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似乎山之俊美在乎一山矣。然,山山有别,岭岭有异,泰山雄,华山险,衡山秀,黄山奇,山岳雄峰,各领风骚,景于天地。又然,万物自然本就生于天,存于世,非因感知而有。是故,所谓的“美” 亦无标准,不过是文化、经历、眼界的自我判断罢了。带着“异类”的眼光,我走向了张家界。
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拥有许多头衔。她的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确与三山五岳迥异。有人说,人生不上张家界,阅尽千山也枉然。由此看来,同感之人当不独吾也。
览群峰,观层岭,晴空艳阳方得如愿。偏偏让我赶上的倒是“天接云涛连晓雾,度径拂林带烟浮” 了。继而转念,雾游张家界,焉知不是福运?朦胧之地,尽可想象,尽可猜疑,尽可神遊,尽可欣怡。
于是乎 。乘百龙天梯百十八秒,跃上葱茏不需旋,人便站立在垂直高差335米的山峰之上了。
但凡名山,自有“名”的独到之处。或“形态”或“气势”或“传说”或“美景”。依我之拙见,张家界的惊世实属剑走偏锋,单就一个“怪”字就足以令八方来客沉醉于眼前的鬼斧神工之中了。
飘在云遮雾笼的山中,近旁是若静若动的绿影,远看是呼之欲出的茫茫。既然没有迷乱入眼,脑中悠闲便生出许多绪想。
传说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因猜忌滥杀功臣,身为留侯的张良想到韩信的遭遇,不禁神思黯然。思来想去,毅然辞仕出走长安,隐匿于青岩山中,并在青岩山南植下七株银杏,留下了一脉张姓子孙。后来,族中之后人张万冲交恶,神仙张良化作一老翁惩罚了恶人张万冲。在七棵银杏树上书写出 “人间仙境张家界”七个金灿灿的大字,此后,青岩山便叫作了张家界。后人叹道“太平原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痴人贪禄刀上死,直上林泉隐姓名。”
诗豪梦得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张家界天然的喀斯特地貌。石峰林立,千峰悬浮,本已宛若仙境.,有了传说,更是平添了仙山之名。
遊此虽尚未观景,心中已然释然。我心翔之于大千,兴致所到,山川何论高下;大千寓之于我心,我即大千,云海枉须有无。
心境平和,崎岖山路有若闲庭信步。伴着朝阳的升起,浓雾逐渐消褪,奇峰秀野显露出明媚的面容。与其它的山不同。遊其它的山大都是山人合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张家界的山却只能观赏,不可登攀。眼前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峻峭之石在峡谷中静静矗立,有如兵马列阵,群贤聚会,气势非凡。眼前的景致仿佛陈列在自然博物馆的展窗里,可望而不可及。间有“天狗望月”、“ 海螺出水” 、“ 将军列队” 、“ 一柱擎天”……等奇峰挑战着遊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一路走去,奇峰怪石琳琅满目,众景虽美,入眼竟然木讷了,真可谓:“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天子山景区内,围绕“天子”二字命名的地方不少:天子峰、天子洞、天子院、天子堰、天子庙、天子洲等等。 1353年,土家族首领向大坤。率随从家眷上了“青岩山”。在李伯如辅佐下,揭竿起义。建邦立地,僭称王号。曰“向王天子”。1385年,明太祖遣精兵万余人,分5路围攻。经过40多天浴血奋战。僭称32年“天子”的向大坤战死于神堂湾悬崖下。此后,当地各族人民,将他生前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都以“天子”命名。 虽王朝强令取消“天子”二字。但土家族人民却一直称“天子山”。由此可见,王道难为天意,山水自在民心。
建于1986年的天子山山顶的贺龙公园,耸立着一尊6.5米高的开国元帅贺龙的铜像。这是我所仅见的贺龙铜像,也是核心景区里面唯一的人工景点。
上山容易下山难,路,有2条。任君自选。一是索道,二是步行。步行又有2选,一是滑竿,二是徒步。自忖虽已年过花甲,体能犹存,况且,爬山讲的就是一个“爬”字,索道为“溜”,滑竿为“坐”,全然失去了“累”的乐趣。后来,也证实了我选择的英明。
前行不过数百米有一岔道口,向右斜上则通往自认为是张家界绝佳景点——天台。天台海拔1020米,有东西两个观景台。东台为一悬空巨石,四周杂树丛生,古松倒挂,人立台沿,但见幽深莫测的峡谷中,千峰耸立,戴翠披绿,秀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此地、此景,油然而生此情:
《江城子》
老夫聊发兴且狂,左手抓,右手扬,眼朝前看,不屑往下望。豁出老命悬崖坐,惊小鬼,气阎王。
山路崎岖又何妨,健步行,闲拐杖。群山渐缈,只有天在上。老树临风天之台,脚无根,神仙样。
数日归家,整理相机,见此相片,小腹部突生凉意,还真真的有些后怕呢。这是后话。从山上下来,按图索骥,进入到金鞭溪。
金鞭溪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全长5700米,穿行於绝壁奇峰之间。溪谷中植被繁茂,溪水清澈,被称为“十里画廊”。画中溪流珠溅,琉璃飞瀑,由西而东,缓缓流淌。据说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
顺溪水而下,伴鸟语同行,习习微风拂面,阵阵芬芳沁腑,给人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溪的两边千峰耸立,高入云天,有诗赞曰:“清清流水青青山,山如画屏人如仙,仙人若在画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不知何时,人们将冰凉的山石赋予了生命和灵气: 母子峰、猪八戒背媳妇、采药老人、金鞭岩、劈山救母……
林林总总,总总林林,寄托的是历史?是生活?是愿景?是文化?也许只不过是一个个的梦,一个现实与自然交织的梦,一个心灵与天地共存的梦。张家界的梦,折射出光的七彩;张家界的梦,编织出诗的花环;张家界的梦,燃烧起美的激情;张家界的梦,鼓动起生活的波澜。
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沉醉于仙境的美艳,长长的路也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走出了仙境,重新回到人间,找一块巨石,舒缓一下的身体,体会一把“到此一游”的满足,让疲惫的快乐定格在记忆的永恒。