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斌推荐语:25年前,我亦师亦友的北大荒作家杨孟勇,创造了57岁做心脏移植的世界奇迹,并接续创造了心脏移植不久后停止服药、健康地存活了25年的人间神话。杨孟勇用一颗不正常的心脏,把生命的不可能活成了可能!他的神奇故事,曾经由中央电视台等几十家电视台制作专题广为传播。长篇纪实散文《活下来再说》,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推荐连载此书,意在引起读者对生命的尊重和感动,同时感受这个社会的优越和温暖。尤其要向给予杨孟勇二次生命的哈医大二院、及其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活下来再说
著/杨孟勇

25、与陆先生的一次神交
陆先生,上海男人,临终前写下生命留言的陆幼青是也。顺便提一下,时下可称之为男人的,似乎不多了。
与陆先生神交,因为他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当儿,正是我出院不久,还在可能出现危险的急性排斥期以内,做不得远行,也无力远行。这就排除了登门造访的可能,剩下的也只有神交的一途了。
但有一条是很要紧的,神交者,只有两人彼此慕名,才能够称得上。身在上海滩,与病魔纠缠在一起不得脱身的陆先生,怎么也不会得知,在大东北的芸芸众生中,还有一个我这样的人在牵挂他。
神交一说,看来有些牵强了。也有些旧时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味道。
好在陆先生是读书之人,大概不会为此心生不悦,也不会多加责怪的。
知道陆先生的境况,是从哈尔滨抢先报道的一份报纸。
一天,我悠然地走进一家小超市,买好一瓶胶水,柜台上摆放着一份有关陆先生的报纸,被我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了。天哪!我在心里暗自叫了起来。接着是庆幸多亏来到这家小超市。也许我下得楼来,就是为了走进这家小超市,就是为了发现这份报纸的?
放下店主的报纸,跑到外面的报摊上去买,可惜晚了一步。刊登陆先生的那份当天的报纸销售一空。无奈之下,只好回到小超市与店主商量,想从他手中买下那份报。
店主却说:“买什么买,你喜欢哪一张的哪一版,拿走好了。”
常言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今天是店主一句话,解了我有钱买不到报纸的大难题。于是谢了店主,拿上报纸,噔噔跑上4楼,一声不响地细细咀嚼陆先生笔下的死亡日记的片断。
刚从死亡中走出来的我,被字里行间透出的在死亡面前的大度与从容所折服。被死亡之前的一个生命折服。
上海男人,也是中国男人。别看瘦得皮包骨,别看癌细胞已经占领了他全身的每一个部位,甚至叫喊着让他赶快交出生命。而他,依然我行我素,完全不屑一顾的。
明知道死神来了,而且用不了多久便会要了他的身家性命,却在一派十分绅士优雅之中,与死神相对而坐,在茶色人生里,谈笑风生,尽情地调侃。真的不失为大家风范。
陆先生是早就做好了就义的准备工作的,真有些像意志坚强的地下党那样,他与死神调侃,也在变着法地作弄死神。不是以往那样,死神把生命撕碎了,相反的是,陆先生以笔为刀,把死神给一刀刀地割裂。而且只有他的刀笔功夫才可以做得到。由此看来,这是一场生命与死神的战斗了。动用了现代的电子设备,只见手指翻飞,挑灯夜战,一场接一场地打下去。
瘦瘦的陆先生用了笔墨在与癌细胞战斗。每一次战斗都十分的叫座,十分精彩。正因为如此,从那天开始,报摊成了我频频光顾的重点。一有陆先生的消息马上买一份。相比之下,《南方周末》的版面最大,标题字号最大。《向死亡说些什么?》就贴在我每月400元租来的屋子里。一贴就是半年。
在死亡面前,陆先生不慌不忙,若无其事,贵族一般的优雅,使我想起了自己,想起了上手术台的那会儿,竟也多少有些与其相似。如果我那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说不上哪一天到了最后的时刻,就用不着那么紧张,那么不情愿了。可以参照,可以效仿,可以依托的坐标,不是已经为我立下了吗?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