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黄山
隆光诚(广西南宁)
风物人文胜太华,古今赢得众贤夸。
奇峰雾海神仙境,秀木云涛道士家。
迎客松前瞻鹄鹤,光明顶上沐烟霞。
慧光灵雪飞来石,尽处殊观被宠嘉。
这首《七律·黄山》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和人文底蕴,展现了诗人对黄山风物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风物人文胜太华,古今赢得众贤夸。
赏析: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将黄山与太华(华山)相提并论,突出黄山在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上的卓越。诗人认为黄山不仅自然景观胜过华山,还因其深厚的人文历史赢得了古今贤士的赞誉。这种开篇方式既点明了黄山的地位,也为全诗奠定了赞美的基调。
2. 颔联:奇峰雾海神仙境,秀木云涛道士家。
赏析:颔联具体描绘黄山的奇景。诗人用“奇峰雾海”和“秀木云涛”两个意象,勾勒出黄山如仙境般的画面。“神仙境”与“道士家”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黄山的神秘与超脱凡尘的气质。这两句对仗工整,意境空灵,展现了黄山云雾缭绕、林木葱郁的独特风貌。
3. 颈联:迎客松前瞻鹄鹤,光明顶上沐烟霞。
赏析:颈联转入对黄山具体景点的描写。“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诗人以“瞻鹄鹤”赋予其动态之美,仿佛松树与鹤鸟相映成趣。“光明顶”则是黄山的高峰之一,“沐烟霞”生动表现了山顶云雾缭绕、霞光万道的壮丽景象。这两句虚实结合,既有实景的描绘,又有想象的延伸。
4. 尾联:慧光灵雪飞来石,尽处殊观被宠嘉。
赏析:尾联以“慧光灵雪”和“飞来石”两个意象收束全诗。“慧光灵雪”既指自然的光影与雪景,也暗含佛家的智慧之光;“飞来石”则是黄山著名的奇石景观,传说为天外飞来。诗人将黄山的奇观归结为“殊观被宠嘉”,意为这些绝美的景色是上天赐予的恩宠,表达了对黄山自然奇观的无限赞叹。
5. 整体评价:
主题鲜明:全诗紧扣黄山的风物与人文,展现了其“神仙境”“道士家”的超凡脱俗,以及“迎客松”“光明顶”等具体景点的壮美。
语言凝练:诗人用词精准,如“奇峰雾海”“秀木云涛”等,寥寥数笔便勾勒出黄山的独特神韵。
意境深远:诗中融入了道教、佛教的文化意象(如“神仙境”“慧光”),赋予黄山以灵性与哲思,超越了单纯的写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展现了黄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是一首较为出色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