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9 日,一场洋溢着生机与韵味的艺术盛宴 ——“生生不息 —— 张胜男花鸟画精品展” 在天津鸿德艺术馆璀璨启幕。此次展览由中数字书画频道天津工作中心、青源美术馆、天津青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鸿德艺术馆协办,吸引了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霍春阳,以及贾文辉、赵艳、齐吴、田怀良等艺术界人士,中数字书画频道天津工作中心主任周连起、中华艺术典藏栏目编导王贵来等媒体代表,共计 100 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青年女画家张胜男的艺术风采。
展厅内,60 余幅花鸟画力作错落有致地陈列,既有张胜男近年精心创作的心血结晶,更有几幅得意之作获得导师霍春阳的亲手题字,笔墨间尽显师生情谊。与此同时,霍春阳的几幅书画精品也同场展出,师生作品交相辉映,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深刻诠释了中国画传承有序、生生不息的展览主题,也让观众得以一窥中国花鸟画艺术传承的脉络与创新的活力。
十年磨一剑:求学之路的坚守与传承
张胜男与花鸟画的缘分,始于内心深处对传统艺术的炽热热爱。自踏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画专业起,她便开启了长达十载的艺术苦旅。2014 年本科毕业,2020 年硕士学位到手,在这段漫长的求学生涯里,她始终怀揣着对花鸟画艺术的执着,在传统与创新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笃定。
在张胜男的艺术成长历程中,导师霍春阳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引路人。霍春阳作为当代中国画坛的中流砥柱,其 “养心修身” 的艺术观独树一帜。他坚信,画家的笔墨技巧固然重要,但品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才是艺术创作的根基。这种理念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张胜男的艺术道路。
课堂之上,霍春阳化身耐心的匠人,从最基础的笔墨技法教起。他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向张胜男示范如何勾勒出灵动的线条,怎样调配出层次丰富的墨色。“中锋用笔要稳,侧锋取势要活,每一根线条都要有生命力。” 霍春阳常常这样教导,同时详细讲解不同笔法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与变化,以及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出的奇妙韵味。课后,他鼓励张胜男走出画室,亲近自然。“艺术源于生活,去观察花的绽放、鸟的飞翔,用心感受它们的神韵。” 霍春阳的这句话,成了张胜男创作的灵感源泉。
一次郊外写生,让张胜男对花鸟画的 “形神兼备” 有了深刻领悟。彼时,盛开的花丛间,蜜蜂轻盈飞舞,翅膀振动的频率、身体灵动的姿态,都被霍春阳敏锐捕捉。“画画不是简单的临摹,要抓住对象的神韵。就像这蜜蜂,你看它翅膀的颤动,仿佛能听到嗡嗡声,这就是生命力,要用画笔把这种感觉传递出来。”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此后,张胜男的速写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花鸟的形态与神态,公园、郊外成了她的第二课堂。
在创作指导上,霍春阳既给予张胜男充分的创作自由,又严格把关每一幅作品。当张胜男完成一幅色彩艳丽、形态逼真的牡丹图时,霍春阳却严肃指出:“技法上无可挑剔,但少了灵魂。牡丹乃花中君子,笔墨间要透出它的高贵与典雅,不能流于俗艳。” 在导师的指导下,张胜男反复修改,不断调整笔墨与构图,最终让笔下的牡丹褪去浮华,尽显端庄大气。
在霍春阳的谆谆教导下,张胜男逐渐将 “养心修身” 融入创作,以传统文人画为根基,将笔墨技巧与哲学思考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她明白,唯有不断提升内在修养,方能让作品承载更深层次的情感与思想。
笔墨传薪火:技法传承与创新的交融
张胜男的花鸟画,既传承了霍春阳艺术的精髓,又融入了个人的创新探索。霍春阳的作品以简约、含蓄、空灵著称,注重笔墨韵味与意境营造;张胜男在继承这些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锤炼出细腻入微的描绘手法。
她笔下的鸟雀,羽毛纤毫毕现,灵动的姿态仿佛下一秒便要振翅高飞;花草则虚静空灵,淡雅的设色既保留了传统中国画的古朴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清新明快。以《春消息》《报春》为例,张胜男以梅兰竹菊等传统题材为主体,巧妙地加入栩栩如生的鸟雀,在简约的水墨间融入细腻笔触,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疏密变化,勾勒出花鸟的神韵;墨色浓淡干湿的巧妙运用,让画面层次丰富,立体感十足。
与近代花鸟画名家相比,张胜男的作品既有传承又有突破。齐白石以质朴纯真的风格闻名,善于用简洁笔墨捕捉对象神韵;潘天寿的花鸟画则以雄浑奇崛的构图和刚劲笔墨彰显气势。张胜男汲取两位大师之长,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同时,更加注重细节描绘与意境营造。她的作品既有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与纯真,又有潘天寿对构图和笔墨的严谨把控,还融入了当代审美意趣,形成了清新明快、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一幅描绘荷塘的作品,便是她艺术特色的生动写照。淡墨勾勒荷叶轮廓,浓墨点染脉络,清水晕染出自然形态与质感;几只蜻蜓停驻荷花之上,她以细腻笔触描绘出翅膀的透明感与身体的立体感,整个画面生机勃勃,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的融合浑然天成。
艺途绽芳华:艺术前景的无限展望
作为年轻一代画家中的佼佼者,张胜男凭借扎实的功底、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精神,在当代画坛崭露头角,其艺术前途不可限量。
在艺术风格发展上,张胜男有着清晰的规划。她深知传统是中国画的根,未来将继续深耕传统,深入挖掘花鸟画的文化内涵,同时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尝试融入多元绘画元素与表现手法,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在艺术交流与传播方面,她积极拓展视野。计划参加更多国内外艺术展览,与各地艺术家交流学习;通过举办讲座、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等方式,推广中国花鸟画艺术,让更多人领略其魅力。
此外,张胜男还重视艺术理论研究。她明白,理论是创作的支撑,未来将深入研究花鸟画历史与理论,撰写学术文章,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贡献智慧。
数字浪潮下:收藏市场的新机遇
在互联网时代,艺术品传播与收藏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这对张胜男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她积极拥抱变化,利用社交媒体、艺术电商平台等渠道,展示创作过程与作品,与粉丝互动交流,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的关注。
从收藏市场来看,张胜男的作品极具收藏价值与潜力。其深厚的传统底蕴与独特艺术风格,契合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审美;作为上升期的青年艺术家,随着其影响力扩大,作品价值有望持续攀升;互联网推动艺术品收藏大众化,也为她的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艺术收藏专家表示,在人们日益重视传统文化、追求高品质艺术品的当下,兼具传统功底与创新精神的张胜男作品,必将成为收藏市场的热门之选。
结语
“生生不息 —— 张胜男花鸟画精品展” 不仅是对她十年艺术探索的总结,更是津门画坛新生力量的精彩亮相。在霍春阳的指导下,张胜男传承中国画精髓,以创新赋予作品新活力。她的花鸟画,为观者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视觉盛宴。
在互联网浪潮中,张胜男积极探索艺术新道路,其艺术前途光明,作品收藏潜力巨大。相信未来,她将继续秉承 “生生不息” 的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国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带来更多惊喜。
责任编辑:王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