、卢存良、卢战现
2023.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