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夏至
张玉森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句俗语,宛如一条无形的丝线,将中国古代的节气文化与历史典故紧密相连,承载着岁月沉淀的深厚意蕴。冬至饺子,有着驱寒保健的美好祈愿,同时蕴含着感恩纪念之情;而夏至面,则寓意着庆丰收、迎安康,在炎炎夏日为人们带来丝丝慰藉。
每至夏至,往昔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那时,老妈总会亲自下厨,为全家擀制面条。她老人家擀出的面条,粗细均匀,恰似如今面馆里的二细面条,每一根都饱含着母亲的心意。在下面条之前,老妈便有条不紊地准备好各种吃凉面的佐料。鲜嫩的香椿芽,散发着独属于夏日的清新香气;咸香的红萝卜咸菜,是岁月腌制出的质朴味道;细腻的蒜泥,带着浓郁的辛辣;调好的盐水,咸淡恰到好处;醇厚的醋,为面条增添酸爽滋味;还有那搅拌好的麻汁,散发着诱人的浓香。此外,一大盆凉水静静放置在一旁,等待着为煮熟的面条降温,赋予其清爽口感。
估算着家人快到饭点的时候,老妈便会燃起炉灶。等到家人都齐聚一堂,面条也恰好煮熟出锅。那一碗碗“醋醋的,辣辣的,麻汁大大的”凉面端上桌,瞬间,欢笑声在屋内弥漫开来。大家吃着面条,那种凉爽透顶的感觉,不仅驱散了夏日的暑气,更温暖了一家人的心。
然而,时光无情,十年前的那个夏日,老妈在96岁高龄与世长辞。自那以后,每到夏至,我依旧会吃凉面,可无论怎样精心准备,却总也吃不出老妈亲手擀制的凉面的独特滋味。如今,当我再次端起那碗凉面,入口的瞬间,熟悉的味道勾起无尽的思念。嘴里吃着凉面,眼中不禁泛起泪花,心中满满都是老妈的身影。
那一碗碗夏至的凉面,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我与老妈之间情感的纽带,承载着无数温暖的回忆。即便老妈已离去,但这份对她的思念,如同夏至的阳光,炽热而永恒,在每一年的这个时节,愈发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